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超(天津市花苗木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111)
水生植物在滨水生态湿地公园的应用
于国超
(天津市花苗木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111)
在园林景观中,水生植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还有改善水质和环境的重要功能。基于此,阐述水生植物在某滨水生态湿地公园的实际应用,为丰富景观、改善环境提供依据。
水生植物;滨水生态公园;配置
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变,污染日益加重,人们对能改善生存环境的生态湿地公园的需求更大。无论是动态水景还是静态水景,都离不开水生植物来创造意境。因此,水生植物需求量不断增大。某滨水生态湿地公园项目占地面积约18万m2,其地理位置处在城市和乡村的交汇地带。随着城市的扩展,将会成为未来的城市中心。该公园土地富饶,自然资源丰富,至西向东自然高差约为4 m。该生态滨河绿地必须具备城市中心绿地和生态滨河绿地的特色,即具备较大的中心集散广场、活动区的同时,也要拥有改造河流生态状况的湿地区和改造城市小气候的密林区,使其成为城市绿廊。
1.1因地制宜地应用乡土植物
以乡土植物品种配置为主,使植物品种多样化,但不滥用。该滨水生态湿地公园的乡土水生植物有黄菖蒲、香蒲、菖蒲、芦苇、水芹、旱伞草、美人蕉、水丁香、田字草、菹草、满江红和浮萍等。在该滨水生态湿地公园的乡土植物营造上采用多种植物的搭配,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
1.2重视植物生态习性
在水景方面,可以通过植物的色彩搭配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如不同花色的荷花与睡莲在河中争艳,给人时而宁静时而热烈的情绪。同时,在水生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不同叶色与花色的搭配组合效果。在选择水生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各种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注重大小、色彩、与植物姿态的协调,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融洽[1]。在景观层次上有主次之分,形成独具特色的水生植物景观。
植物的选择与搭配有:黄菖蒲+香蒲+芦苇+荷花+浮萍+苦草组团,用不同的花色来营造绚丽的色彩;芦苇+旱伞草+慈姑+芦竹组团,利用不用的水生植物的形态来打造植物柔美的体型;美人蕉+黄菖蒲+荷花+芦苇+旱伞草+芡实+水鳖+睡莲+满江红组团,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还可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处理水污染。
1.3重视水生植物空间层次布局
不同生长型的植物有不同的适宜其生长的水深范围。荷花、芡实、睡莲、旱伞草、香蒲、芦苇和黄菖蒲等水位为30~100 mm;萍逢草、菖蒲等水位为10~30 mm等[2]。
1.4四季有景的原则
在植物配置上,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不同的花期等来营造自然群落,使得在季相上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春季菖蒲、香蒲黄花摇曳;夏季荷花、睡莲、黄昌蒲、再力花,红粉白黄等不同花色水中争艳;秋季海寿花、花叶芦苇、美人蕉等娇艳的花色点缀凋零的秋色;冬季芦苇随风而动,柔动摇曳,旱伞草为干枯的冬季成就绿的营造。在总体的水生植物配置上达到生态治理,发挥长远的景观效益。造景的同时与生态相结合,为鸟类、两栖动物建造优良的栖息环境。
根据对该滨水生态湿地公园的实际调查,依据水域形式的不同来规划水生植物的配置。在该滨水生态湿地公园绿地中的水域进行宽水域、小面积水域和人工溪流3种水生植物配置。
2.1宽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
在宽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上,以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打造宏大的和连续的景观效果,以植物的数量来取胜,在视觉感官上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感受。例如,荷花群落、睡莲群落,或者由多种水生植物组成的群落组合。
2.2小面积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
在小面积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上,以近距离的视觉感官来营造水生植物景观。在配置上注重水面的镜像作用来营造水生植物景观。所以,在水生植物的配置上以稀疏为主,让水面有一定的倒影空间和景观透视线,在水域边缘留出足够的亲水空间和隔岸观景空间。例如美人蕉、黄菖蒲丛植于水域,给人营造一种恬静,观看植物在水中形成的镜面效果,感受植物不同的风姿[3]。
2.3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
在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上,由于水深与宽度比自然的河流小,清澈见底。所以,在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上采用了株高比较低的植物与其相互协调,在人工溪流上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人工溪流的植物配置特色上,以水竹、菖蒲、石菖蒲、酸雨草、睡莲几株丛植于水缘石旁,清新秀气。在硬质的池底采用盆栽的形式,将盆嵌入河床中,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3.1多层次配置
植物组合主要有香蒲+芦苇+旱伞草+睡莲组景,黄菖蒲+芦苇+芦竹+田字草组景,再力花+慈姑+睡莲+菹草+水丁香组景,黄菖蒲+芦苇+苦竹+荷花+水丁香+水鳖组景,景观丰富。
3.2水生植物与跌水相搭配
在设计中水生植物与跌水的搭配,池中屹立的旱伞草、菖蒲等,背后高低错落的乔灌木,景观层次深远,自然而有野趣。水边的柳枝随风而舞,富有立面景观效果,增添一份妩媚。
3.3水生植物与园林小品的相映成趣
丛植的睡莲安静地铺在水面上,为小水域的景色增添一份静谧。木栈道临水而设,荷花叶片簇拥着栈道,完美的结合,透露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此外,香蒲、芡实、芦苇、旱伞草、水丁香和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依亭种植,让在亭子内休憩的人们真切地融入景观环境中,给人还璞归真的真实感受。
3.4从生态功能角度配置水生植物
在水生植物的配置上以水质处理为设计依据,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群落系统,形成以“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的组合为良好的生态群落,达到植物的多样与统一,同时抑制了低等藻类植物的水体富营养化。各种水生植物具备不同的生态作用,如水葫芦、石菖蒲、香蒲等具有去除总磷的能力,芦苇、慈姑、美人蕉、水竹等有不同程度的净化能力[4]。但是,单种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是有限的,该滨水生态湿地公园在选择水生植物时,选择了耐污染能力强、去污效果好的水生植物,加强水生植物的搭配。通过合理的搭配形成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提高污水净化能力。
总之,水生植物在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和小区别墅的水景体系中,成为现代园林造景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应用中,要注意不同水生植物的搭配组合,使其形成高低错落,意境优美的环境,给生活在周围的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场所。
[1]吴银芳,姚和金.水生花卉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9):105-107.
[2]张艳.浅谈园林水景植物配置[J].大众科技,2013 (7):135-137.
[3]郭大政,赵珊.浅析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33):55.
[4]金慎灶.试论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营造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24):137.
S682.32
A
1674-7909-(2016)11-58-2
于国超(1986-),男,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