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
如果自己和老公都要上班,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自家的老人来照顾宝宝,觉得这样更可靠放心。
奶奶和外婆一起上,看似人手充足,但实际上可能矛盾重重。该如何解决这些婆婆妈妈的问题呢?
奶奶和外婆的“明争暗抢”
蔡晓鑫的婆婆和妈妈都退休了,于是注意力都放在了抢夺孙子(外孙)上。上周两人还因为称呼的事情闹得不开心。孩子刚开始学说话,已经会叫奶奶了,于是蔡晓鑫的妈妈着急了,可“外婆”对孩子来说还有点难,于是让孩子管她也叫奶奶。等孩子到了蔡晓鑫公婆家里,真正的奶奶就糊涂了,过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是外婆在跟自己争夺“奶奶”的名号。接下来,蔡晓鑫的婆婆开始明嘲暗讽说亲家母不懂规矩,把新仇旧恨都拿出来数落一遍。蔡晓鑫实在不想节外生枝,于是默默忍了下来。
蔡晓鑫生孩子前,婆婆和妈妈的关系其实很和平,一年中会在重要节假日见几次面,每次见都很客气,私下好像也没有表现出对对方的不满。可从月子开始,她们俩就开始不对付了,蔡晓鑫当然愿意妈妈来陪自己坐月子,所以当时婆婆只能天天来看孩子。每次婆婆一来,就会抱着孩子不放手,有时候蔡晓鑫的妈妈想抱一抱,婆婆直接拒绝,说她晚上也可以和孩子在一起,自己白天多抱抱有什么关系。
后来蔡晓鑫开始上班,婆婆和妈妈轮流来家里帮她带孩子,一个人带一周。有一周,婆婆跟老同学外出旅游,所以妈妈接连带了2周孩子,婆婆回来后强烈要求亲家母把那一周的时间还给她。蔡晓鑫的妈妈不乐意了,觉得是你自己要出门去旅行的,怎么带小孙孙的时间也不放过,两头都想占着。于是,等到孩子的奶奶来家里准备“交接”了,蔡妈妈硬是请她又拎着包原封不动地回去了,这可把对方气得够呛。
关于这个春节到底在谁家过,也是一个大麻烦。婆婆说要带着孩子回老家祭祖,而妈妈那边却说他们应该留在北京过,毕竟孩子还小,不宜长途奔波。婆婆反驳说,开车走高速公路不过3个小时的路程,哪里远了,两个老人家又杠上了。蔡晓鑫真是烦透了,婆婆不敢惹,妈妈也说不通,跟老公说,不如一家三口飞去三亚过年,谁都别来掺和,老公也同意。前两天,妈妈不小心看到了她定机票的短信,说自己一定要跟着去,不放心他们俩小年轻带孩子,还叮咛女儿千万别让婆婆知道了,免得又有矛盾。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等婆婆知道了,这肯定又是一场大战。
用其他方式让老人感到被重视
孩子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很多欢笑和趣味,但不能避免地,也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一些烦恼和问题,在蔡晓鑫的家中,孩子的出生反而给她的婆婆和妈妈之间带来很多矛盾,蔡晓鑫夹在中间压力很大。婆婆和妈妈看似是争夺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其实是争夺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份量以及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因为心中的份量和家中的地位这些东西很抽象,很难衡量,所以婆婆和妈妈无形中找了一项很具体的方式——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来衡量自己的地位。
在孩子出生之前,有可能已经有很多潜在的问题,只是因为大家那时候更多的是关注各自的生活,而这些问题在孩子出生之后慢慢变得明显,通过争夺孩子抚养的时间展现出来,导致婆婆和妈妈逼自己的闺女(儿媳妇)做一个选择。其实婆婆和妈妈只是希望自己更被关注一些,所以建议蔡晓鑫这位母亲自己在其他方面给婆婆和妈妈多一些关心和照顾,在除了孩子之外的方面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重视,不要让抚养孩子成为他们唯一的衡量标准。
如果自己工作忙,一定需要老人照顾孩子,建议妈妈理好一个时间表,如果真的是因为有别的计划错开了,那就要按照之前的约定和计划来执行,提前商量好,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会更轻松些。另外,这位母亲您自己要明白,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还是母亲您自己,不要因为婆婆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减少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要委屈牺牲了自己,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才是对孩子成长帮助最大的,不要因为老人之间的矛盾模糊了这个事实,不要让这些问题和烦恼掩盖了孩子可以带来的那么多欢乐和满足。
没人愿意带孩子
冬冬的母亲还没退休,婆婆却已经退休1年了。冬冬去年年初升级当妈妈了,白天照顾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婆婆肩上。婆婆照顾了2个月后,说自己年纪大了,精神不济,身体不好,于是冬冬请了一个育儿嫂,婆婆只需要从旁指点监督就好。可过了几个月,婆婆又不愿意了,说那育儿嫂不听她指挥,嫌她带孩子的方法不科学,自己还是回去好了,免得碍事。可冬冬实在不放心把孩子完全交给外人。
冬冬好说歹说,终于劝婆婆在自己家留到春节,因为自己的母亲明年就退休了。可临到春节,母亲突然告诉冬冬,单位急缺自己这种老专家,说要至少返聘她2年,她也答应了。这下冬冬可抓瞎了,那明年谁带孩子呢,总不能自己辞职在家带孩子吧。冬冬想再劝劝母亲,可她老人家干脆地回答,让你婆婆帮你看着孩子啊,她反正闲着,明年育儿嫂的费用我来出,就当是补偿。
冬冬一个人时,想起母亲和婆婆的态度,气得不行。当初她想要过两年再生孩子,结果两边的老人都催她,说那么多人帮着带孩子,不要有压力,结果现在一个忙着上班,一个忙着和自己的老姐妹打牌旅游逛街。朋友劝她,现在一切都与国际接轨,国外的奶奶和姥姥不就这么潇洒吗?话是没错,可这毕竟国情不同,而且冬冬和老公对父母差不多是有应必求,每周末不是去娘家就是婆家,几乎所有短假长假都陪伴父母,这可不是外国的父母能享受到的天伦之乐。
春节期间,冬冬打算和母亲和婆婆坐一起好好商量一下这件事儿,下下策就是自己辞职。如果真的如此,冬冬觉得自己对母亲和婆婆都会有怨气,甚至对老公都有怨气,孩子是一大家人都想要的,为什么就自己要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呢?
