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

2016-02-18 17:20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

■ 谭 天 覃 晴



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

■谭天覃晴

【内容摘要】 随着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电视节目的产品属性日趋重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电视节目的空间属性日益凸显。如今,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正呈现生产空间多元化、传播空间社交化、运营空间平台化的新特点。节目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思维赋予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互联网电视正不断地推动节目创新创优。

【关键词】电视节目;生产空间;传播空间;运营空间

*本文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重点项目“转型的进路:电视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DT131411)的研究成果。

当今,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给电视节目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给节目创作、制作、传播和经营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产业化经营等多个方面。节目研究也从作品拓展到产品,从内容产品延伸到形式产品,从时间维度跃迁到空间维度。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角度——“空间维度”来观察电视节目,探究电视节目在“生产—传播—经营”链条中的空间转向,看看它能否给节目生产、创新和研究带来一场“空间革命”。

一、节目研究的新维度

长期以来,人们对电视节目的研究大多在文学和文化的范畴里。“电视是商品、媒体、意识形态载体,但首先,它是一种传达意义的文本。”①因此,文本分析成为电视节目研究最主要的方法。那么,节目生产和传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按照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节目的创作和制作是一个编码过程,节目的传播和接受是一个解码过程。因此,电视节目作为一个潜在的意义体,影视作品分析成为电视节目研究最常见的视角。然而,随着互联网、传媒转型对电视节目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也有不少人从社会学视角来解构电视节目,把它看作一个构建的空间。当今技术和商业对电视节目影响之大,使得我们的研究有必要拓展新的维度。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电视媒体都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电视节目属性也随着电视媒体的产业属性而发生着变化。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将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总结为了“宣传品—作品—产品”三个阶段:“宣传品”阶段突出的是电视节目的宣传教化功能,“作品”阶段展现的是电视节目的传媒性和艺术性的开发,而“产品”阶段电视受到市场化的深刻影响,因此电视节目的创新之路也表现为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探索。②受到电视媒体双重属性的影响,电视同时参与内容产品市场和服务产品市场的运行。由此我们在电视研究中引入了经济学视角,当电视作为内容产品时,它的表现形式是节目内容,销售对象是电视观众;而当电视作为服务产品时,电视观众转而成为其表现形式,销售对象则是广告主。③在电视传媒经济的研究中关照市场与产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发展节目模式的不断创新,电视节目研究从内容延伸到形式,从作品迁移到产品。因此,节目模式研究和媒介产品分析成为了新的研究视角。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崛起,电视节目传播和运营的空间大大拓展了。从传播空间来看,电视节目从传统电视延伸到网络视频,形成了一个全媒体多终端多形态的传播空间;从经营空间来看,节目经营从线上拓展到线下,包括活动、衍生产品及相关服务,形成了一个从内容到服务的全产业链。而这些延伸和拓展都通过媒介平台来实现其聚合、转换和分发。此时,“平台”的概念被引入到媒介研究中,新兴媒体的媒介组织形态我们叫做媒介平台,它是“通过某一空间或场所的资源聚合和关系转换为传媒经济提供意义服务,从而实现传媒产业价值的媒介组织形态”。④在电视节目经营中,媒介平台作为节目与市场连接的中间性组织。各种电视节目资源在这个平台上聚合时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把各种节目资源通过电视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模块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节目更大的价值。没有运营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缺少平台的节目空间是有限的。在电视研究中引入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空间”概念,可以以节目为中心,更好地统摄电视产业链中所发生的媒介融合、制播关系变化以及节目创新手段更替。

在电视节目产业链中,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发行平台和接收终端是关键环节,于是笔者将电视节目的空间属性构成划分为生产空间、传播空间和运营空间,生产空间的转换关系着电视节目生产效率,生产空间包括节目创作的表现空间和节目制作的素材空间;传播空间的扩展是电视节目收视效果的有力保障,节目投放平台的选择是影响节目收视效果的关键环节;运营空间的转变影响着电视节目如何通过构建平台,更好地聚合节目资源、响应用户需求,从而实现其市场价值。新技术、新媒体、新业态的出现,让传统电视媒体不得不抛弃固有的“传者本位”思想,转而以用户为中心。在这一转变中,“空间属性”概念的引入能够为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数字技术的应用、传播形态的改变,节目运营的拓展,正从空间属性上改变着传统电视节目。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电视。我们对空间也要有新的思考,新城市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与空间的二元关系:“一方面,人类在社会结构的限制下,在一定的空间下运行;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创造和改变空间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欲望。”⑤超越节目,超越传统,空间转向理论给节目研究增加了新的思考维度。

