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凌波
实用主义影响下学理与术业之并重:再论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观念
■ 涂凌波
回望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开端之历史,挖掘中国知识分子师法美国和日本,寻求中国新闻业进步的历程,有其必要性。在内力与外力的双重影响下,美国的实用主义、进步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一思想氛围中,“从做中学”的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得以移植和扩散。然而,受实用主义影响的新闻教育观念,并未局限于技术和实践的培养,而是学理与术业并重,将培养新闻精神、推动新闻业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作为教育目标。
新闻教育;实用主义;进步运动;新闻学;密苏里模式
一般认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是“重术而轻学”,与其他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教育相比,其学理较弱,积淀不厚,而过于强调实践训练。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属性的社会科学,同时兼具人文色彩。因此,如何处理学与术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着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方向。现实来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媒介环境,而新闻传播教育的知识体系却显得滞后,即便是在技术教育和实践训练方面,以往的教育方式也看起来与新闻业脱节了,普遍缺乏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跨媒体技术等教育训练。简言之,在学理和术业两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历史地看,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滥觞之际,恰逢美国的实用主义、进步运动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正是在这一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秉持改造新闻业的实用主义需求,怀着对新闻学学术知识的追求,深受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教育因而得以起步,同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回望历史,本文重新发掘、思考、辨析这一时期中国新闻教育的特征与路径,探究新闻教育的观念与传统,以期对思考今日新闻教育有所启发。
中国新闻教育的开创源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动因。从内部因素来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新闻事业正缓慢发展起来,但是知识分子对于新闻业的现状并不满意,他们逐步意识到需要采用西方的科学观念和学科体系来改造中国的新闻事业。比如,1915年,留英学人朱世溱编著的《欧西报业举要》一书在《申报》上连载十个月,他明确指出,新闻界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空论太多,不中事实,党见强词夺理,无客观公正可言;二是无系统科学的新闻学理,“报业之主本不甚固”。①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和休曼的《实用新闻学》等新闻学知识在此时被引入中国,开拓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视野。因为20世纪初知识分子大多秉持社会进化论理念,在他们的心中美国的新闻事业处于“发达时代”,而日本也正从“幼稚时代”过渡到“发达时代”,所以还处于“幼稚时代”的中国新闻业迫切需要向美国和日本学习。
早在1917年,上海新闻界同仁就组成考察团,详细考察了日本新闻业的重镇——东京和大阪。他们参观访问了大阪朝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等报社,与日本新闻界人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1918年,包天笑将考察所得编撰成《考察日本新闻记略》一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书中全面记述了日本新闻业的现状。包天笑称,即便是全国新闻业最发达之地上海,较之东京大阪也相距甚远,“我国于此业虽幼稚又岂敢故步自封”。②此后,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开始起步,首任导师徐宝璜就深受美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的影响。据考证,1914—1916年徐宝璜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文学学士学位期间,选修过新闻学的两门课程。③蔡元培因而在徐宝璜《新闻学》一书的序言中提到“新闻学之取资,以美为最便矣,伯轩先生游学于北美时,对于兹学,至有兴会”。《新闻学》书中所列的103篇文献中,有98篇是英文文献。④徐宝璜在北大讲授新闻学课程时,除了自编的讲义为课本外,还指定Harrington and Trankenbery 的《新闻学要义》(EssentialsinJournalism)、Given的《报纸的构成》(TheMakingofaNewspaper)等为参考书目。⑤新闻学研究会的另一位导师邵飘萍此后流亡至日本,得以实地考察日本的新闻界,而且成为《朝日新闻》的中国问题顾问。从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可见,他既参考了日本的新闻学著作,也取材于美国的新闻学著作。
