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探析

2016-02-17 17:17夏乐希王建国南京方园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中心江苏南京2111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热像仪围护结构建筑节能

文/夏乐希、王建国 南京方园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中心 江苏南京 211100

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探析

文/夏乐希、王建国南京方园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中心江苏南京211100

本文主要分析了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阐述了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对住宅建筑的不同部位、不同的性能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使用热流计法和热箱法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根据规范要求分析了室内平均温度、湿度的检测中应设置的监测点、检测位置和监测数据的记录;具体分析了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的检测技术;在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的检测中主要使用红外热像仪的检测,分析了影响红外热像仪准确度的因素,检测时应尽量降低其影响因素,保证检测的精确度;通常使用鼓示踪气体法和风门法进行外围护结构的检测。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能够有效的指导实践工作,本文的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红外热像仪

1、 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概述

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为了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各个行业的节能措施提上了日程。住宅建筑物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物有保温性能、制冷性能和供暖性能等,这样在实现节能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住房建筑工程效率,并实现系统化的管理目标。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中使用节能的技术、材料、设备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的过程中,检测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中的节能标准是否符合要求。

在工程施工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对工程的节能性进行检测,不仅仅体现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住宅建筑的节能检测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对住宅建筑进行节能检测时,应遵守建筑节能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应用

建筑的部位不同、性能不同,检测住宅建筑节能技术使用的方法不同,对不同部位、不同性能的住宅建筑物的节能检测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如下:

2.1围护结构传热性能检测技术

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用传热系数表达围护结构传热性能大小的物理量,是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目前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的检测方法有热箱法和热流计法。

2.1.1热流计法

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热流计法进行现场的检测,热流计法是使用热流计和热电偶检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和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温度,再对检测的数据应用相关的公式进行传热系数的转换,得出传热系数判断围护结构是否符合节能的标准。由于被测结构热阻的存在,使热流穿过围护结构时,温度会受到围护结构厚度的影响逐渐减低,导致围护结构的内、外表面出现温度差,使用温度差和热流量之间的关系对热流量进行测定。热流量的测定还可以在围护结构的表面安装热流计进行测定,常使用平板状的热流计,热流计的热阻比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阻小很多,使用平板状的热流计进行热流量的检测时,可以忽略热流计产生的热阻。因此,在稳定的状态下,使用热流计测量的热流量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流量。

2.1.2热箱法

热箱法主要是测定热电箱内的电加热器发出的全部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和冷热表面的温度。该方法是人为的创造一个传热环境,使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8℃以上,使热流从室内向室外传递,直至热箱内的热量与被测部位的热量达到平衡时,测量热箱的加热量即被测部位的热传量,通过转换公式得到被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该方法不受温度的影响,对温度的要求是室外平均空气的温度在25℃以下,热箱内的温度大于室外最大温度8℃,湿度在60%一下就可以使用热箱法进行检测。在国际或国内对热箱法的使用缺少权威的标准规范。

2.2室内平均温度、湿度的检测技术

住宅建筑的节能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满足居民居住的舒适度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保证建筑使用的舒适度,避免牺牲建筑物室内的舒适度来节约能耗,在建筑节能检测系统中应考虑建筑物室内的平均温度和湿度的检测。

按照《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的规定,室内平均温度的检测应持续正给采暖期。检测房间的使用面积大于等于30平方米时,应设置两个监测点。监测点应设置在室内的活动区,位置应设置在距离楼地面700mm~1800mm的范围内,且经常活动的有代表性的位置;温度传感器应避免室内热源或太阳光辐射的影响。室内平均温度的检测最好采用温度自动检测仪连续检测,记录检测数据时间的间隔保证在30分钟内。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建筑物内的平均温度。

2.3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的检测技术

住宅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是隔开外部环境的介质,其隔热性能的优良与住宅室内的保温隔热有直接的联系。检测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包括对外墙和屋面进行隔热性能的检测。隔热性能的检测应在围护结构施工结束后直至围护结构干透后进行,至少在施工完成后的1年内进行,且检测持续时间不少于1天,保证检测结构的可靠性。