二、节目生产多维建构

在电视发展历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节目的生产链条一直局限于电视专业机构内。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新兴媒体逐渐成为了人们接触信息、面对社会、参与讨论的更大平台,电视专业生产的固有模式被打破了。新兴媒体改变了受众的固有身份,消融了媒介的边界,同时涵盖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内容形式。正因如此,节目生产既能为传统电视供应内容,也能服务于互联网电视的内容集成。

1.生产方式多样化

素材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来源,成为电视节目生产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因素。早前电视节目创作的素材来源基本依赖于节目制作方自己拍摄或电视台库存的影像资料。数字化成就了庞大的素材数据库,网络化大大地拓宽了素材的来源,由此改变并拓展了节目生产的资源空间。

首先,互联网扩展资源获取渠道。作为内容集成平台,新兴媒体通过UGC(用户内容生成)集成更多的内容,让内容不再成为稀缺资源。通过计算机信息检索功能,电视节目即可从新媒体内容集成平台上完成提炼选题资源、获取内容素材、联系节目嘉宾等一系列动作。如内蒙古电视台在2007年改版推出的主打节目《博客播客》就是国内首档将博客和播客热点搬上银屏的脱口秀节目,该节目完全取材于网络中的海量博客内容,通过主持人的另类解读,为观众提供不同的观点。

其次,UGC创新内容生产链条。新兴媒体从技术上解决了传受关系角色互换的难题,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内容生产、参与制作的平台,同时也成为了用户自主发表作品的空间,彻底颠覆了原有的“媒体发布——受众接收”的传播链条,开启了用户为媒体生产内容的新时代。用户在视频分享网站、网络社区、社交网站上传的大量原创视频作品、图文稿件都成为了电视节目素材的主要来源,比获取资源更进一步的是,UGC将所有用户纳入到了节目制作范围,从数量上扩充了电视节目的创作队伍。从2002年凤凰卫视启播的《DV新世代》到2010年农民工拍摄并一夜爆红的手机视频《春天里》,再到2013年酷6网联手浙江卫视打造的UGC节目《全民奥斯卡》,节目内容越来越多的取材于网友的网络视频分享。

2.表现空间多元化

从媒介表现形式来看,电视节目是一种影视作品,图像声音既是其信息传播的载体,也是内容表现的符号。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作用下,图像经历了影像——拟像——视像的演变过程。传统电视时代的图像我们叫做影像,影像的内涵是“物质世界复原”,在光的反射作用下,对现实物质世界的显像。它不仅包括复原画面,还包括复原声音。影像具有纪实性、时效性、直接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构成了电视节目的美学特征。

数字技术令电视节目的视觉传达发生了变化。“‘现实’和‘影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不是前者决定后者,而是后者决定前者。”⑥这里的影像我们把它叫做“拟像”。拟像指的是随着电脑技术的兴起,大量复制极度真实而又没有客观来源、没有任何所指的图像。拟像包括数字动画和数字合成的图像。它没有原来的可以复制的形象,也没有模仿的特定所指,纯然是一个自我指涉的自我符号世界。大型纪录片《故宫》就是运用电脑特技和三维动画技术显示了强大的时空再造能力。这种拟像有超越时空的效果,不仅可以造就视觉奇观,还具有超真实性。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也大量运用拟像,如汶川地震中的赈灾地区模拟三维地图,三维动画演示了“嫦娥二号”登月的整个飞行过程。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或许会带来一场视觉的革命。