需要指出,20世纪初日本学习、效仿美国,其新闻学深受美国影响。比如,被称作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译著)的《新闻学》一书的作者松本君平,据考证就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布朗大学学习,他还担任过《费城报》(Philadelphia Press)和《纽约论坛报》(New York Tribune)的东洋新闻记者。⑥应当说,日本是中国知识分子接受美国新闻学知识的纽带,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按照黄天鹏的话来说,“这二三十年新闻界受日本的影响很大,新闻学者著述取材于东籍着实不少”。⑦总而言之,本着实际改造中国新闻业的目的,以美国和日本为参照,知识分子们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相信通过这些具体的、科学的、系统的新闻学知识,通过开办新闻教育,可以帮助中国新闻业取得进步。
从外部因素来看,当中国的知识分子寻求新的知识来改造中国的新闻业之时,美国开始全球的霸权扩张战略,极力向中国输出实用主义理念(Pragmatism)和进步运动(The Progressive Movement),这吸引了中国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亦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是外国殖民主义角逐之地,外报在华的新闻竞争相当激烈。李金铨、张咏指出,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进步运动,开始采取扩张主义的外交政策。美国为在东亚地区与英国进行势力竞争确定了政治基调,制定了具体方案,因而美国在华报业迅速扩张,要挑战英国在华所形成的新闻垄断格局。⑧也就是说,从宏观层面和国际关系角度来看,中国新闻教育的兴起不仅有内生的、自发的、知识分子主动寻求的因素,还有国际政治的、军事外交的外力因素。实际上,从历史角度看,19世纪下半叶,英国因其全球殖民霸主的地位,最早在华创办英语报刊,其新闻实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新闻观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崛起,其国力与政治势力如日中天,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新闻业颇为青睐;此后,美国逐渐显露出新一代霸主的面貌,对中国的影响力大增,其在教育事业、传教事业、公共事业等方面大力扶持中国,中国的知识分子难免不被影响。
在美国,进步运动与实用主义紧密相关,新闻界的“扒粪运动”则是进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19世纪下半叶美国在工业化、资本垄断、城市化等方面的进程加快,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矛盾加剧,社会和政治腐败重重,现代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随之而来,进步运动正是对这一社会大转型及其问题的强烈回应。总的来看,进步运动有以下一些特点:政治上,它鼓吹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好政府主义”,鼓励报刊揭发政客贪腐无能,主张以科学方法促进社会改革;经济上,它反对寡头垄断社会资源与财富,并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文化上,它提倡新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新式艺术和建筑品味以及都市计划。“进步运动”更新了美国的核心价值,孕育了美国社会的“媒介专业主义”。⑨赫伯特·甘斯也谈到,进步运动产生了美国新闻业的恒久价值,赋予它令人尊敬的社会角色。⑩
从社会思潮来看,作为美国主导的哲学观念和社会精神的实用主义,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杜威(John Dewey)于1919年至1921年间访问中国,两年间杜威在十一个省份演讲上百次,其部分演讲内容被晨报社集结为《杜威五大讲演》出版,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甚广,实用主义哲学观念也藉此传入中国知识界。其次,则是胡适大力倡导实用主义理念。作为杜威的学生和思想追随者,胡适在美国接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熏陶。他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即是杜威实验主义五阶段论的概括和创造。最后,实用主义在中国的扩散,影响了整个知识界,实用主义强调经验、强调实践,被当时的一般青年视为改造社会的先进思想。仅在1919年11月间,就有20余种月刊问世,都以“实验主义社会改造的思想播满全国思想界”。
美国的实用主义理念经胡适等人的传介和倡导,迅速在中国形成了一股实用主义的热潮,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20世纪20年代一个重要的社会思想背景。1922年,胡适及同仁创办《努力周报》,尽管《努力周报》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报纸(更像是一份政论性质的杂志),但其展现的精神气质则是美国的自由主义精神和实用主义理念:其一,《努力周报》明确提出自由主义的观念,并且倡导在言论和舆论中“争自由”,胡适后来回忆说,如果说当时比较有言论自由,秘诀就是自己去争取得来的;其二,除了争取自由外,《努力周报》所努力的政治目标是建设“好政府”,《努力周报》第二期上刊载的《我们的政治主张》即是宣言。胡适他们提出,“好政府”应该作为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目标,持不同主义的知识分子(不论是全民政治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应该同心协力以此为目标向中国的恶势力作战。“好政府主义”呼吁在政治实践中去摸索经验、改革政治,去检验各种主义的优劣,这正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观念。值得一提的是,胡适后来总结实现“好政府”政治主张的路径时,还强调了“扒粪运动”对于改造政治的作用:“第二类我们能做的可以学美国的‘扒粪主义’。‘扒粪主义’起于二十世纪初年,美国有一些新闻记者感到许多大小城市都有所谓‘BOSS’,我们可以译为‘老板’。这种人并不是大资本家、大政客,只是凭着权术、手段,经过多少年的活动,把持着这个城市的一切恶势力。所谓‘扒粪运动’,就是有计划、有知识的,对恶势力长期作战。根据调查的事实,来攻击恶势力,结果得到很大的效果。”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为何实用主义、进步运动、“扒粪运动”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极力想要引入新的知识来改造新闻观念和新闻界,而美国的实用主义和进步运动则将美国新闻业的功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进步运动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看来,或多或少与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着相似之处。