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裕坤
(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当前,随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遴选,各个国家对于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目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它不仅是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责任,同时也是教育部门的义务。因此,学校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载体,理所当然应该肩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阵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音乐传承的理想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而东北地区学校作为智能、知识与信息的传播基地,首先应当加强对满族音乐艺术的认知,应当在当今现行的教育知识体系中,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它对培养当代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满族音乐艺术是少数民族艺术少有的起源于东北地区,又与东北地区汉族音乐相融合的音乐艺术。
满族艺术由最初的“渤海乐”原始部落文化逐步产生变化,从而成为东北大鼓、单鼓、二人转等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音乐艺术逐步削弱了满族音乐艺术的发展,满族音乐艺术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因此在东北地区满族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满族文化艺术的特点:(1)民族独特性。满族发祥于白山黑水间,繁衍于东北大地,因此满族除了采用一些和其他民族类似的艺术形式,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外,还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艺术形式,如《达姆德利》等长篇说唱故事诗,单鼓、八角鼓、子弟书等艺术形式。(2)文化活态性。从古至今,各种祭祀舞蹈是满族音乐文化最大的特色之一,民族歌舞就自然不必多说,满族秧歌舞至今是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群众性歌舞表演,可见满族歌舞的流传和影响。也可以看出,满族音乐文化“活态性”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性是其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决定的内在必然。
首先,学校是满族音乐传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具有职能专门性、组织严密性、作用全面性、内容系统性、手段有效性、形式稳定性等特点。学校是文化精英的集聚地,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承载者。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社会音乐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并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小学阶段是传承的最佳阶段。让学生从小接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提升学生对文化传承的自觉。
其次,吉林省具有丰富的满族音乐的传承人资源。据笔者了解到,九台满族萨满传说继承人:长春师范学院石文尧;满族说部:吉林文化厅富育光、赵东升;乌拉满族萨满音乐:吉林长春师范学院关建华;双辽太平鼓:姜殿海;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吉林市张新德;乌拉满族秧歌:吉林市赵成海;乌拉陈汉军单鼓舞:吉林市常国太;长白山满族高跷大秧歌:通化师范学院潘润海。这些专家都可以成为小学音乐艺术教育中满族音乐艺术的校外辅导员。加上东北地区满族聚集地的满族学校对本民族音乐的推广、交流,有利于相互宣传和交流,通过这些平台,可以把满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一直以来,我国学校在音乐教育的施教过程中,从高校到幼儿园偏重于西洋音乐专业技术的教育。[1]在课程设置上,也是借鉴国外的一些教育模式。虽然,我们都觉得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最为璀璨的民族文化结晶,是最为耀眼的、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积淀,但是在施教过程中,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事实上,学校才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最为重要的平台,但由于没有给予足够的、应有的重视。就东北地区而言,导致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满族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欠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北地区小学音乐学科课程的设置中关于满族音乐艺术的内容不够全面,小学音乐课程内容设置也不够合理。据笔者了解,东北地区的中小学音乐课均使用人音版和人教版教材,而教材中只有一个单元是地方课程,而这一个单元的地方课程涉及的满族音乐甚少。这就造成了学生了解和学习满族音乐的局限性。
2.东北地区小学音乐学科关于满族音乐艺术的内容与其他学科不够交融,相关知识单一。满族音乐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要想使满族音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必须要通过学科整合来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从小接受本民族音乐语言的熏陶、培养浓郁的民族审美情趣。但现实中,东北地区小学单一学科的传授效果并不理想。
3.师资匮乏。具体反映在,东北地区满族音乐教育中的少数门类或少见乐器,没有教师授课,而东北地区小学满族音乐艺术教育更是流于形式。
东北地区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尤其是侧重满族音乐的教学和实践。这样也会转变学生的观念,自动自主地关心民族音乐的现状和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课题申报提升教师对满族音乐传承的意识
通过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之“‘乌拉满族秧歌’进校园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我省各学校围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基本形成了艺术特色教育的氛围,学生艺术水平、观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满族音乐传承意识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激励策略。
2.从面、线、点三个角度开展活动。
(1)面的角度——面向全校。一是研究性学习。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开展东北宝贵的文化遗产乌拉满族秧歌的研究性学习,利用影像资料,研究它的特别之处,究竟好在哪里。二是建立重点社团,传承乌拉满族秧歌文化。三是开展校园主题活动周,进行展板、海报宣传的环境创设。
(2)线的角度——音乐教师引领。在音乐课上,把乌拉满族秧歌作为校本开发的单元课程,教师讲解,辅以多媒体视频的应用,由学生课堂实践。
(3)点的角度——设立重点社团。在学校设立乌拉满族秧歌社团,吸引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参与。
第一,中国民族音乐占整个音乐课程内容的70%,其他音乐内容占30%;而满族音乐艺术的内容份额是少之又少。因此,要增加东北地区小学音乐教育中满族音乐的内容,主要是增加校本课程,或者是课外活动部分的内容。
第二,在传统音乐历史的学习中,学生要了解满族音乐艺术文化。我国的满族音乐与我国的满族文化及其民族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学习中把我国的满族音乐置于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广泛背景下,应处理好中西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多元音乐文化的理念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1.构建满族音乐传承的校本课程
在东北地区学校音乐教育中,构建满族音乐传承的校本课程,是满族音乐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不仅可以补充学校音乐教育内容中满族音乐的缺失,同时也会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
例如“乌拉满族秧歌”校本课程的构建。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以及心理差异,在不同的年段,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如:一年级学生能够简单了解乌拉满族秧歌知识并随着音乐用花棍击打基本的节奏,能够模仿简单动作;二年级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乌拉满族秧歌知识并用花棍自己做出几个简单的动作;三年级学生能够做好几个舞蹈动作;四、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跟着教师学跳舞动作等。具体而言,如一年级的乌拉满族秧歌花棍舞课,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接纳和学习程度,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乌拉满族的风土人情以及满族舞蹈的种类,并让学生体验几种舞蹈道具的用法,并由此引出花棍和花棍舞,最后达到学生可以跟着音乐用花棍准确地敲击节奏,并随着教师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这一节课下来,一年级的学生们从对乌拉满族一无所知,到了解些许满族的知识,以及对花棍和乌拉满族花棍舞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已经达到了初步的认知目的。
2.聘请满族音乐传承人到学校授课
因为小学音乐教师对于满族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还存在局限,因此应充分发挥吉林省拥有的满族音乐的传承人的优势,聘请传承人到学校进行面对面的授课。这也符合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中的典型形式——口传心授的形式。
3.学校定期举办满族音乐活动
如在学校的运动会中,运用所掌握的乌拉满族秧歌的知识,结合音乐特点,编排由学生表演的花棍团体舞,在传统满族花棍舞动作中,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难度的动作,让学生随着高亢豪放的满族音乐舞动花棍,通过踢、打、磕、拍、甩等动作技巧,能用手、颈、腰、脚等多个部位配合打出花样,将花棍舞的刚柔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了乌拉满族秧歌的火爆、矫健、粗犷、豪放的特点,也通过这种方式渐渐地了解了乌拉满族秧歌和满族的艺术文化。[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对于我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而教育传承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一个切入点,应该把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教育融为一体,将家乡的乌拉满族秧歌通过校园传承下去,让学生在基础教育中了解以及喜爱我们民族音乐的精华。▲
参考文献:
[1]谭志国,田敏.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2]高玉侠.满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