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杰(安徽省阜阳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贫困村畜牧业发展存在四大问题
文│程杰(安徽省阜阳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贫困村任职工作。在这三年工作期间,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村群众共同努力,为增加经济收入,改变贫困村面貌,不断努力,也做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发展畜牧业方面,不仅使本村群众获得了好的收益,对周边村,乃至邻近的乡镇、农户均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基于这个前提,我想针对贫困村发展畜牧业需要重视解决的几个实际问题,谈谈个人看法和意见。
贫困村在发展畜牧业方面大多都存在着一样的通病:绝大多数农户饲养的畜禽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面对这一状况,必须想办法引进优良种子,特别是种公畜,以此加快改良本地家畜。而我在贫困村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进村后,我通过调查了解和实地观察,发现村中猪、牛、羊、禽个头矮小,混杂、生长速度慢,效益差。针对此种情况,一是要群众购买母畜;二是要利用上级专项扶贫款和本单位支持的资金,购优质种公畜改良本地猪、羊。通过三年的发展运作,大见成效,本地猪、羊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效益显著,群众十分满意。
农户在发展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尽管饲草饲料构成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是,依然有相当多的畜禽养殖户饲养粗放,饲草饲料营养构成不合理、不科学,影响畜禽生长速度和效益。因此,必须改变这一粗放、不科学的营养供给模式,要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秸、红芋秧和氨化麦。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自己种植牧草喂养。发展畜禽一定要喂混合饲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畜禽营养足额供给,促进畜禽正常生长发育。
群众饲养的畜禽有“两怕”:一怕病死,二怕没销路。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情况看,疫病是最大的威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定期防疫、注射,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其次是做好畜禽笼舍的卫生消毒工作;最后是培养村畜禽保健员,使该保健员既能防疫注射,又能治疗畜禽疾病,从而有效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群众饲养的畜禽,都想能售出去卖上一个好价钱。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培养经纪人,组织畜产品流通;二是培育市场,吸引外地客商前来购买;三是兴办畜禽产品加工业,组织收购群众饲养的畜禽通过加工外销。总之,群众饲养的畜禽,只要能销出去卖个好价钱,就能促进畜牧业的大发展。
我认为,如果把以上四个问题解决好了,那么贫困村的畜牧业一定能够得到发展,并为改变贫困村面貌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