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新闻界,正缺乏这样一种明确的、专业的、进步的新闻观念,这种观念以改造社会为己任,以革新社会弊病为目标。因此,实用主义、进步运动、“扒粪运动”对中国的知识分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说从社会思潮来看,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合力,使得美国的实用主义、进步运动理念在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从新闻教育本身的发端来看,也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美国实用主义的新闻教育模式因此全面移植到了中国。
首先,中国知识分子留学美国,其中一部分人在美国接受新闻教育后,返回中国开创了新闻教育。据研究,民国时期,留学生或考察过国外新闻事业的知识分子先后创建或主持了28个新闻教育机构。据统计,1920至1949年间,全国共有58个新闻教育机构。也就是说,留学生主持的教育机构几乎接近一半。如果将时间收缩,集中于1920年代新闻教育的初期,那么绝大部分的新闻教育机构都由留学生所主持。再来看新闻学研究方面:从事新闻学研究的留学生共有44人,其中留学日本有17人,留学美国有17人,合计占比达77%;有25人学习过新闻学或考察过国外新闻事业,占57%;具有新闻从业经历的留学生比例高达93%。事实上,在新闻教育、新闻学研究甚至新闻采编活动方面,留学生(尤其是留学美国和日本的学生)都是极为重要的力量。
众所周知,1920年代中国的新闻教育发展起来,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北平的燕京大学新闻系和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报学系,这一南一北的两所新闻系,都深受美国新闻教育模式影响。密苏里新闻学院对其的影响自然是首当其冲。有研究发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留美学人中有的成为新闻教育家,比如徐宝璜、汪英宾、蒋荫恩;有的成为职业新闻人,比如赵敏恒、吴嘉棠、马星野;有的成为官场名流,比如董显光、沈剑虹、谢然之。他们都有着“密苏里情结”,将美国新闻理念全面引入中国,中国的新闻业进人了全新的时代。一般认为,美国的新闻教育模式分为密苏里模式和哥伦比亚模式,前者偏重于新闻实践,后者偏重于学理。尽管这样的区分未必准确,但两所学校的教育观念和精神气质还是有所不同的。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为何更加亲睐偏“实用”的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报人赵敏恒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位后来的新闻教育家(复旦大学教授)的经历颇值得探讨。赵敏恒于1923年官费留学美国,次年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1925年又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攻读硕士,因此他有过这两种新闻教育模式的学习经验。他在回忆录中指出,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成功在于两点:一是威廉博士对新闻精神学理训练的重视;二是学生有充分的、独一无二的实习机会,学校办有日报和周报两种刊物,学生花费几乎一半的时间在实践训练上(编辑、校对、广告、发行、印刷、社评写作)。赵敏恒非常看重新闻业务的实践,以至于他认为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一年的学习收获不大,“新闻学校本身没有刊物,在校没有实地练习的机会,总难令人满意,同时学生受了相当基本训练后,应当给他们机会,和新闻界先辈经常有接触机会,那种精神上、技术上的影响,是教室绝对得不到的”;因而他推崇中国的新闻教育应该学习密苏里教育模式,“我国主办新闻学校者,很可效仿这种办法”,他认为新闻学校应该加强与新闻事业的联系,“新闻学校脱离了新闻事业,等于纸上谈兵”。可见,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受到推崇,一方面是由于在中国知识分子看来新闻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时中国新闻界非常缺乏具有专业训练的新闻人才。中国知识分子更加看重新闻教育之于改造新闻业的实用功能,这正是一种实用主义理念。
其次,则是美国新闻教育模式积极向中国扩散的结果。如果说杜威访华使得美国实用主义理念在中国思想界掀起浪潮的话,那么密苏里新闻学院首任院长威廉(Walter Williams)的五次访华,则使得美国的新闻教育模式,特别是密苏里模式成为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典范。威廉曾五次访华,分别是1914年、1919年、1921年、1927年和1928年。特别是后三次访华,影响很大,中外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他与中国知识分子也有过深入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的访华正是由胡适担任翻译。由胡适这样的新文化运动领袖和实用主义旗手作引介,加之威廉本人具有丰富的人际网络和超强的学术推销手腕,以及中国留学生中“密苏里新闻帮”(Missouri Mafia)的扩散,威廉及其新闻教育思想在中国新闻界的权威性更加牢固,密苏里模式被完全移植和借鉴。正如实用主义在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样,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和扩散也是这样一种内部和外部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出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传统,加之列强在中国的新闻竞争,美国热衷于扶持中国的新闻教育;另一方面,在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需要一个实际的典范,密苏里模式的实用主义方式,恰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示例。
