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战争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再发掘*

2016-02-18 17:20张明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宣传教育纪录片

■ 赵 曦 张明超



和平年代战争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再发掘*

■赵曦张明超

【内容摘要】 战争题材纪录片因其题材内容独特、与社会时代联系紧密,从而在纪录片发展历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伴随着人类社会由大规模战争向整体和平转变,战争题材纪录片也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在介绍战争题材纪录片不同类型的基础上,对其不同时期的价值功能及发展走向进行思考,梳理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的宣传教化、文献资料、历史人文和产品市场的各种价值诉求,探析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此消彼长、彼此缠绕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和平时代,战争题材纪录片呈现出“价值多元”的整体样态并有待深入挖掘。

【关键词】战争题材;纪录片;宣传教育;文献资料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ZDA055)的研究成果。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范围内战争纪录片的创作十分繁荣,出现了一批引人关注的优秀战争题材作品,比如美国历史频道的《世界战争》(The World Wars);BBC制作的《世界之战:被遗忘的国家战士》(The World’s War:Forgotten Soldiers of Empire);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伟大的战争:人民的故事》(The Great War:The People’s Story);美国史密斯频道(Smithsonian Channel)和英国电视5频道(Channel 5)共同推出的《特雷布林卡集中营:希特勒的杀人机器》(Treblinka:Hitler’s Killing Machine);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东方主战场》等。

战争题材纪录片在创作数量明显增多、质量普遍提升的同时,其社会关注度也有所提高。据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5年1 -5月中国纪录片新媒体数据监测数据研究报告》显示:最受网民欢迎的纪录片类型中,军事题材位列第二,占网民观看网上纪录片的12.3%;根据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纪录片行业数据》显示,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东方主战场》和由重庆卫视制作的《大后方》在央视播出后收视率走高,分别达到1.47和0.42;而《大后方》的网络点击量高达51654633次。

在和平年代,战争题材的纪录片能够保持较高的受众关注度,虽然与随着战争纪念日时间节点的到来,激发人们认识历史、解读战争的兴趣有高度相关性,但也源于另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战争本身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往往影响并改变着人类历史走向、世界格局以及国家民族的发展变迁,也与个体生存休戚相关,所以以战争为题材内容的文艺创作一直拥有自己忠实的受众;二是近年来的战争纪录片,往往既能在战争带来的大震动、大改组、大破坏中突显其中的血泪、痛苦、死亡,也能展示铁血风云的大转圜中个体的理想、激情和情感,作品往往运用战争这种特殊的情景强化人性与冲突,从而使战争题材具有较好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因此,梳理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诸种类型,使其在时间坐标轴上超越纪念日节点出现的阶段性繁荣,在现实坐标轴上超越纪念性叙述风格成为常态化历史题材作品中优秀的一部分,无疑都是推动战争纪录片繁荣从而促进纪录片整体繁荣应该展开的思考和研究。

一、战争题材纪录片的主要类型

自纪录片诞生开始,战争纪录片一直随人类历史中不断燃起的战争硝烟而出现并延续。检看一百多年来以战争为题材的纪录片,根据其记录时间、呈现方式、价值追求、审美风格等因素,战争纪录片大致分为几种类型:

1.战时新闻纪录片

战时新闻纪录片指的是同步纪录战争场面,及时传递战场影像信息的新闻类纪录片作品。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世界各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频仍,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时期成为战时新闻纪录片创作的高潮期。纪录片编导充满激情地冲到战争第一线,冒着生命的危险,拍摄了大量的战争纪录片。

黎民伟主持拍摄制作的《淞沪抗战纪实》(1937年),将日军侵华的种种罪恶直观而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认识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应当拿起武器抵抗日寇的侵略,当时的报纸评价该片是“唤醒民众的爱国教科书”①。伊文思的《西班牙的土地》(The Spanish Earth,1937年)反映了二战前夕西班牙国内反法西斯战争的情况,向世界宣告“法西斯的确很可恶,但它并不可怕”②。而《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1942年- 1945年)是美国政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作的系列纪录片③,旨在鼓励美国军人的作品,后来成为争取举国上下支持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的有效手段。

由这些代表性作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战争纪录片绝大多数都具有极强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应当说,这一时期战争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多源于国家需要,某种程度上战争题材纪录片成为“国家影片”,纪录片同国家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功能。

这种亲临战场、及时反映战争情状的纪实影像创作在随后的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消失,每当有局部战事出现,纪录片人仍然延续着与战争事件同步的传统,践行着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提倡的“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职业精神,第一时间将战争的真实状况记录下来。