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图像信号我们把它叫做视频,由它构成的图像我们把它叫做视像,视频是一个侧重于物理特性的概念,而视像是一个视觉传播的概念。视像是“指与现代电子光学技术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电子传播媒介发展起来,以电视与网络为主要传播方式,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图像艺术。”⑦视像具有互动性、碎片化和聚合性的特性。它包括在各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的视频内容,如网民创作和上传的微视频、微电影。或许比起专业人士创作的影像和拟像,它不够精良,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通过传受双方的互动,它具有更加多元化的个性表达和文化选择。

随着传统电视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影像、拟像和视像也结合应用到节目的创作和制作之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表现空间,而且寓节目生产于传播之中。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社会生产出来的,在节目生产进入众创时代之后,节目空间越来越多“嵌入”到社会空间中,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内涵和外延。

三、节目传播交互空间

随着网络媒体交互式传播的发展和影响,受众的认知主体意识不断加强,受众变成了用户,并由被动接收者变为主动接受者,甚至成为节目制作的参与者和提供者。这让电视产业发展必须以用户为核心,满足用户的自我意识实现。用户(包括观众和网民)在媒介平台上所形成的社交议题、谈资和争论以及由此形成的大数据都促进电视节目传播的双向互动。

1.社交影响节目传播

中国电视观众随着中国电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历了电视机还是稀缺资源时期亲朋好友在院落集体观看电视节目的阶段,到后来电视机普及之后在客厅收看电视节目的阶段,再到网络的普及后,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讨论的阶段。在看电视的时候掏出手机边看边聊已经是中国电视观众收看节目的新常态。人们在收看电视的同时,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与朋友们探讨着今晚播出的热门节目。这种讨论有利于观众关注电视节目,并保持用户黏度和传播热度。于是媒介平台的节目推送、台网互动成为了电视节目不容忽视的新形式。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播出当天就成为了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这也得益于该片总导演陈晓卿在播出当天发布的一条关于《舌尖上的中国》即将播出的预告微博后引起了其粉丝大量转发。正是微博粉丝效应,增加了不少节目播出收视率。而后,微博热议和淘宝热卖合力形成了该片的滚雪球效应。这意味着,媒介平台已经成为了电视节目播出的第二战场,电视节目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电视媒体之上,其在社交平台上的延伸拓展了电视节目的传播空间。

2.话题引发传播裂变

观众在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会形成各式各样的话题,而当它满足“观点传播”和“社会议题”两个条件并形成讨论时,就会不断地发酵形成传播裂变。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通过用户之间的“加关注”“互粉”行为建构用户庞大而复杂的虚拟社交网络,使得节目传播以“网状传播”取代了过去的“线性传播”,评论、转发、点赞等功能则实现了网状传播之间的意见性信息的流动。当社交话题被大多数用户判定为“具有社会价值”的,那么则会通过用户之间所建立的传播网络产生传播裂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海量信息并跨媒体传播,而粉丝效应则让信息的传播速度呈几何式增长。

观众讨论的过程即节目二次传播的过程,讨论所形成的话题又被报道而形成节目多次传播,电视节目不断地受到关注,节目影响空间由电视频道延伸到多媒体多平台,还会拉长节目播出结束之后观众的关注时间,甚至吸引大量非观众的网民关注,进而形成更大的传播空间。

3.数据定制传播内容

观众在媒介平台上的话题讨论不仅仅增加了节目的影响力,同时会形成观众与节目之间的互动,并为节目的发展走向提供参考依据。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积累已经达到了需要通过云计算才能完成的大数据时代。电视媒体通过大数据反馈受众信息,预测受众兴趣走向,并以此为依据定制电视节目内容。

2013年通过网络被中国观众所熟悉的美剧《纸牌屋》正是基于大数据的挖掘得以面世。《纸牌屋》的制作方Netflix是美国著名的视频网站,该网站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抓取发现上世纪90年代初的BBC老片《纸牌屋》被很多用户点播,而在这些用户当中大部分人都喜欢导演大卫·芬奇的作品,同时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电影也受到多数点播用户的青睐,于是制作方邀请大卫·芬奇和凯文·史派西组成主创团队翻拍这部同名政治题材连续剧,推出之后为Netflix带来了巨大收益。

