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社会差异研究

2016-02-18 10:14刘凯陈蕾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高等教育西藏

刘凯,陈蕾(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西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社会差异研究

刘凯,陈蕾
(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摘要:社会差异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历史历程之一,人类一直在为消除各种社会差异进行不懈努力,并不断有所成功,但这种“成功”的确切涵义更多的是“有所缩小”,而非“完全消除”。[1](P111)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的社会差异,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分别从家庭的收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假设,不同的社会阶层差异所导致的经济阶层差异和文化阶层差异,对于西藏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关键词:西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陈蕾(1987-),女,陕西咸阳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少年儿童思想与意识教育。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民族地区优惠政策应接不暇,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使得少数民族地区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适龄青年也变得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也随之凸显,教育公平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自1966年美国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提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与学生成绩高度相关这一论点以来,考察家庭背景与学业成绩及入学机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主要关注的是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教育获得的不平等影响。[2](P275)

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在当前仍面临一些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在高等教育的实施政策上国家一直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尤其是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普通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年增长率为19.8%,由1998年的22.63万人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115.35万人,直追全国20.9%的年均增长。这种快速增长的总体扩招,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子女提供了入学机会,但是这些入学机会是否惠及所有的少数民族家庭呢?

本文以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西藏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西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社会差异。据中国西藏新闻网2007年2月13日报道,到2006年底,西藏自治区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3327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到达16.3%,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2008年7月22日中国西藏新闻网刊登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文章提到:“目前,西藏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7767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4%。”[3]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藏族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在不断增加。但是在社会阶层的差异日益加剧的当代社会中,西藏自治区2008年17.4%的毛入学率也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家庭都可以获得均等的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那么,为什么在国家大力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其中所包含的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社会差异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分化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分化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促使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本文以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的十个阶层划分法来定义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4](P8-9)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父母职业类型进行调查后将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优势阶层,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第二类为中间阶层,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教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办事人员(如普通公务员、中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文职人员等)和个体工商户;第三类为基础阶层,包括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林牧渔人员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等,为教育机会均等的推行和实施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所谓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指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的不利条件下,均可在高等教育中得到补偿,社会成员,不论种族、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有何不同,都可享受有同等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它强调社会在教育公平中的作用,以“保证使合适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质量均等的教育便利条件”。[5]入学机会均等是指在我国现阶段的适龄人群当中,每个人都具有均等的入学机会,不会因为他的民族、性别、社会背景、家庭出身或者贫富贵贱而受到他人歧视和差异对待。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有限,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少数民族的倾斜政策来体现的,具体表现为扩大招生规模,降低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录取分数线,为不同阶层的藏族适龄子女增加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我国目前对少数民族实施的高等教育招生优惠政策,是根据我国国情,在尊重民族文化差异和重视民族发展的前提下,以群体平等为基础制定的,符合现阶段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是党和国家的科学理性选择和正确的战略决策。西藏自治区实施的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也是如此。

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均等有下列三种涵义:

1、起点均等,指每个适龄儿童都有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即人人的入学机会都应当是平等的。在这里,胡森主张政府应当为那些不平等社会下的上不起学的穷苦人民子女提供一个进入不平等社会的平等起点。

2、过程均等,指每个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所提供的各种条件、设施及教师水平都应是大致相同的;表现在教师方面就应当是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与自身能力与条件相适应的发展。

3、结果均等,指在获得教育机会均等的过程中,应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获取成功的可能。结果均等并不是说让每个人都获得相同的学历,而是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不同需求而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出路,如上大学或是学习一技之长。

从目前现状来看,西藏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主要表现在社会阶层的差异上。在高考中,民族的倾斜政策可以使一部分处于不利环境中的藏族适龄青年得到“教育补偿”,我们将其可以视作为高等教育“起点均等”,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们应该多方位来探讨,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及研究假设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社会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缺一不可。本文中,主要涉及的是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经济阶层差异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二是文化阶层差异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而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则主要体现于促进社会流动。[6]