但不同的是,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已超越国家使命,而较多进行独立观察、深刻思考,出现不少具有人文关怀的战争纪录片。例如,《战地摄影师》(War Photographer,2001年)跟踪采访国际著名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切威的足迹,近距离的跟踪拍摄不仅使观众可以看到这位著名摄影师如何观察、如何拍摄,甚至可以使我们听到他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次按下的快门声,现场感极强。该片忠实记录了战地摄影师冒着生命的危险,深入世界各地战场前沿,用一张张视角独特、构图精美的珍贵影像讲述一次次战火纷飞中触目惊心的痛苦与伤痛,给观众带来极强的心理震撼。

2.全知式战争纪录片

全知式战争纪录片指的是战争过后,对战争历史进行回顾与整理的作品。创作者往往搜寻、挖掘、利用战争影像,通过采访亲历者等各种手段,以全知的视角还原战争的历史原貌,强调对战争的全面解读和后续的影响。

《中国人民的胜利》(1950年)就是动用国家力量,重新拍摄解放战争“四大战役”场景的纪录电影。由于距离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太遥远,再加上政策、人力、财力的保障,一定程度上全面准确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几次重大战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纪录电影是从影像上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撰写历史,让中国人民对新生的人民政权产生深刻的认同。前苏联导演罗·拉·卡尔曼④60年代编辑制作的20集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气势恢宏,具有史诗气质地将前苏联的“卫国战争”进行了全景展现。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战争中的世界》(又名《二战全史》,The World At War,1973年)表现了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宏大场面,让观者对二战史有着整体上的认知。除此之外,2005年出版的《BBC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全记录》(BBC History of World War II)收录了12部BBC制作的关于二战的纪录片作品⑤,这些纪录了关于二战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遗迹遗址的纪录片无异于用影像书写的二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大规模战争的渐渐远去,纪录片创作者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层面展示、分析战争的原因、过程与影响,对战争进行追忆、回味、体会、发现,挖掘新的史实,对之进行新的描绘和解释,从全知视角对战争进行全面解读,完成对战争的“历史叙述”。

这些纪录片乃是用影像书写的人类战争历史,让普通大众认识历史、解读历史;同时,也成为战争胜利方和新生政权“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3.反思式战争纪录片

反思式战争纪录片是指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超越战争本身的“胜败得失”“正义与非正义”的惯常命题,将战争置于历史长河与文明进程中进行重新审视,在人类文明、生命尊严、道德心灵等层面进行反思与追问的纪录片作品。

1990年美国纪录片导演肯·伯恩斯制作的《内战》(The Civil War)是此类纪录片的优秀代表,该片用静止的照片和当年参站者的日记书信作为影像呈现手段,通过采访,将一场战争展示为由许多满怀抱负的政治家、昂扬奋进的青年、怀着爱情的情人、带着眷恋的丈夫以及承受生死创痛的家庭共同经历的一段历史,一段为美国带来共和,同时也使美国失去2%人口的历史⑥。埃罗尔·莫里斯的《战争迷雾》(The Fog of War,2003年)则通过对美国二战时期战地指挥官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近24小时的采访,回顾他在二战中协助美军对东京等67座日本城市进行大规模毁灭性火弹轰炸、帮助政府应对“古巴导弹危机”以及在肯尼迪总统遇刺前协商从越南撤兵的经过。麦克纳马拉的讲述不乏对人类战争(包括自己参与的战争)的反思。

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创作的《和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2008年)以动画形式再现、回顾了导演本人19岁时作为以色列士兵亲眼目睹的1982年黎巴嫩贝鲁特萨巴拉与沙提拉巴勒斯坦难民营大屠杀。二十多年后,失忆的福尔曼通过与当年的战友、朋友、心理医生和亲历惨案的军人与记者的对话采访,试图回忆起屠杀的真相。影片不仅是作为胜利一方的一位以色列士兵的忏悔与反省,更对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心灵的戕害和伤痕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表现。

反思式战争纪录片往往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超越战争的历史阶段性,通过表现战争所引发的对人类生命和心灵的长期负面影响,思考人类这一“文明的物种”为何会发动战争,具有新的历史理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战争成为其历史反思的起点,对人类的影响成为其落脚点。反思式战争纪录片意在通过反思战争来避免战争,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

二、战争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分析

对纪录片作品本身价值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其一,创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由此形成的作品本身的价值诉求;其二,创作者所处的外部历史社会环境及其文化思潮、时代情绪赋予作者及作品的价值追求;其三,不同历史时期的受众对影视作品的期许反作用创作时对作品造成的价值影响。这三种影响因子的作用下,不同类型的战争纪录片作品呈现出不同价值,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此消彼长,或为主旋律,或为附调。

