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冬前)田间管理

2016-02-19 07:34孙彩霞
乡村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弱苗壮苗墒情

小麦苗期(冬前)田间管理

小麦苗期(冬前)田间管理,包括播种后到返青前这一段时间的田间管理。此期麦田的管理重点是在全苗、匀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协调幼苗生长与养分储藏的关系,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为其早春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虽然今年入秋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秋作物腾茬较早,为冬小麦播种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近期全省普遍干旱少雨,造成部分麦田底墒不足,有的麦田属于抢墒播种;二是部分秸秆还田地块存在粉碎程度不够,秸秆还田量过大,没有增施氮肥等问题;三是部分地块耕深不足、播量偏大、播种过深;四是部分农民对播期把握不准,易使幼苗发育不良,对以后成穗数量有不利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农民朋友除及时查苗补种外,还应根据苗情、墒情,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一、因苗制宜,分类管理

1.对弱苗的管理。对因晚播、积温不足形成的弱苗,冬前不宜追肥浇水,宜浅锄松土,增温保墒,把肥水运用的重点放在翌年小麦起身拔节期。对因整地质量差、地虚坷垃多形成的晚播弱苗,可在冬季和早春进行镇压,压后浅锄,以提温保墒。

2.对壮苗的管理。由于播种基础不同,壮苗也有多种情况:对肥力基础差、底墒充足的麦田,可趁墒适量追施速效肥,以防麦苗脱肥变黄,促苗一壮到底;对肥力不足、早播生长正常的麦田,要及早追肥浇水,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千克左右;对底肥足、墒情好、适时播种的麦田,凡能达到壮苗标准的,一般冬前不追肥,但要中耕保墒。

3.对旺苗的管理。对由于土壤肥力基础高、底肥施用量大、墒情充足、播期偏早等形成的麦苗生长过旺、叶片肥大、分蘖滋生过快、群体密度过大的麦田,当冬前每667平方米群体超过60万时,每667平方米用20%壮丰安乳油25~30毫升兑水50千克均匀喷洒,控制麦苗旺长,也可进行深中耕控制其生长。

二、及早搞好化学除草

麦田杂草出土高峰一般在麦播后15~20天,所以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是化学防除杂草的最有利时期。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对以播娘蒿、荠菜、米瓦罐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盖阔、巨星)1.0~1.5克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对以野燕麦、巨镰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667平方米用6.9%骠马乳剂60~70毫升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

三、中耕

随着气温的降低,小麦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减缓,可在11月底—12月上旬进行中耕,以增温保墒,促进根系生长,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四、适时冬灌、施肥,保苗安全越冬

冬前肥水管理,不但能为小麦冬前生长提供足够的水肥,促进小麦盘根分蘖,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热容量,稳定土壤温度,减少小麦冻害,保护麦苗安全越冬。浇封冻水宜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时进行,此时正值昼消夜冻时节,所灌水分可及时下渗。对于秸秆直接还田麦田,加强肥水管理还能加速秸秆腐熟,减少土壤悬空和吊死苗现象。施肥宜采取播种机穿施,施肥深度在5厘米左右,以达到省工、省肥,提高肥效的目的。浇水后要及时浅中耕,破除板结,增温保墒,促使小麦稳健生长。中耕深度要适当,以减少伤根。

五、禁止牲畜啃青和人为割青

小麦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主要器官。冬前麦田放牧啃青可使植株绿叶面积减少,养料积累显著下降,穗分化开始晚,成熟推迟,造成穗小、穗少、粒小、粒轻,严重影响产量。

孙彩霞 河南省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56400

猜你喜欢
弱苗壮苗墒情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加强土壤墒情监测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盐城市小麦出苗不齐原因及补救措施
神经网络法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不同苗情下冬小麦氮肥最佳追施时期和追施量
冬小麦弱苗成因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