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见闻”

2016-02-18 01:46成富营河南省济源市委宣传部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3期
关键词:红白见闻制种

文│成富营(河南省济源市委宣传部)

下乡“见闻”

文│成富营(河南省济源市委宣传部)

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很深很纯厚的感情,但因为工作关系,对农村的人和事似乎渐渐疏远了,就连老家,似乎也越来越陌生了。直到2015年的8月,我被任命为当地一个山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我才有机会真正的深入农村、深入农民,才有了很多的下乡“见闻”。

下乡后的第一顿午餐,是在一位老乡家吃的,鸡蛋手擀捞面,我和老乡边吃边聊,老乡很是抱歉,说这里离集市比较远,还有七八里的路程,没有什么招待我。无意中发现,我的这一碗捞面,面条下面是一层厚厚的炒鸡蛋,面条上面还有厚厚的一层;而这位老乡,他的碗里基本没有什么炒鸡蛋,只是浇了些蒜水而已。一碗捞面条,让我感受到了村里人的实诚,感受到了村里人对于脱贫致富的渴望。

下乡后的第一个电话,是村里的村委委员打来的。他说看电视时,听说现在种楸树有什么扶贫政策,村里有很多野生的楸树,想让我问一问市里有没有这方面的政策,如果有,村里就可以发展这个产业。后来,我又陆陆续续接到村民的许多电话,不是给我讲村里优美的神话传说,就是让我帮忙寻找客商来村里投资发展旅游产业;不是给我讲想让市里畜牧业的专家来村里搞个培训,就是想让我帮忙把最后两个居民组的有线电视给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许许多多的想法,有些是个人的,有些是村里的;有些是眼前的,有些是长远的,感谢这些可爱的乡亲,是他们让我更加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下乡后的第一件“实事”,是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开始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了。有时,越是贫困,可能越是好面子,好攀比。和村民交流,都说谁想打肿脸充胖子啊,可是你不这样办人家笑话呀,丢什么不能丢面子。于是,红白理事会应势而生,村民们纷纷赞同的同时,又在观望,这么多年形成的习惯能一步改革到位吗?红白事新规定之后的第一场白事,在红白理事会的料理下,一切都出奇的顺利,原来的吹手、演出变成了一曲曲哀乐,原来的宴席变成了大烩菜,原来给帮忙人员的盒烟变成了支烟……礼节简化了,费用节约了,仔细一算,一场白事下来竟省了1万余元,这相当于这个贫困村两个人的纯收入啊。文明就是动力,节俭就是惠民,随之而来的,是村民们对于红白理事会的信任,是当地报纸、电视对这个小村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的持续关注,是微信的几何级传播,是在全市、全镇的推广……

下乡后的第一次调解,是因为蔬菜制种产业。这个村是蔬菜制种基地,村民这几年尝到了蔬菜制种的甜头。今年几个居民组都想发展蔬菜制种产业,可是种什么品种,和什么公司合作,意见不一致。因为蔬菜制种和其他作物不一样,不同的品种之间需要有一定距离的隔离,如果协商不好,就会影响这个产业。如果互相理解,各退一步,就会实现双赢。发展的问题,发展的烦恼,是老百姓对致富的向往,只要目标一致,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和支书、村长一道,和公司结合,和农户结合,实地查看,坐下商谈……前两天,当看到村民忙碌育菜苗的时候,似乎看到了他们丰收的喜悦。

在村里的时间久了,见闻也许“见而不闻”了,和村民的交往也是零距离了。和群众代表在一起谋划下一阶段的工作,大家兴致很高。有的说,建一所标准化的卫生所;有的说拓宽村里的道路;有的说再筑两个拦河坝,增加几十亩的水浇地;有的说建立个扶贫助学基金,不让每一个孩子失学……

听着他们真挚而不过分的想法,看着他们期待且充满干劲的眼神,我被深深地感染了。和农民在一起的日子久了,我深深地觉得,只有和农民朋友一起脚上沾满泥土的时候,和农民朋友一起播种一起收获的时候,和农民朋友一起探讨如何脱贫致富的时候……我才能深深地感受到农民的心跳,深深地感受到这块土地上血液的流淌……

猜你喜欢
红白见闻制种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骑鹅见闻
《红白蓝之蓝》
西游见闻
苗岭迎新——红白相映春意浓
假期见闻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海外见闻
62团玉米制种超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