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综述

2016-02-19 22:07旸孟
乡村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气象局叶面积冬小麦

胡 旸孟 喆

(1.广安市气象局,四川 广安 638000;2.武胜县气象局,四川 武胜 638400)

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综述

胡 旸1孟 喆2

(1.广安市气象局,四川 广安 638000;2.武胜县气象局,四川 武胜 638400)

干物质生产是作物产量的基础,其积累和合理的分配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本文参考历年来众多研究人员在冬小麦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其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的特点进行总结,了解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农艺措施和其他环境因子作用下,干物质在不同生长阶段和器官间的积累和分配特点,为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

1 气象因子对冬小麦干物质的影响效应

1.1 光照与干物质的效应分析

光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不仅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要代谢过程,而且不同的光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贮藏物质的积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光照对冬小麦干物质的积累有重要影响。

刘东海等[1]对不同品种的冬小麦(郑引1号和藏冬4号)进行光照强度的处理得出,植株干物质积累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呈直线正相关(r=0.88*,P0.05=0.81);当光照强度呈减少趋势时,干物质的日增长量相应减少。由此可见,地上部植株干物质的生产与光照强度的截取量成正比例。

1.2 温度与干物质的效应分析

温度对作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实现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温度、昼夜温差和大于0℃积温等对干物质的积累量和产量都有影响。

刘东海等[1]的研究表明,小麦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当达到一定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过高、过低的温度条件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提高;而昼夜温差的研究与一般的结论不同,认为干物质积累与日较差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地温对小麦干物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地温与干物质积累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7*,P0.01=0.92),地温的作用大于气温的作用。

2 不同农艺措施对冬小麦干物质的影响效应

干物质生产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各种农艺措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多与干物质积累特点及其转化效率有关,干物质积累与合理分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但不同生态区有不同的物质生产和积累量,要根据不同条件制定适宜的栽培措施,确保实现高产所需的光合生产量。

2.1 不同的水肥条件对冬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水肥条件是冬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但我国许多地区冬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灌溉用水和施用氮肥存在严重问题,如用水量过大、地下水超采严重、农业用水效率和氮素利用率低,以及由于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导致环境污染。针对这些问题,学者进行了大量优化水肥的研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

前人的研究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各个时期施肥处理的叶面积系数均明显高于不施肥的叶面积系数,特别是开花后经过施肥处理的叶面积系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针对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的影响,前人的研究表明,垄作种植方式下小麦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要显著高于传统平作;垄作种植方式下小麦能够显著增加光合产物向叶片中的分配比例,灌浆中期以前,垄作种植方式下光合产物向茎秆中分配的比例显著高于传统平作,在成熟前小麦能够加快茎秆中贮藏的干物质向籽粒中转移,提高收获指数。

3 结语

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多少取决于小麦群体的生长和发育状况。一般健壮或发育正常的小麦群体,能够积累适量的干物质;而发育差的小麦群体,营养状况差,积累的干物质也就少。在干物质积累的过程中,气象条件的影响是显著的,适宜的气象条件可促进干物质的形成;播期的选择、合理的种植方式、适宜的水肥条件等都会促进干物质的形成,相反则会影响产量;而不同的海拔高度因其气象条件的不同而对小麦产生影响,土壤质地也对小麦产量有影响,壤土最为适宜。总的来说,不同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影响和对小麦的不同作用使小麦的产量产生差别。

[1]刘东海,陈立勇,霍世荣.光温条件与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粒重关系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2(4):1-7.

S512

A

1674-7909(2016)36-07-1

胡旸(1986-),女,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服务。

猜你喜欢
气象局叶面积冬小麦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黑龙江省气象局组织参观黑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英国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甘肃冬小麦田
英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全球“热力不减”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冬小麦和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