(一)经济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

自1997年我国高校开始实行招生并轨、收费就学的政策,标志着我国免费上大学的历史正式结束,也标志着公民接受高等教育交纳一定的费用由一种观念变成事实。在此前提下,高等教育仍在不断的大众化,各个高校均在不断的扩张规模,然而政府的投资却是有限的,如此学费就成为了各高校运行资金的关键来源。与此同时,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成为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中,我们可以将家庭条件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在来自中、上层家庭的学生中,由于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他们一般都可以获得较他人更好的有利于学习的物质条件,从而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这些处于中、下层家庭的学生来说,到校学习都具有相应的难度,更别提较好的物质条件,而这些学生往往更容易感受到精神上的压力。尽管现阶段我国实施了各种民族优惠政策,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适龄人群享受到了高等教育,国家不断的通过奖、助、贷等各种补偿措施以资助那些没有经济能力完成学业的学生,但西藏大部分生源来自农牧区,其贫困人口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性也就显现出来了。

家庭经济的差异也使得学生在选择高校与专业时显现差异。学者巴果曾选择西藏大学作为地方院校及区内高校代表,选择厦门大学作为部属重点院校及区外高校代表,分别在西藏大学和厦门大学不同年级的藏族学生中,作了样本数量相等的问卷调查。对比结果发现,在西藏大学“被试”学生中,来自农牧民或城镇无业者阶层学生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8%;而在厦门大学此类藏族学生的比例仅为16%。表明区内高校中,来自农牧民家庭的学生人数比例远远大于内地重点高校。[6]探其根源,学生择校深受家庭经济能力的影响,如:在选择学校方面,经济地位处于中、上层家庭的家长及学生,大多以学生的兴趣为标准,尽可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益处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于经济地位处于中、下层家庭的家长及学生来说,首先考虑的是家庭经济能否承担起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费用,因为,在衡量各高校费用标准的前提下,大多数经济条件不佳的家庭会选择区内高校就读,以节省到区外高校就读的长途旅费及其他额外开销。在选择专业方面,经济地位处于中、上层的家长及学生,大多选择热门专业来就读,经济地位处于中、下层家庭的家长及学生大多选择的相对冷门的专业,因为此类专业的学习费用和录取分数都相对较低,对于中、下层家庭的学生来说,复读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为确保万一,他们的报考志愿更加趋向于稳妥;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家庭贫困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国家资助,更倾向于报考师范类或者某些定向专业。由此可见,经济差异直接影响着西藏不同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而且,经济差异对于入学机会的影响不止具有这些显性和直接的影响,不同经济能力家庭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资源、教育条件、教育时间及物质花费也是不同的,这在无形中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了间接影响。

现阶段高校就读费用对整个西藏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根据中国西藏新闻网2014 年12月12日报道,“2014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7,449元”。据此,如果一家按4口人计算,西藏农牧民家庭平均年收入应为29,796元;而目前我国公立高校的平均学费及住宿费为6,200元左右,学生每月生活费按保守的800元计算,农牧民家庭为供养一名大学生每年至少需要支出15,800元。显然,这个支出约占农牧民家庭全部收入的53%。对于一个经济能力较弱的家庭,教育支出基本占了农牧民家庭全部收入的一半,可谓是一笔大的支出。如果政府部门不再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补助和资源协助,那么对于经济能力较弱的西藏农牧民来说,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不能使其家庭脱贫致富,反而有可能使某些家庭“因教致贫”。更何况现阶段西藏正在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大学就能保证铁饭碗”的观念和局面正在倍受挑战。因此,经济阶层差异所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就慢慢凸显出来,对于那些经济地位处于中、下层的家庭来说,其社会阶层必然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后也面临着就业机会的严峻考验。这双重的困境必然导致那些经济地位处于中、下层的家庭对是否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心存疑虑并逐步失去信心。所以,在对待经济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认真以待。