让老人先享受跟孩子相处的乐趣
与蔡晓鑫的情况截然相反,冬冬的婆婆和母亲都有着相对比较独立的生活方式,冬冬的母亲改变主意接受返聘,可能是因为自己对工作保有热情,而作为老专家也确实让她觉得自己有价值,也机会难得。而婆婆并不想承担太大责任,老人自己生活惯了,对于带孩子可能并没有经验,不大情愿。要明白,婆婆原本不情愿,就算勉强答应了,她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也不会百分之百上心,对于孩子的生活和成长也不大有帮助,所以勉强不来。
首先建议冬冬作为妈妈一定要放好心态,不要把现在自己的忙碌与当初老人催促自己要孩子混在一起,相信要孩子并不是完全基于老人的影响,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和决定,所以不要有太多的怨气或者把这当作全部的牺牲,否则一定会影响和孩子的相处时间。孩子虽然很小,但会很敏锐地感到妈妈的不开心,并因此使自身的情绪受影响。
另外,我认为老人目前不想要看孩子可能是因为从一开始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过于劳累,还没有体会到相处中的乐趣和喜悦,自然而然潜意识里就会有些抵触,害怕自己带不好,所以冬冬应该多制造一些老人和孩子相处的快乐时光,比如一起过周末,还是您主要带孩子及做家务,老人负责和孩子玩,一旦体会到和孩子相处的乐趣,老人就会爱不释手,舍不得孩子的。
到底该听谁的?
小遥工作很忙,如果是自己的母亲在她家帮忙带孩子,她下班后就能过上公主一样的生活。小遥吃饭的时候,母亲会在一旁帮她喂孩子,吃完饭,她抱着孩子玩会儿,就等母亲收拾好厨房后再来带孩子去洗澡,最后母亲带着孩子去睡觉,小遥从头到尾逗逗孩子,亲亲孩子就好,完全不用劳神费力。可如果是小遥的婆婆在家,那喂饭、洗澡、哄孩子睡觉等事儿,都必须小遥亲力亲为。小遥的婆婆以前是护士,讲究科学育儿,深信孩子在头几年需要与妈妈多多亲密接触。明知道婆婆是为了孩子好,可小遥心里还是有气,觉得自己白天累死累活,晚上回家还没法消停,婆婆只关心孙子,毫不心疼和理解她这个儿媳妇。
当然,有的时候小遥也很感谢婆婆。婆婆的确知道许多关于孩子的知识,例如,好多人闹不清楚怎么打疫苗,婆婆可是门清;婆婆还告诉其他人不要给孩子把尿,不然可能伤到孩子的肛门;孩子在什么时候该添辅食,怎么添,也完全由婆婆说了算。这让小遥不用像许多年轻妈妈一样,一边担心老人带孩子的方法已过时,一边还要自己现学育儿知识。
但是婆婆作为自家专属“育儿专家”,太严厉了,不仅严于律己,还严格要求儿媳和儿子,尤其是小遥这个当妈妈的。有时候即使是小遥的母亲在小遥家帮忙带外孙,婆婆也会打电话来查岗,问小遥有没有自己给孩子喂饭或者洗澡,叮嘱她不要总让孩子跟外婆睡。小遥的母亲说,自己肯定会照顾好外孙,女儿上班太累,让她回家轻松一点。结果,婆婆就教育小遥的母亲不懂科学,说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小遥的母亲反问她,怎么自己带孩子就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了,吵成一团。
到底应该听谁的,小遥也很矛盾,毕竟自己不是全职妈妈,想要完全达到婆婆的标准,估计有过劳死的危险,可自己在内心深处也不想把育儿这事儿都推给母亲。更可怕的是,如果自己表现出倾向于哪一方,那另一方就会对自己“狂轰乱炸”。
与老人沟通要看碟下菜
小遥的妈妈照顾孩子的细心算是比较极端的例子,而婆婆在照顾孩子方面过于依赖和强调理论知识也算是比较极端的例子,这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发生在同一个家里让问题更加严重,而小遥自己其实也明白两边都有一些问题。
其实,折衷的教育方式最为可取,所以最好婆婆和妈妈都让一步,这也是最利于家庭和谐的办法。当然,让两位老人都让一步并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找对沟通方法。首先,如果婆婆这边比较关注科学育儿方法,那与她沟通时就从科学的角度入手,首先非常赞同以及感谢她的那些科学的知识和建议,的确很有帮助,但是在孩子的成长中,妈妈自己的身心健康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因此妈妈过于劳累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请和婆婆讨论制定一个实际可行的计划,能最有效地照顾宝宝,同时保障自己必要的休息。
对于小遥妈妈这边,沟通的方式就可能偏感性一点,既然妈妈是为自己好,沟通的方式不妨以自己为中心一些,比如说自己也的确想要多带带孩子,虽然有时有些累,但和孩子相处感到很开心,体会到很多乐趣,所以也不能让老人全部包办。总体来说,通过两位老人各自能够体会的方式来沟通,让老人首先感受到被感激,让步也就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