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的检测受天气的影响,检测前两天至当天的天气应为晴天或少云,检测当天的室外最高温度不能低于当地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2℃,室外风速应小于5.4m/s;被检测房间应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围护结构在白天应充分接受太阳光的辐射;检测时对检测房间的室内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室外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应同时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4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的检测方法

外围护结构热工的缺陷是影响居住舒适性和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外围护结构的缺陷主要包括外表面热工的缺陷和内表面热工的缺陷,也相应的对这两方面进行热工缺陷的检测,主要采用红外线热像仪对其检测。

2.4.1红外热像仪的原理

红外热像仪是由热像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图像处理分析、处理、存储、输出装置等设备组成一套仪器。红外热像仪一般由红外摄像头和处理器两部分组成。其主要是通过红外摄像头对目标物发射红外辐射能量,光学扫描收集到红外辐射能量,经过处理器的转换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又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足以组成完整的图像信息后,在显示器中显示该物体的图像,图样用不同的颜色代表物体不同温度,通过观察颜色可以直观的得到物体温度的分布。

2.4.2影响红外热像仪检测的因素

(1)发射率的影响

发射率是表示物体的辐射能力,对物体红外热辐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而物体的发射率受物体的导电性、物体表面温度、物体粗糙度的影响。导电性越好的材料其红外发射率越低,导电性越差的材料,其红外发射率越高;金属材料发射率与表面温度成正比,非金属材料发射率与表面温度成反比;材料越粗糙越影响红外发射率。因此,在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时采用必要的措施,保证发射率,保证红外热像仪检测的准确性。

(2)大气衰减的影响

被检测的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在达到观测仪器时受空气的影响,红外辐射将手大气分子的吸收作用的影响发生衰减。在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时,尤其是外表面热工缺陷的检测应尽量避免空气中的空气分子和悬浮颗粒的影响,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3)背景辐射的影响背景辐射主要包括天空和地面的背景辐射。天空中的大气中的水含量、污染程度等对红外辐射有很大的影响;以地面为背景的物体,地面的形状、温度、材料和粗糙度等觉得地面辐射影响的程度。在检测时应尽量减少背景辐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检测距离的影响

检测的距离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进行监测时应考虑被测物体的大小和尺寸,被测物体和红外热像仪之间的距离。为了确保检测的精确度,被检测物体的体积较小时,应尽量降低检测距离;物体较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增加检测距离,以保证检测的最佳距离。

(5)风速的影响

风速的大小影响了物体表面的温度,风俗越大对被测物体表面的温度影响越大。在进行检测时应尽量选择无风或者风力很小的情况下进行,以确保检测的精确度。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外围护结构的热工缺陷,应综合考虑影响红外热像仪精度的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条件以确保检测的精度。

2.5外围护结构气密性能的检测技术

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的检测主要包括外窗和整体结构的气密性的检测。常用的气密性检测的方法主要是鼓风门法和示踪气体法。鼓风门法是认为的创造室内外之间的压差,使用流量表检测空气在室内外压差的渗透性,进而检测外围护结构的气密性,该方法检测设备价格便宜,具有操作方便、检测时间短、适用检测环境的范围广的优点;示踪气体法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检测,在被检测的空间里释放示踪气体,使用气体分析仪计算示踪气体浓度的变化,进而确定该空间的气密性,该方法可在自然的状态下采用,但气体分析仪设备的昂贵、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

总结:

住宅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在目前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是必然的趋势,其检测技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保证住宅建筑节能建设的过程是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立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能够有效的促进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实现住宅建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1]尚亚妮,陆建勇,宋伟.红外检测技术在某建筑屋面渗漏检测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08,8 (158):60~63

[2]宋波,杨玉忠,柳松等.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估技术发展现状[J].建筑科学,2013( 10) :90 -96.

[3]张恩钊.关于建筑工程节能检测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51-52.

猜你喜欢
热像仪围护结构建筑节能
浅谈深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超载影响下围护结构非对称基坑的受力及变形特性分析
椭圆形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及误差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赤磷发烟剂/铜粉及其复合烟幕对红外热像仪的干扰性能研究
俄罗斯BTR—82A装甲人员输送车集成新型热像仪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FLIR推出全新D系列红外热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