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创新思维

2016-02-19 09:42李文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数学

李文华

摘 要:高中学生学习数学,除了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到学习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因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创新课堂形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培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74-01

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倡导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数学教学十分必要。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理念融入教学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责无旁贷。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和理念,同时,将创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深度挖掘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按照新课程标准,创新课堂形式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数学教学就是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究能力。这种数学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心理由压抑转向兴奋,思维变得活跃,有比较充分的表现机会。这样,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就得取了落实。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1、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流的教师不是好的教师。成功的教育不是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爱”学生。教学时要采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如:“谁来帮帮他”“讲得好”“讲得不错”“棒极了”等语言来调动情感,建立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给予热烈的期望,并且让学生感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努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

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和不遵守纪律的情况,也不要马上批评,要注意宽容引导。如在学“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时,我首先让学生尝试操作:“同学们想办法,将手中圆柱的侧面展开,看看成了什么图形?”我随之下去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按照书上的方法沿着圆柱的一条母线展开,得到了一个矩形。对此,我大声地鼓励学生不要迷信课本,要积极开拓、大胆创新。话音刚落,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展开的怎么是一个正方形呢?”我紧接着提问:“这位同学问题提得好,那么什么样的圆柱体展开才能得到一个正方形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非常活跃,积极讨论,纷纷举手,把学习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最后得出结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石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教师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只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善于引导,有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会得到长足发展。只有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领导和把握科技发展的潮流。作为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