1.时代使命——战争题材纪录片宣传教化的价值维度

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宣传教育价值指的是通过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达到为传播主体所代表的利益方进行正向宣传的效果,同时使受众对所呈现的历史史实与思想情感达到认同,“战时新闻纪录片”和在战争刚刚结束后的“全知式战争纪录片”承载着较多的宣传教化价值。

战时新闻纪录片创作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以赢得民族独立、保卫国家完整成为时代使命。无论是《淞沪抗战纪实》还是《西班牙的土地》《我们为何而战》,其目的都在于让大众了解战争的实际情况,鼓舞士气,团结民众,宣扬正义,凝聚爱国主义情怀,为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精神力量。而《中国人民的胜利》《伟大的卫国战争》则是为国家和民族立传,让人民对执政党和新生的国家产生认同感,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为纪录片宣传教化同国家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功能。因此,即便和平年代,宣传教育价值仍然是很多作品的价值诉求。

尤其在中国,在战争纪念日出现的大部分纪录片作品,其叙述策略基本属于纪念性叙事——缅怀先烈、激发爱国情怀、弘扬主旋律。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定位决定了纪录片宣传教育价值的长期存在。

2.历史呈现——战争题材纪录片的资料文献价值维度

战争题材纪录片的资料文献价值指的是战争题材纪录片所具有的影像纪录可以构成历史研究的文献资料。事实上,如同所有涉及历史内容的作品一样,客观真实纪录历史场景,深入采访、发掘呈现历史影像,都使作品本身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又因为战争影像的记录极其危险而艰难便愈显其资料文献价值的珍贵。

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战争题材纪录片能够深刻挖掘集中梳理历史影像,充分发挥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历史文化价值。例如,《燃烧的影像》(2015年),专注于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的珍贵影像资料,“没有高科技的特效、没有感人肺腑的台词、也没有耀眼夺目的明星”,以最为真实和珍贵的历史影像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现了1931年至1945年间中国人民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

此外,战争题材纪录片也发掘、丰富着具有文献价值的“历史影像”。在台湾公映的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2007年),是台湾纪录片导演陈俊天从1994年到2015年不间断拍摄制作的全面记录抗战的纪录片,21年的时间,前后制作6版,采访了800多名抗战的见证者,其中约有九成已经离世,他们的讲述,成为珍贵的史料,“中国人显然要为从未给自己这场民族存亡绝续的战争,这场付出三千五百万同胞伤亡为大家的战争,留下任何一部客观、通俗、完整公正的影像纪录而负责”,导演的创作意图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在大陆以《我的抗战》(2005年)为代表的一大批纪录片,采访了一大批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留下了一大批“口述历史”的真实影像,在对战争的叙述与表达中也丰富着战争档案资料。

需特别强调的是以存留影像价值为主要价值诉求和创作动机的战争纪录片,运用影像挽救不断消失的历史记忆,影像鲜活真实的优势不仅使纪录片作品真实权威有说服力,而且对历史研究而言也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3.认识战争——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历史人文价值维度

所谓历史人文价值指的是战争题材纪录片能够在回溯战争的基础上展现社会文化的多维层面,进行人类战争的反思,凸显人文关怀,全知式战争纪录片和反思式战争纪录片往往承担着这方面的价值。

具体而言,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历史人文价值有以下两个维度:

其一,认识战争:一切观念的形成都源自于对事实的认识,倘若对事实没有清晰而全面的了解,做出的判断必然也会有所偏差,认识战争史实是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历史人文价值的基础,全知式战争纪录片虽然视角、内容有所不同但往往能够将其表现的战争历史进行清晰地、有条理地呈现,使观众较为全面地认识其所要的战争。

其二,反思战争:反思式战争纪录片往往不同的阶段对历史的认知也是不同的,虽然过往的已成事实的战争我们不能改变,但对战争的解读可以随着文化观念的变化而改变。上文提到的《内战》《战争迷雾》《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等纪录片,均体现了人类对于战争的反思,在全面认识战争的基础上将视角对准卷入战争中的个体,关注社会个体的尊严与价值,其终极价值在于维护和平,避免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战争纪录片的终极价值追求。

4.回归观众——战争题材纪录片的产品市场价值维度

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市场价值指的是该类纪录片在影视产业化的背景下能够以其独特的内容表达和观赏性来赢得较高的收视率和较强的广告拉动能力,以及更为广泛的市场的回收能力、开发能力⑦。

