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勇军 黄 克 李 林 梁红锁 张 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疾病研究所,南宁市 530031,E-mail:495531591@qq.com)
临床创新
高频脉冲冲洗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杜勇军 黄 克 李 林 梁红锁 张 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疾病研究所,南宁市 530031,E-mail:495531591@qq.com)
目的 观察高频脉冲冲洗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高频脉冲组35例,普通冲洗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冲洗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普通冲洗组比较,高频脉冲组伤口甲级愈合率高,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P<0.05),两组并发深静脉栓塞、假体周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脉冲冲洗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渗出、提高切口愈合率。
髋关节置换术;高频脉冲;冲洗;并发症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式之一,其技术成熟、疗效肯定,但术后并发症却不容忽视。在临床上,选用骨水泥型假体时,为了去除骨水泥碎屑,术中常会应用高频脉冲冲洗仪冲洗;而应用生物型假体时很少冲洗,主要是考虑到冲洗会带走松质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这显然忽略了高频脉冲的综合作用。本文旨在观察高频脉冲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高频脉冲组及普通冲洗组。高频脉冲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9岁;左侧18例,右侧1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6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9例,骨折10例。普通冲洗组25例,男8例,女17例,平均年龄68.3岁;左侧14例,右侧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9例,骨性关节炎10例,骨折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由同一组医生进行,均为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所有髋关节置换材料均选择同一厂家(国产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的产品。采用椎管内麻醉、侧卧位。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切口长10~15 cm。(1)显露髋关节、保留股骨距1 cm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髋臼准备(清理圆韧带及关节盂唇,髋臼锉打磨髋臼至点状出血)、测试试模、冲洗。高频脉冲组用高频脉冲冲洗器(广东佳林医疗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型号W-202)进行冲洗,连接脉冲冲洗器进水管,接入3 000 ml生理盐水,负压吸引管接负压装置,选取喇叭状或者直管状冲洗头,吸净髋臼内骨屑及血凝块。普通冲洗组使用普通吸引球反复冲洗。冲洗后置入髋臼假体与衬垫。(2)股骨髓腔准备(扩大髓腔)、试模测试、再冲洗(两组冲洗方法分别同上)、置入人工股骨假体及股骨头。(3)复位关节,检查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冲洗,清点器械纱布后,放置引流管,逐层闭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假体周围感染等。(2)比较两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的冲洗时间,术后2 d伤口引流量及伤口愈合情况。冲洗时间为冲洗完所用生理盐水所需时间。术后2 d引流量为术后2 d引流管引出液体量总量。伤口愈合标准[1]分3级:甲级愈合:术后愈合良好,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乙级愈合: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积液等,但未化脓。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要做切口引流。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愈合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42~50周,平均43周。术后高频脉冲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普通冲洗组(P<0.05),两组假体周围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率比较(n,%)
注:*P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计算。
2.2 两组冲洗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 高频脉冲组冲洗时间、术后2 d引流量均短于或少于普通冲洗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冲洗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x±s)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患最有效手段之一。该手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恢复髋关节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后并发症不可忽视,如假体周围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伤口感染、假体松动、骨溶解、异位骨化等[2]。张倜等[3]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原因,认为无菌性松动、感染和内衬磨损是髋关节初次置换早期失败的前3位原因。而这些并发症与术后切口内残存的皮质骨、骨水泥、聚乙烯、金属等微小颗粒密切相关。目前国内有大量文献仍较侧重于观察术后生存率、疗效及如何更牢靠的安置假体等,缺乏大量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去观察术后并发症或者手术失败的原因。
高频脉冲治疗仪是以高压气体将水压出,通过脉冲发生器将冲洗液和压缩空气混合后形成水雾状的脉冲式水流,结合冲洗与抽吸为一体的冲洗系统。高频脉冲可全方位地冲洗术口内的每一角落,减少术口内可能残存的血液及骨质、软组织碎屑、骨水泥等。传统的冲洗有倾倒及吸引球冲洗,步骤多,过程繁琐,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把病菌带入切口,虽然吸引球冲洗可以达到一定的冲洗压力,但压力无法控制且量较小,往往需要多次重复动作,无疑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外科手术中对创面及切口的冲洗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其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有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冲洗方式取得的功效自然不同[4]。
高频脉冲冲洗方法集传统冲洗方法的优点且改进其缺点,在术中应用可明显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黄伟等[5]研究发现高频脉冲冲洗可有效减少创面病原菌,降低感染率,增强伤口愈合效果。周超等[6]发现高频脉冲冲洗可清除感染性创面的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菌。Mote等[7]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本文结果显示,高频脉冲组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率、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稍低于普通冲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脉冲组伤口甲级愈合率高于普通冲洗组(P<0.05)。术后发生深静脉栓塞可能与冲洗的洁净度有关系,在置换过程中如不能有效地冲洗,扩髓后残留在髓腔内的脂肪粒、松质骨、骨髓等,在植入股骨端假体后髓腔远端形成密闭空间,不断地敲打试压很大程度上可能将微小的脂肪粒等压迫入血管,最终形成血栓。有研究[8-9]发现髋关节置换术使用脉冲冲洗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本文两组患者术中用等量生理盐水冲洗,高频脉冲组的冲洗时间明显快于普通冲洗组(P<0.05),从而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感染的机会。高频脉冲组术后2 d伤口引流量少于普通冲洗组(P<0.05),提示高频脉冲冲洗可能有一定的止血效果。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在选用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时,术中常规选用高频脉冲冲洗,因为高频脉冲冲洗能冲走髓腔内脂肪微球及截骨碎屑,减少异位骨化,并可清除骨水泥碎屑减少第三方磨损等。但有学者认为在选用生物型假体置换时高频脉冲冲洗不应常规使用,认为冲洗将冲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利于生物型假体的骨性长入。但本文患者选用生物型假体也使用高频脉冲冲洗,术后随访1年,骨长入良好,假体稳定性良好,患者日常活动无明显不适。但应注意的是,选用的生物型假体切勿冲洗过度,并且不可反复高频冲洗,可选用低中频持续冲洗。但本文观察的样本量较小,人群间身体状况等的差异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尚需加大样本进一步前瞻性研究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高频脉冲冲洗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渗出、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等优点。
[1]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2.
[2] 葛叶盈,成建庆,席文娇,等.乌斯他丁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素B2水平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5(12):1 278-1 281.
[3] 张 倜,郑 充,马海洋,等.髋关节置换中期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214-216.
[4] Mancini G,Bruno M,Polettini A,et al.Chelant-assisted pulse flushing of a field Pb-contaminated soil[J].Chem Ecol,2011,27(3):251-262.
[5] 黄 伟,张 龙,肖 曦,等.急性骨与软组织感染脉冲冲洗术清除创面病原菌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5):1 039-1 041.
[6] 周 超,王刊石,赵 磊.骨与软组织急性感染脉冲冲洗对创面病原菌的清除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 894-5 896.
[7] Mote GA,Malay DS.Efficacy of power-pulsed lavage in lower extremity wound infections: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J Foot Ankle Surg,2010,49(2):135-142.
[8] 刘燕梅,李莲英.医用脉冲冲洗仪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134-135.
[9] 章 莹,夏远军,吴 文,等.一次性脉冲冲洗吸引器应用于创面清创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7):631-634.
杜勇军(1989~),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
黄克(1963~),男,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E-mail:jackabcde@126.com。
R 684.75
B
0253-4304(2016)04-0569-02
10.11675/j.issn.0253-4304.2016.04.37
2015-12-07
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