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6-02-18 07:03:09蔡云
中外医疗 2016年1期
关键词:肱骨假体肩关节

蔡云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 665000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蔡云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 665000

目的 利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进行治疗,从而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在2010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按Neer分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31例。对上述患者均采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结束之后,利用Neer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 结果50例骨折患者在术后随访1~4年中,按照Neer评分系统评价其临床结果优25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在90%。在手术结束后发现,患者假体松动、无感染、关节周围骨折以及神经损伤等多种并发症发生,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明显,术后能够较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对于肩关节功能具有稳定与重建功能,对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具有重要的疗效。

肩关节;置换;肱骨近端骨折

整群选取该院在2010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分析与研究。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手术中较为常见,移位或者是不稳定的骨折占大约15%~20%[1]。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机制多问间接性暴力,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患者预后效果不佳,常会出现残留肩关节障碍。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人工置换术具有良好的实效性,应该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实践,以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在2010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8~79岁,平均(65.7±16.3)岁。依照以上分型标准,可以将该组划分为:29例3个部分骨折,21例4个部分骨折。在对上述患者进行检查后,发现无明显的合并症的有5例,仅占10%,其余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上的各种疾病。50例患者中,85%属于内

科疾病,主要有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以及高血压等,上述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1.2 方法

1.2.1 手术准备 在入院之前,采用X线片或者是CT扫描三位重建对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块的位移状况进行了解,并在手术之前的1 h至手术开始之后,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应用抗生素,2代头孢类。同时,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糖、胸片进行检查,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合并症进行治疗。另外,采取有效措施对血压、血糖、肺部感染等进行专家集体会诊,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1.2.2 手术方法 ①手术时间选在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后的2周内进行。在气管内插管全麻或者是臂丛麻之下,将患者放置于“沙滩位”,并将患者的患肩采取措施垫高约8 cm后悬于床外,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伸直、内旋、屈曲以及外旋活动。

②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消毒以及铺巾。在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要保证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的足够缝隙,清除血肿,对肱二头肌长头腱、肱骨大、小结节以及结节间沟进行确认。在肱骨头中各种碎块取出,对其解剖形态进行恢复,并测量出其周径,在对肩胛盂关节面进行仔细观察之后,确认其是否损伤,进而根据患者的伤情,选择合适的肱骨头假体。

③修整颈部,并插入肱骨假体进行试模处理,对其位置以及关节活动度进行检查。同时,以肱骨内外侧髁作为解剖的主要标志,以确认假体的高度并向后倾斜角度约在30°,将上肢后伸,内收以及外旋,同时将肱骨干露于前方,在手动扩髓之后,对伤口进行彻底冲洗,并将髓腔置于骨栓之中,利用骨水泥固定并置入假体。

④采取有效措施修复肩关节相关的软组织,并保持肩关节结构的稳定性,在水平方向上利用钢丝对大、小结节连同假体进行固定,在垂直方向上将大、小结节连同肱骨干近端进行固定。在肩关节复位之后,观察肩关节的活动度以及大小结节的移位状况,确定其活动度与稳定度,留置负压引流管,并逐层关闭切口[1]。

1.2.2 手术结束后的处理方法 术后采用抗感染、止痛、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及支持疗法,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内科合并症。应该在手术结束后的48h拔出负压引流管,在前臂吊带悬吊。术后1 d开始进行钟摆练习,并适当对肘、腕以及手部的各关节进行活动。在1周之后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6周后去除前臂吊带,并加强主动功能锻炼。

1.3 评价标准

以Neer评分标准对置换厚度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以末次随访结果最为评价标准。Neer评分为百分制,疼痛35分,功能30分,活动度25分,解剖位置10分;标准以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

2 结果

30例骨折患者在术后随访1~4年中,按照Neer评分系统评价其临床结果优4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在94%。在手术结束后发现,患者无感染、假体松动、神经损伤以及关节周围骨折等多种并发症发生,假体位置良好。