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市场价值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其一,在内容表达上,由于战争发生的历史阶段有着与其他历史所不同的特殊性,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中的人物、战争的详细经过、战争中的武器装备、战争中的力量对比以及战争的影响和意义,还有由于历史原因未能揭示的战争机密等都是人们一直关注的、渴望得到认知的重要内容,人们希望从战争题材纪录片中得到对战争的清晰、详尽、真实的认知,这也成为战争题材纪录片实现其产品市场价值的起点。除了系列纪录片和纪录电影之外,一大批军事纪实节目,如《军情观察室》《军情连连看》《军情解码》等以日常化播出的形态满足了观众对军事信息的需求。

其二,在观赏性上,战争题材纪录片能够展现较多的观赏性较强的内容,例如激烈的战争场面、各参战方的竞争较量和战术布局、战争中的生离死别等等,战争题材纪录片能够顺理成章地表现各种矛盾冲突和激烈场面,能够将人性的矛盾与复杂置于尖锐的非常态的战争中进行表现。例如,纪录片《断刀——朝鲜战场大逆转》(2012年)能够将战争原有的敌我矛盾、惨烈的战争场面展现在观众面前,整部片子悬念迭出、张力十足,在尊重历史、还原真实的基础上,又极具观赏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发挥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市场产品价值不仅应当在内容发掘和视听表达上进行积极探索,还应当注意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与经营方式,让具有市场产品价值的纪录片更好地发挥其本身的价值。

三、战争题材纪录片价值的再发掘

回顾整个纪录片发展的历史,从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脉路我们能够看到,战争纪录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侧重,整体上其价值往往不是一元的,发展到今天,战争题材纪录片往往呈现出多元价值并存的整体样貌。

当下中国的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在塑造国家的大国形象,传播主流价值,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正确认识历史,满足观众影视欣赏需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纪录片发展多元化的当下,实现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多元价值,中国纪录片生产仍然需要深入、充分挖掘真正题材的内涵,让其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在内涵挖掘层面,战争题材纪录片的生产者应当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史料深度挖掘,还原一个真实的、详尽的、丰富的战争场面;同时,应以进步的历史观解读历史,超越战争发生时的历史局限性,引导观众在更为广阔的历史维度,在更加丰富的社会发展、文明进程、道德人性层面解读、认识、反思战争。

在叙事策略层面,应以常态化的历史叙述反映战争,减少过去常有的纪念式叙述相对单一地凸显战争的胜利、正义、英雄主义等,忽视战争发生时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以及战争带来的影响和创伤,而不是宣教的态度进行讲述。

在表现形式层面,应当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即将成为主要收视群体的观众乐于接受,不排斥以各种鲜活生动的形式进行表现,从而使观众感知战争所带来的历史厚度。

在经营管理层面,需要尝试多种方式的经营、创作和传播,在把握好观众的需求基础上,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同时还要以优质的战争纪录片为内核打造战争纪录片品牌,在获得商业利润的同时,也为纪录片生存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

总之,战争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发掘应立足于日常性的创作与播出,尤其在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今天,创作用于消费的战争题材纪录片(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创作)也未尝不可。纪念性创作与日常性创作的结合才能有助于发挥纪录片的内在价值。

注释:

① 黎锡:《〈淞沪抗战纪实〉:唤醒民众的爱国教科书》,《电影艺术》,2005年第5期。

② 于辰弓:《震撼,来自真实的力量——浅析伊文思的两部战争纪录片》,《电影》,2005年第9期。

③ 整个系列包括:《战争前奏曲》(1942年)、《纳粹的进攻》(1942年)、《瓜分与侵略》(1943年)、《英国战役》(1943年)、《俄国战役》(1943年)、《中国战役》(1944年)、《战争迫近美国》(1945年)和《认识你的敌人日本》(1945年)等。

④ 前苏联著名纪录片导演,代表作包括《在莫斯科城下击溃德寇》(1942年)、《列宁格勒在战斗》(1942年)等战时新闻纪录片。

⑤ 整个合集包括:《丘吉尔的保镖》(Churchill’s Bodyguard)、《广岛核爆》(Hiroshima)、《奥斯威辛集中营》(Auschwitz The Nazis And The Final Solution)、《纳粹警世录》(The Nazis A Warning From History)、《杀戮战场》(Battlefields)、《二十世纪大战》(War Of The Century)、《战争之路》(The Road To War)、《大西洋之战》(Battle Of The Atlantic)、《敦克尔克大撤退》(Dunkirk)、《诺曼底大登陆》(D - Day 6.6.44)、《从诺曼底到柏林》(D - Day To Berlin)和《战栗东方》(Horror In The East)13部纪录片作品。

⑥ 赵曦:《以历史影像创造影像历史——采访国际著名纪录片制作人肯·伯恩斯》,《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第2期。

⑦ 胡智锋、周建新:《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

(作者赵曦系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高级编辑;张明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2013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宣传教育纪录片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表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