国内从《超级女声》开始,观众的线上线下投票就已经成为了推进节目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投票所形成的数据决定选手的去留,全民参与的快感让节目一时间风靡大街小巷。而一炮而红的《爸爸去哪儿》更是将第二季节目的规划权交给数据,通过开通网络投票平台,征集、选定节目嘉宾、拍摄地以及亲子任务。

通过数据挖掘定制内容,就是把节目外的空间信息反馈到节目内,影响节目创新思路及内容制作。可以说,通过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令节目生产于传播之中。

4.场景构建全新时空。

说到空间,我们不能不提场景这个重要的概念。场景原指电影拍摄的场地和布景,也泛指情境。如今场景也被广泛用于互联网和传媒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包括五大模块: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羊年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就是营造了一个新的场景:观众边看电视边玩手机,电视节目在手机“摇一摇”中实现双屏互动。电视机作为家庭媒体,电视作为客厅文化的一部分,多少年来央视春晚作为春节最重要的生活场景一直陪伴着我们。然而,当微信进入了人们的社交圈,“微信抢红包”构建了一个更有趣的生活场景,生生地把年轻人从传统的现实场景中拉到了一个全新的虚拟场景,良好的互动体验、有趣且有用的生活场景,瞬间把传统媒体的受众变成了新兴媒体的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就是场景,让观众置身于场景之中,才能真正hold得住他们。

“对多数人来说,要想从上百个频道的上千个节目中找到自己所钟爱的节目内容是一件令人泄气的事情。……随着场景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我们发现有大量的应用程序可以帮助你追踪你所期待看到的内容。”⑧场景的意义或许已经超越节目本身,电视节目要借助移动媒体来实现跨屏互动,传统电视也要通过媒体融合来实现转型,场景所拓展的不仅仅是节目的传播空间,还会是电视的生存空间。

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从“台网互动”到“网台融合”,尤其是纯网节目、社交电视和移动终端的出现,节目的传播空间已经全方位地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空间决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它还是一种文化、政治、心理的多义现象。空间的构造、体验以及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⑨

四、节目经营平台运作

中国网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已经呈现由“广”至“深”的发展趋势,生活互联网程度全面铺开。这一现状促使着电视节目的运营不得不考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开发。

1.网络改变电视观众的观影习惯,从传统电视节目拓展到网络视频节目。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3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66.7%,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3.13亿,手机网民使用率为56.2%。⑩显然,网络视频已经成为节目一种极为重要的传达方式。第一,网络视频多样的接收终端打破了电视观众的收视时空限制,手机、平板电脑让观众从客厅中解放出来,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用任何方式收看节目。第二,网络视频逐步与电视节目同步播出,且内容资源更为丰富,网络视频打破了电视播放周期和固定时间的限制,实时点播克服了电视节目线性播放的缺陷。第三,网络视频背靠强大的互联网平台,拥有更多更忠实的用户群,形成粉丝文化和社群经济。种种改变,让电视观众开始大规模向视频用户转移,广告投放已不局限于电视频道,收视率已经不再是衡量电视节目受众市场的唯一指标,网络视频点击量已不可小觑。纵观全局,无论是当红电视剧还是热播节目均要依赖网络播出平台,或台网联播,或纯网播出。想要占有更多的受众资源,在节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追寻用户(观众和网民)脚步,台网联动和网台融合已经不可避免。

2.移动终端影响电视观众消费行为。用户的收视终端迁移不仅仅是接触点的改变,带来的还有内容消费的变化。受到互联网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影响,网民的阅读、观影都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动辄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常规电视节目已经无法迎合观众的移动观影行为,短小精悍的微电影、微视频更能吸引移动终端用户。

3.平台创新节目商业模式。媒介平台催生了节目经营的新模式,丰富了节目盈利手段。电视节目产业链已不囿于传统电视的经营范畴,制播分离和UGC把电视节目带入了社会化生产空间,而媒体融合则把电视节目带入了O2O(线上线下)的广阔天地。