3 讨论

经过大量的调查随访工作,对2部分或者是3部分部分的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是4部分部分效果相对较差,应该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局部血运损伤相对较大,产生的并发症也较多。通过术后的随访与评测,结果显示优4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在94%。通常情况下都能够提供较为牢固的固定,而对于2部分或者是3部分的骨折患者,采用T形钢板等内固定技术显示出了较高的优越性,针对于较为年轻的骨折患者,采用较为坚强的内固定,在手术结束之后,可以提前进行物理治疗以及功能恢复锻炼。Gallint教授等对肱骨近端复杂性近端骨折患者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更好,其中外展和前屈角度分别为91°和97.5°。因此,也就减少了手术结束后关节强直的发生率。选择微创内固定术减少了对肱骨头血供的破坏状态,进而减少了肱骨头坏死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加快了肱骨的愈合速度,造成感染几率进一步下降[2]。但是,复位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固定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王德利[3]认为对于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患者,相对于先进行复位固定,并待其发展到肩关节炎末期在行肩关节置换,在一期在进行肩关节的置换,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更具有改善的条件。在该次研究中,患者术后24 h即可以开始进行钟摆运动,并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被动肩关节活动的练习。肱骨近端骨折大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在经过皮穿针、肱骨近端髓内定以及肩关节置换都是可行的治疗方案。医师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块的位移状况以及骨质量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对于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患者,采用一期行肩关节置换,能够使患者最大限度的获得无痛并具有活动能力的肩关节,进而改善生活质量,有效避免了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所产生的创伤[4]。同时,早期治疗方案相比延期管节置换术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外科可以有效避免产生较大范围的瘢痕组织,进而导致解剖位置出现扭曲以及慢性肩关节的废用,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此获得更佳的肩关节功能[5]。另外,当前通常都认为手术的时机应选在患者伤后的2周内进行[6]。

关节外科医师能够对肩关节置换的适应证进行科学把握,并通过大量的实践充分认识到在实行手术置换术之后,患者所出现的假体松动、盂肱关节不稳定以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多种状况的发生[7]。同时,医师应该对固定操作系统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确定,并根据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8]。

[1]陈鹏,田晓滨,胡如印,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63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8):1296-1298.

[2]曾显荣.人工肩关节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3):8-10.

[3]王德利,阮狄克,殷琦,等.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11):985-987.

[4]姜春岩,李奉龙,鲁谊,等.反球型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10): 834-838.

[5]李奉龙,姜春岩,鲁谊,等.采用骨小梁金属假体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6):878-881.

[6]马福元,杨铁毅,姜锐,等.肩峰下微创切口Philos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36(5):559-562.

[7]马福元.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 2014,20(13):2381-2383.

[8]唐萌芽,夏炳江,张沂,等.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内固定联合中药薰蒸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12):24-27.

Clinical Analysis of Artificial Shoulder Replacement in Treatment of Complex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CAI Yun
Puer People's Hospital,Puer,Yunnan Province,665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ificial shoulder replacement in treatment of complex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Methods 50 cases of fractures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0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19 cases with 3 parts fractures and 31 cases with 4 parts fractures according to the Neer score,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artificial shoulder replacement,and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Neer scoring system after operation.Results 50 cases of fracture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4 years after operation with a clinical result of excellent in 25 cases,good in 22 cases,fair in 2 cases,poor in 1 case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0%,after finishing operation,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multiple complications of prosthesis loosening,no infection,joint peripheral fractures and nerve injury,and the position of prosthesis was good according to the Neer scoring system.Conclusion Artificial shoulder replacement in treatment of complex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has an obvious effect,and can greatly relieve the pains in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which plays a stabil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role in shoulder joint and has an important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complex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Shoulder joint;Replacement;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R687.3

A

1674-0742(2016)01(a)-0104-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01.104

2015-10-05)

蔡云(1964-),男,哈尼族,云南普洱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肱骨假体肩关节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2:16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