(二)文化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

与经济能力相比,在文化阶层差异则表现的更加明显,在此,文化阶层差异主要以西藏家庭中其父母的最终受教育程度为依据来划分,有大量的资料显示,文化阶层越高的家庭中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越大,反之则越小。2015年12月,笔者以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的一年级藏族新生为例,对其父母的文化程度做了一部分问卷调查。样本统计显示,其中,父母为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以上的占样本总数的56%,为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24%,小学文化占12%,文盲占8%。由此可知,能够进入西藏民族大学的藏族新生中,父母有文化的家庭占据大多数。这就表明在西藏不同文化阶层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成正比的。因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理论认为:“家庭出身不仅通过单纯的经济收入来影响求学的孩子,文化资本的传承也是不同社会阶层出身的学生在学业成就方面差异的重要原因。”[7]正如布迪厄所说:“在剔除了经济位置和社会出身的因素影响后,那些来自更有文化修养家庭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学术成功率,而且在几乎所有领域中,都表现出了与其他家庭出身的学生不同的文化消费和文化表现类型。”在对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选择上,拥有较高文化阶层的家庭,不仅可以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优越的物质条件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参与,更体现在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上,这就在无形中为其子女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调查我们可知,父母的文化阶层越高,其子女的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欲、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就越强,与之相反,父母文化阶层越低,其子女在学习生活中的积极参与度就相对较低,在就业机会方面也会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父母的文化阶层高低对于其子女在选择大学方面及其就读专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工科、医科、外语、财经等就业前景较好的大学,其学生家长多集中在较高文化阶层;而农业、林业、师范、矿业等较为冷门的大学,学生家长则多为较低文化阶层人士。由此可见,不同社会阶层中家庭教育所传承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导致了学习的易与难,导致了学业的成功与失败。[8]

三、关于西藏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建议

当前社会中,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如何解决在我国西藏地区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需要我们去认真关注、严肃对待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提出:“坚持缩小发展差距。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完善差别化区域政策,区分规划,分类指导,夯实发展基础,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促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在此,根据西藏地区的基本情况和高等教育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认真关注以下几点:

(一)提高农牧民家庭的综合文化程度

对于西藏地区而言,良好的家庭文化背景是其子女接受高等入学教育机会的前提和保证,而现阶段对于文化资本的短缺却是不可避免的。西藏各级政府应针对西藏农牧民区文化阶层较低的家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或课程,如扫盲班、信息课等,尽量提高农牧民区家庭的综合文化素质。因为父母对其子女的择校、择业具有指导作用,如果家长的信息闭塞,目光短浅,自然也会影响到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与选择。所以,我国在不断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对于较低文化阶层家庭的文化熏陶也势在必行,只有持续提高文化素养,才能使我国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加大经济扶持力度

在持续提高不同家庭受教育程度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中、下文化及经济阶层家庭的经济扶持力度,切实完善困难家庭子女的助学贷款、生活补助、学杂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以有限的资源来确保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减缓其学习生活上的负担。与此同时,也应尽快大力落实相关政策及配套监督措施,以确保西藏农牧区不同阶层家庭的子女能够获得均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以促进教育的公平。

(三)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是当今社会所不可避免的潮流与趋势,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只有当高层次的教育成为一种普遍模式时,人们对教育的接受程度才会越高,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度越高,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数也就相对越多。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里,各种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也随之而来。在西藏地区,教育资源的倾斜和帮扶正在不断促使着其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但是,飞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入就学机会的均等化,西藏不同社会阶层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和膨胀,我们应在重视高等教育机会大众化的同时注重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在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的同时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在满足经济发展对专门人才需求的同时降低西藏地区的阶层差异。

在欠发达的西藏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虽不可一蹴而就,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坚信,在我国各种民族优惠政策鼎力相助下,西藏高等教育定会在不断的认知与求索中逐步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强大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宋和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EB/L].(2008-04-01)[2008-09-17].http://www.xzedu.cm.cn/dngtai/jianghua/20080401172847.shtml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龙鹏.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中的民族倾斜政策反思[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7).

[6]巴果.当前西藏社会阶层分化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初探[J].西藏研究,2009(4).

[7]余秀兰.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城市偏向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2005(9).

[8]王艳霞.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7(8).

[责任编辑杨小峻]

[校对夏阳]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88(2016)02-0101-04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刘凯(1965-),男,湖北麻城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高等教育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