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欣 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初探
文/魏欣 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在现今城市规模扩大、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城市对于建筑用地也具有了更多的需求。在本文中,将就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进行一定的研究。
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直观的空间类型,如城市的公共绿地以及商业区域等。而在现今城市建筑用地愈发紧张的情况下,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需要做好该类空间的重点把握。
1.1 地域性
在底层架空空间设计中,其具有非常明显的气候条件。通过底层架空空间方式所形成的阴影空间,不仅能够在实现一定区域遮阳避雨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种利于交往的公共开放空间,且能够对建筑的景观层次进行积极的丰富,在造型方面也具有较为强烈的对比风格,并因此对轻巧、通透的建筑风格进行形成。而在北方区域,则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在节能保温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不能够对架空设计方式进行充分的应用。具体设计方面,首先需要做好架空空间尺度的注重,如果其层高高度过高,可能因过于空旷而在亲切度方面产生一定的不足,而如果过低,则很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压迫感。其次,需要做好环境意识的注重,在做好细部内容设计的同时对亲切的气氛进行营造,避免其单纯作为杂物以及管线的堆放区域。
1.2 灰空间
所谓灰空间,即是半室外、半室内的空间,对于底层架空空间来说,其可以说是对灰空间概念的充分体现:第一,其具有顶部结构,则能够在遮阳避雨的同时减少外界气候因素的干扰,为人们营造出一种舒适、安全的活动环境;第二,其并不存在围护结构的设置,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视觉并不会受到影响,且能够在此条件下引入更多的室外景观以及自然光线。同时,其在室内外空间方面,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设置,在相互融合、模糊界限的同时对更多的自然因素进行了引入。具体设计方面,在该空间内可以对水体、小品、招牌、灯柱以及绿化等设施进行引入,使人仿佛处于架空空间的同时又好像处于自然环境当中,即在具有室外自然亲切感觉的同时也具有室内的环境气氛。对于该种特点来说,其正是该类型空间同其他空间类型所存在的重点差异,也是其最具魅力的空间形式。
1.3 开放性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公共空间具有更高开放程度时,其则将更加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对于建筑底层架空空间来说,其就具有非常高的开放程度,可以说是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布置的重要手段。在有的设计中,在裙楼屋面位置,高层塔楼的结构转换层以较高的层高架空,结合裙楼屋顶平台进行环境设计,对裙楼屋面而言是底层架空,而这也可以将其视为是建筑底层空间较为特殊的设计方式,在该种方式中,其能够对具有较强私密性以及归属感的公共空间进行营造,在现今香港地区应用的较为广泛,并逐渐出现在我国南部沿海城市当中。而在现今城市开放性发展的情况下,该种设计方式也同城市整体空间开放的趋势以及要求能够良好符合。此外,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在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城市公共空间同底层空间的连接,并对架空地层公有化思想进行了提出,在为市民创造出连续、通透步行空间的同时对相关的法规进行了制定,也是未来地层架空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在我国城市中底层架空设计主要的应用类型有:第一,公共建筑。对于现今较多建设的高层建筑来说,可以通过巧妙方式的处理使底层部分形成丰富的空间形式。入口缩进以及底层架空则是较好的处理方式。对于底层架空来说,则能够在城市中高密度的环境下对宝贵的用地进行获得,在将建筑、道路以及广场空间进行积极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开放、通透特征的开放空间,以此为市民提供较好的休息场所。同时,其也能够对人流拥挤情况进行改善,在对部分主要公共场所进行连通的同时对城市空间层次进行增加。可以说,通过该种设计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实现建筑、城市同人间的关系进行了加强;第二,住宅建筑。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底层架空也是经常应用到的一种方式,对于自然通风以及空气对流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底层架空来说,其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模糊特征的设计思想,能够将其应用在很多用途当中,通过其同城市一体化设计方式的应用,也能够起到对居民生活以及城市交通进行联系的作用。
对于底层架空空间来说,其属于半封闭特征的空间类型,顶面为封闭,而四面则至少有一面为开敞特征。如果该空间有一面为开敞,则一方面人流量较少,且空间光线较暗,属于具有稳定特征的空间类型;如果其两面为开敞,则具有相邻以及对开这两种开敞方式,一般为2个或者多个空间的过渡空间,具有较大的热流量特点,且可以对一定的公益设施进行设置。对于底层架空空间来说,其具有非盈利以及公共服务的功能特征,经常应用在市政管线、活动器械以及绿化小品的设置当中。通过对建筑底层的架空,则能够使楼底在具有较好散热特征的同时对穿堂风进行形成,能够在防湿、防潮的同时使建筑内外空间形成较好的绿化渗透以及空间延伸。而在大楼底层位置,也具有前后相互贯通的通道,对于该种情况来说,其虽然能够对侧风区形成的强烈气流进行降低,但在通道中也可能因此存在强气流情况,并因此对路过开口位置以及出入大楼的行人产生威胁。对此,对于该种情况则可以对能够移动的旋转门以及自动门等设施进行设置,对出入安全以及风雨抵挡形成兼顾的作用。而该种底层贯通原理的另一种应用方式就是将中空设计放置在同建筑地面具有一定高度的位置,以此在将地面风环境影响进行降低的同时使建筑具有更低的风力。
在现今城市发展中,底层架空空间已经成为了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文中,我们对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实际设计中能够把握重点,提升底层架空空间设计质量。
[1]谢浩.底层架空空间的优化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0,(03):41-43.
[2]李俊果,李朝阳,王新军.香港大型公共建筑底层架空及启示[J].华中建筑,2009,(12):77-78.
[3]潘进.高校建筑底层架空空间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08,(06):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