另有论者亦指出,美国新闻教育理念以进步主义的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改革,这与中国的现实需求相吻合,所以在192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新闻教育对接在了一起。燕京大学新闻系正是中美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对接点。1924年,在燕京大学首任校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的努力和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协助下创办了燕大新闻系,白瑞华(R.C.Britton)担任讲师兼系主任,聘请密苏里新闻学院毕业生聂士芬(Vernon Nash)担任讲师。1927年,在燕大新闻系师资缺乏、经费紧张而陷入停办危机时,系主任聂士芬返回密苏里新闻学院筹款。在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积极支持下,聂士芬顺利筹集了5万美元的办学经费,并确立了与密苏里新闻学院合作办学的五年计划(1929-1933),包括“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在内的各种人才交流、知识交流和教育交流相继展开。总体而言,五年间密苏里新闻学院发挥了重要的“学术和行政上的指导”作用,通过承认燕大学分、募集资金、交换研究生、互派师资、提供图书资料五项措施,给予了燕大新闻学系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在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直接帮助下,燕大新闻系得以重建并迅速复兴,密苏里新闻学院强调“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被顺利移植到了中国。有研究者指出,1927-1937年,燕大新闻教育全部是美国式的,任课教师不是美国人就是接受了美国教育的毕业生,当时所有的新闻教科书或参考书没有一本是中文的。密苏里模式在燕大首先实现了全方位的横向移植,主要包括:第一,服务于社会的办学目的,通过新闻教育培养人才,发展新闻业,进而服务社会,服务公众利益;第二,通识化的教育理念,倡导各个学科的学识培养;第三,专业课程设置,两校新闻专业课程具有极高的相似度;第四,教学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密苏里方式的“从做中学”;第五,广泛联系新闻界,注重同新闻界的交流与互动。燕大新闻系所移植的,正是带有强烈的美国实用主义思想、深受进步运动影响的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移植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的燕大新闻系,不仅成功地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而且为中国的新闻业培养了一批具有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现代新闻观念的人才,对改进中国的新闻业和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据1950年燕京大学新闻系所编的概况一书显示,燕大新闻系历届毕业生总计约为200人,一半左右的毕业生投身于新闻界(1927-1934年占45%;1935-1941年占45%;1942-1946年占60%)。而受到密苏里模式教育或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比如卢祺新、汤德臣、曾恩波、任玲逊、徐兆镛、董显光、沈剑虹、杨刚、赵敏恒、马星野、萧乾、汪英宾、蒋荫恩等人,更是在新闻业、新闻教育、政治、文艺、外交等多个领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中国的新闻教育主要借鉴并移植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强调“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但并不意味着新闻教育只是为了强调技术训练、培养技术型的实践人才。
首先,中国的新闻教育受到蔡元培的大学教育理念的影响,因而重视新闻学理的探究。1916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精神,而最大的变化则是将学术放在了首位,以往北大“轻学而重术”的观念得以改变。蔡元培谈到,“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进而言之,在蔡元培看来“学”和“术”的二分法并无必要。蔡元培谈到,“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迸始可”。正是在这样一种教育精神的影响下,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立,提出了“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的宗旨。蔡元培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会上谈到,“民国元年以后,新闻骤增……惟其发展之道,全恃经验,如旧官僚之办事然。苟不济之以学理,则进步殆亦有限。此吾人所以提出新闻学之意也”。尽管新闻学研究会还不是成建制的研究机构,但的确是第一个有组织的、带有“研究”性质的机构。应该看到,蔡元培的大学改革和教育观念,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力丹因而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自由思潮和学术氛围,为中国新闻学奠定了基础,但若无蔡元培的热心提倡,新闻学就没有如此的地位,蔡元培对中国新闻学的贡献,不亚于陈独秀、李大钊在新闻学基础理论方面所做的创造性工作。可见,蔡元培的“学”和“术”并重的教育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新闻学理的重要性提升了,新闻学本身的实利主义价值和目标也未改变,在新闻学研究中,“学”和“术”一开始就是并重的,如果说不是过分注重“术”的训练的话。