电视民生新闻经过逾10年的发展已接近天花板。如何突破瓶颈?广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民生新闻栏目《DV现场》选择了从节目经营到平台运营,从经营观众到服务用户的突围策略。除了保证高收视率维护节目品牌之外,他们还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订阅号进行网上推介、征集话题、受众互动等平台运营手段,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线下活动,如公益项目“苹果书店”、经营项目“小记者夏令营”“未来领袖特训营”等,以及开发各种电视节目衍生产品。《DV现场》的空间运营思路是:新旧媒体融合,线上线下对接,公益盈利并行,围绕电视节目品牌,打造一个全媒体新业态的新媒体平台,追求节目经营空间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从《中国好声音》到《爸爸去哪儿》,如今一些现象级节目已经不是单纯在电视上播出的节目,它们依托电视台,发力新媒体,成为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内容产品和服务产品,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商业案例。湖北荆州台的《垄上行》不仅从一个节目发展成一个频道,更发展为一个“传媒+农业”产业链的省级传媒公司。从“节目”到“平台”,可以说是对电视节目外延的空间拓展,它不仅让节目经营发挥更大的效益,而且也为电视产业赢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互联网+电视’的产业变革,颠覆了电视的定义,推动了电视的定义,推动了广电体系存量用户价值的释放及对产业商业模式的反思,重构了产业上下游的关系,带来了电视价值评估体系的革新与重塑。”从“电视+电商”的T2O(TV to Online)到互联网场景+应用场景生态圈的O2P(Online to Partner),节目运营的空间已经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完成了从内容拓展到服务,从节目到产业的空间转向。2015年,由深圳广电集团、寰亚传媒集团、阿里巴巴影业集团、上海文广集团发起,国内十余家区域中心城市台共同投资的长篇都市生活轻喜剧《饮食男女》开启“大定制”联合投资、即拍即播、双屏互动新模式,覆盖3.5亿人,在国内首次结成内容全产业链、播出多渠道、营销多角度的战略合作,实现O2P全面化运作。

卡斯特尔认为空间是社会诸多因素构成的,哈维认为空间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式。当电视进入多屏时代之后,节目背后有更多的资本力量在驱动,丰厚的回报是巨大的诱惑,资本追逐利润的贪婪本性,既能给节目投资和经营带来强大的资金支持,也能给节目的社会效益带来一定的损害。面对这样的空间转向,能否在诸多复杂因素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于节目的策划者和运营者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五、结语

我们将电视节目的“空间转向”归纳为:生产空间多元化,传播空间社交化,运营空间平台化。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也呈现几个特点:新旧媒体融合、线上线下并举,电视节目变身媒介平台,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创优节目。“空间转向”让节目的范畴突破传统电视的边界,“电视”二字不再能够作为“节目”的固有定语。或许,“视频节目”更能准确地描述现阶段媒介融合状态下既可投放电视又可投放网络的视音频并举的内容形式。或许,“节目”的概念还要兼容多媒介、多终端、多界面、多平台的空间传达。

所谓的空间转向实际上就是空间的社会转向,对空间转向提倡最有力的人索亚,他强调了空间性对于理解一个时代的重要性。“继第一空间(物理空间)和第二空间(精神空间)后,索亚提出超越前二者的后现代主义的第三空间,他认为这一未被人们认识的第三空间将永远保持开放的姿态,永远面向新的可能性,面向去往新天地的各种旅程。”如同《星际穿越》中的多维空间,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给予我们更多的想象力。

注释:

① 易前良:《中国“电视研究”的学科化及其现状》,《中国电视》,2009年第1期。

② 胡智锋、周建新:《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

③ 唐月明:《电视产品的经济属性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④ 谭天:《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9期。

⑤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

⑥ 易前良:《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源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⑦ 林燕:《影像·拟像·视像——中国电视的图像流变》,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⑧ [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霍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83页。

⑨ 苏尚锋:《空间理论的三次论争与“空间转向”》,《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⑩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 / www.cnnic.net.cn/ gywm/ xwzx/ rdxw/2014/201407/ t20140721_ 47439.htm,2014年12月。

(作者谭天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覃晴系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刘俊】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周一广播电视报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