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觉传播到视觉传达
——评《音乐的视觉传达》

2016-02-18 09:39:57文/苏
传媒 2016年23期
关键词:音乐

文/苏 侨

从听觉传播到视觉传达
——评《音乐的视觉传达》

文/苏 侨

音乐旋律仿佛流动的泉水一般,可以流进人的心田,荡涤心灵、陶冶情操,使人忘掉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劳累,让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放松自己。自从音律被创造以来,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持续发展,音乐逐渐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交流工具,其传播形式更具有多样化、全面化、大众化的特点。互联网的诞生为音乐传播形态带来了新的契机,传统的听觉传播正在逐渐演变为视觉享受,可视化的音乐视觉传媒已经逐渐成为时下最热门、最流行的方式之一。音乐的视觉传媒为音乐传播拓宽了道路,也为音乐本身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音乐的视觉传播媒介更加多元化,为大众带来视觉听觉双重感官盛宴,不得不说这对于今后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深刻意义。基于现今的音乐视觉传媒现状和当今时代背景,2016年6月由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肖丁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的视觉传达》一书,在充分结合大量视觉传媒素材和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为音乐视觉传达的未来探索捷径。

以音乐视觉化理论来阐释音乐和视觉之间的关系。在人们原始的思维感知中,总会认为音乐和人的听觉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听音乐”是人们一贯的认知,而“看音乐”却并不普及或者并不为人们所认可。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较以往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温饱的基础上开始更加追求精神享受,“听音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音乐的传播途径和传媒方式开始由“听音乐”到“看音乐”。而音乐和视觉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因为听觉和视觉本身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感官主体,且只有听觉和视觉同时发挥作用的时候,人们才能更好地感知世界、感知生活、感知心与心的交流,这正是音乐视觉化的基础。此外,通过将音乐进行视觉化,例如借助视频、录像、MV等现代化手段将音乐和故事、人物等结合在一起,使得音乐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大大增强,更容易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听觉感官可以让旋律在时间轴上得以延展,而视觉艺术则通过触动视觉感官来拨动人的心弦,直达观众心灵,从而给人焕然一新的艺术感受。

除了MV、视频等音乐视觉化传播的手段外,歌手是促进这些传播手段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正是歌手、乐队的不断涌现和井喷式发展,才使得音乐视觉传播方式逐渐具有多元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字蹿红世界,他独创的太空漫步和魔幻般的嗓音以及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将流行音乐首次推到巅峰,他更开创了音乐MV和音乐个人演唱会的先河,不仅拥有多项格莱美奖,更是值得世界人铭记的音乐圣人。歌曲MV便是将歌曲以故事的形式和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听众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可以享受微电影般的视觉盛宴。除了外国歌手,如中国台湾著名歌手周杰伦出道以来的多张专辑、MV等均受到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而他的演唱会更是座无虚席、场场爆满。演唱会也是音乐视觉传达的一种形式,通过歌手在舞台上的现场演唱、舞蹈表演等,将歌曲展现给听众,而音乐MV的主旨和歌曲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是息息相关的,更使得音乐的影响力深入人心,可以说歌手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可视化音乐传媒的崛起。随着歌手、乐队发展日趋成熟,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手其形象包装更是各式各样,他们的衣着、曲调、造型等已经逐渐成为音乐风格的符号象征,在这一点上,该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加拿大流行音乐小天后艾薇儿·拉维尼、享有“嘻哈之王”称号的美国说唱歌手埃米那姆、来自英国伦敦的著名R&B乐队——The XX以及在我国享有极高声誉的摇滚乐队——痛仰乐队,将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形象包装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歌手符号意义的延展。