其次,正如上文所论述,密苏里模式本身并不忽视新闻学理和通识教育。实际上,密苏里模式尤为强调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世界上最早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由威廉于1914年制定的《新闻记者信条》(TheJournalist’sCreed)就在民国的教育界和新闻界广泛传播,并对中国新闻职业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新闻界和教育界因而意识到,如果没有一套职业精神、职业规范的训练和教育,任何职业的职业化恐怕都难以为继。我们将1920年代末期密苏里新闻学院和燕京大学新闻系的课程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几乎一模一样,而且都有新闻历史和基本原理、新闻伦理等学理方面的课程,而并非只有采访、写作、编辑、出版等方面的课程。这一点,恐怕是历来的研究者所容易忽视的。此外,还需要强调的是,偏重“学理”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同样对中国新闻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民国新闻界不断将哥大新闻学院塑造成一种“历史悠久、设备齐全、课程流行、学术重缜”的良好媒介形象,吸引了28名中国留学生前往该院学习新闻学,同时该院先后派遣13名美籍师生前往中国,协助创办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和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院,双方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应当说,只强调中国新闻教育移植了“从做中学”的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尤其是只看到新闻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忽视对新闻学理方面的培养,无疑是有所偏颇的。
再者,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几乎同时发轫,而且相互产生影响。早期主要的新闻学者,亦是主要的新闻教育者。这些知识分子,一开始就认为学理和术业并重才是提高中国新闻业水平的办法,这从徐宝璜的《新闻学》、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和《新闻学总论》、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黄天鹏所编的《新闻学论文集》等早期新闻学著作中即可看出。《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学则》更是将两者的关系说得一清二楚:“新闻学乃多方面之科学,与人生任何部分皆有关系。因此新闻人才不但应具有专门的学识与训练,对于各种学识,咸宜有清晰之概念。是以本学系一方面对于新闻的专门学识极为注重,而同时对于其他与新闻学有特殊关系之学科亦为重视。”
最后,在美国实用主义和进步运动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新闻教育,其核心目标是要改造中国新闻业“不发达”的现状,而且尤其注重新闻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当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如日中天之时,戈公振就开始反思新闻教育的目的。他首先介绍了美国、比利时、波兰、德国、瑞士、英国等国的新闻教育课程,指出新闻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美国式、德国式、英国式。戈氏指出,美国的方法注意职业的训练,德国注意职业的教育,英国则想两方面都做到。“美国制度比德国制度来得快,把记者当做可以由学而得的职业。”但是,戈公振批评“新闻不需要教育”的观点,同时也反思单纯培养新闻职业的做法,他提倡一种完整的、专门知识的新闻教育,也就是将职业的训练和精神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可见,这是对欧美新闻教育进行“去粗取精”,秉持学理和术业两者并重的新闻教育理念。他指出,新闻教育不能只教授如何得到职业,“如果把这些学校作为记者养成所,很不适当,因为他们不给学生以正当教育,只注意职业的养成,不仅是不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知识,而且于他们有害,这种营业色彩不去,理想的记者不会有”。新闻精神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塑造新闻工作者的心灵,而缺乏职业精神、职业信念和社会理想的中国新闻工作者,显然非常需要精神上的培养和训练。20世纪初期,中国新闻教育正是秉持这样一种学理和术业并重的教育观念,并将培养新闻精神、推动新闻业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作为教育目标。这段历史无疑对今天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中国现代新闻观念的产生:基于知识社会学的考察(1815-1926)”(项目编号:CUC15A05)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264页。
② 包天笑:《考察日本新闻记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铅印本,第3页。
③ 周婷婷:《徐宝璜留学美国学习新闻学考证》,《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
④ 李秀云:《留学生与中国新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页。
⑤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39页。
⑥ 陈立新:《松本君平其人其事》,《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2期。
⑦ 黄天鹏:《卷头语》,载[日]杉村广太郎:《新闻概论》,王文萱译,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铅印本,第2页。
⑧ 李金铨、张咏:《半殖民主义与新闻势力范围:二十世纪早期在华的英美报业之争》,《传播与社会学刊》,2011年总第17期。
⑨ 李金铨:《传播研究的典范与认同》,《书城》,2014年第2期。
⑩ [美]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及〈时代〉周刊的研究》,石琳、李红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4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责任编辑: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