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16-02-17 00:01王明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创造力美术

◆王明霞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王明霞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

目前,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对于美术创造教育一直未形成统一认识,更无体系可言。伴随着现代社会飞速进展的需要与文化知识结构的改变,我们应针对于当前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美术教育之现状,努力使仅仅重视技能、审美及品德的培养,转化为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与自我表现能力为基础出发点,同时加强自我意识教育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那将对我国教育中人的潜力开发、人才的质量与人的发展上有积极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 创造力 学生

一、美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美术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性,培养出合作精神,减少自私自利,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发展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何谓创造能力?“创”就是打破常规,不断探索与求新;“造”就是在一个不重复的基础上建立出新的东西。培养创造能力是美术学科最显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它没有唯一固定的标准,具有不同风格,鼓励运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手段去表现。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随时随刻在欣赏着美,而且还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创造着一个新的美的可视世界。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它也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和应有的地位。在日益强调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同时,美术教育界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美术教育的目的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创造才能。

二、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种途径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采用比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于主动性。教学内容主要力求构思新颖,感染力强,充分调动以及于吸引学生,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激发起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以及于创作的;所以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于手段应是比较丰富的、生动的、多样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充分采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2.构建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要摒弃传统单一的评分模式,评价要鼓励探索和创新,杜绝平淡和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作为美术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的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

3.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因势利导,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灵魂,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我们不断挖掘,促进生长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就需要及时地大力扶植,促其开花结果。同一内容的作业,几十张作业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的面孔和特点的画面,其中很有可能正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三、美术创造性活动受多种条件制约

1.学生生理特点

人类通过对自身生理特点,特别是脑功能的大量实践研究表明:人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创造活动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同进行的,其中形象思维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开发右脑功能,发展形象思维相当重要。这对绘画、文学、音乐、舞蹈方面的创造活动、形象思维起着决定的作用。而美术创造教育活动中,这个因素更显现出它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美术教育正是运用它的形象特点结合少年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通过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达到“视觉和行动的配合”,以促成他们的生理成长与创造思维的创造力的形成。

2.环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环境是相对于主体并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周围外界,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环境通常能提高创造力,也能够抑制创造力。创造力产生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它需有外部世界的信号输入才能进行,适宜的环境能极大地促进创造。美术教育创造力的培养也离不开一种良好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背景给予少年儿童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被一定的环境所规定;同时,他们的思想、思维方式与创造力等形成也受到他们所身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学校与家庭环境、教育制度以及政治制度的制约。

3.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造型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关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教师的创造力教育论、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艺术及管理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创新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1]刘新华,刘坚,谢雨子.论美术教学改革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

[2]谭英.论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才智,2010,(07).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创造力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意美术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