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鹏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99-01
浅谈物理学习中思维障碍及原因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时,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偏低甚至是整个学科的一个跛腿科目,呈现出学科间的明显不平衡;二是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中成绩欠佳,并且还呈下降的趋势。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表现都比较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是积极上进的。那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学习表现的明显反差呢?这就要促使我们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他们的思维方式上找原因了。
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下面是我在几年教学中发现的几种主要的思维障碍及解决的对策。
一、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形象思维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在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的形象的物理模型,例如:学生头脑中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实质、对于电中和现象、对于物体带电的理解都困难;由于没有建立磁感应线的鲜明形象,没有建立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磁化等具体问题。 克服形象思维障碍,应当重视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要重视实验,充分运用电化教具和图表、模型等直观手段,让学生感知必要的物理模型,同时要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手法使物理模型和物理概念生动化形象化;要有意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学过声音后,可让学生想象“假如声速降到1m/s”后的情景;教过重力后,让学生想象“假如没有重力会怎么样”;重视对问题的定性分析也有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当问题呈现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信息的分析,想象问题情景,构建问题的模型,想象物理变化的趋势。
二、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因果思维由事物的原因推出事物的结果。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中,就有许多的学生不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因果关系,不理解电流的大小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阻的大小,往往认为导体的电流变大导体的电阻就变小了。又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克服因果思维的障碍,应加强实验教学和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初中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学习物理规律时,要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搞清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避免死记硬背某些结论和物理公式而乱写乱套公式。
三、思维定势导致思维的阻塞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它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这使得人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阻碍。 思维定势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思维定势是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惰性。在人的思维能力上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是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累积下来的经验和形成自己独有的对世界、对客观认识、认知的规律、途径。但这种现象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从正面说,思维定势的形成表明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推理能力;从反面说,这种思维定势对分析解决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很常见的。新知识时,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时的影响是消极的,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要克服思维定势,应该注意运用具体的典型的事例进行练习,增强训练的新颖性和灵活性,提高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习惯和方法,克服想当然的思维套路来解题的不良习惯和片面分析问题不良习惯;克服学生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缺乏从论证推理而得出结论的不良习惯。
四、不知逆向思维造成的思维障碍
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达到目的一种启发性思维的方法,这有点像数学中老师经常用到的反证法。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正是这一特点,使得许多靠正常思维不能或是难于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对一些用正常思维虽能解决的问题,在它的参与下,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很多学生总认为脚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受重力和踢力共两个力的作用,其原因除受“踢”字的干扰外,更主要的是不善于进行逆向分析或逆向论证,假如“踢力”存在,这个“踢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反过来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要使学生克服逆向思维障碍,应让他们在面临新事物、新问题的时候,学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在物理学习中,首先可以以史为鉴,使学生充分认识逆向思维的作用,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这样有目的地将思维过程转向另一个方向,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结合,能更好地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达到思路开阔、思维活跃。
以上就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思维障碍和解决的方法。其实究其产生障碍原因不外乎有如下几点:一是没有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及物理概念所反映的物理事实;二是不能准确的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物理量;三是忽视或误解物理规律所表示的真正含义,造成乱写乱套物理公式;四是在分析物理现象是观点片面,只见局部而不见整体;五是主观臆断,缺乏必要的论证和科学的推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六是不能完整的对题意进行分析并建立准确清晰的物理模型;针对出现的各种现象,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排除生活经验的干扰,克服各种消极因素影响是现行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
总之,为了有效克服以上所述的各种思维障碍,就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思维障碍产生的根源,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增强预见性和针对性,切实纠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错误偏差,并且在运用中不断巩固、深化、提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