书名:音乐的视觉传达作者:肖 丁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1日定价:45.00元

将音乐类型和唱片封面的设计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以乡村音乐为例,乡村音乐曲调大多柔和、舒缓,主要体现的是乡村风土人情和民间生活,美国著名的乡村音乐小天后泰勒·斯威夫特便是典型的代表,她本人的嗓音更是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她的唱片风格大多以典型的暖色调为主,营造一种舒缓和谐的氛围;与之相对应的摇滚乐则大相径庭,摇滚乐的旋律大多粗犷豪放,用狂热的旋律来抒发心中的愤懑、理想和激情等,通过强烈的声线变换和舞台效果来震撼听众的心灵,其唱片封面在设计的时候则通常会选用对比鲜明的色彩、衣着风格迥异的人物、夸张豪放的表情等,从而达到吻合音乐主题的目的,也在视觉上给听众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唱片封面的设计和展示过程也是音乐视觉传达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之一。该书通过列举乡村音乐、爵士乐、古典音乐、摇滚乐、流行音乐这五种当今世界的主流音乐,将它们的风格特点和唱片封面设计结合在一起,从美术角度出发又一次阐释了音乐与视觉化传媒之间的关系,为音乐视觉化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实践依据。

而电影、电视剧、话剧、歌剧等影响作品的背景音乐也是音乐的视觉化传播方式。而这一传播方式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则远远早于MV和演唱会,早在20世纪初,电影作为一项重大发明刚刚迈入人们的生活中时,这一手段已经开始初入荧屏,那是因为当时电影拍摄技术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大多数的电影都是默片,仅有人物的动作和可以通过视觉看得懂的故事情节,并没有现在这样的语言对白,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人们逐渐发现可以在默片中插入与电影情节发展相关的背景音乐,通过音乐的低潮、高潮等方式来呼应电影情节,在放映过程中可以铺垫情节、渲染情节,更有助于将故事的发展推向高潮,一经放映立刻取得了强烈的反响。20世纪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中便应用了这样的方式,他的著名喜剧电影《摩登时代》中便贯穿着节奏明快、诙谐幽默的背景音乐,而到电影结尾烘托主题的时候则换成了低沉缓慢、发人深省的旋律,完美契合观众的情绪起伏,将影片所要表现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因此这部电影也成为了那个年代最卖座的喜剧电影。而近些年中,电影音乐的杰出代表作当属《泰坦尼克号》,从男女主角初遇、相知到相恋,都是以轻松、抒情、唯美的背景音乐作为烘托,而当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船上众人岌岌可危的时候,背景配乐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的表现、心理活动等发生了急促的变化,直到最后成为经典的《我心永恒》,将整部电影的爱情、温情都推向了高潮。可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幕后音乐团队,单凭特效镜头制作的话,《泰坦尼克号》远远达不到这样震撼、动人、荡气回肠的视觉效果。

音乐除了在电影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外,动画中也是如此,动画片失去了演员的表演,背景音乐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如经典动画电影《天空之城》 《千与千寻》等,它们的成功均离不开久石让的经典配乐。因此,影像作品中音乐将其灵魂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基于此,本书在第五章中专门阐述了电影、动画、音乐录像中音乐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将音乐视觉传达的效果描述的更加具体可感,生动形。

音乐的诞生和发展让人类的灵魂变得更加丰满,为生活增添了律动的魅力,而音乐的视觉传达则为音乐赋予了听觉和视觉双重感官魅力,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从而创作出更加荡气回肠的天籁之音。在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的精神情感天地更加需要音乐的滋润,而音乐的视觉传达正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意境来引发观众的精神反思、价值观思考甚至人生感悟,从而站在情感的角度上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关怀。音乐的视觉传达为其传播过程增添了艺术魅力、活力和感染力,拓展了人们的立体审美空间,同时确保了艺术的表达不再受牵绊,值得也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人类的精神需求,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该书无论从素材选取还是理论表述方面均突出了音乐视觉传媒的作用和意义,势必会推动未来音乐视觉传媒的研究和实践。

作者单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
开启你的音乐之路
奇妙的“自然音乐”
鸟的音乐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0
他用音乐悬壶济世
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50
黑暗中的她赤着脚,随着音乐起舞……
电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音乐从哪里来?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6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能播放189种音乐的可口可乐
华人时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13
音乐类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4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