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连
(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江苏 南京 211200)
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写得很清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其定位在“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人,而非培养谈论语言文字、研究语言文字的人——不是为了培养“纸上谈兵”的人。
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课标”上写得也很清楚:“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2]由此可知,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为的是“用”,目的是“用”;实现“用”的目的之主要途径也是“用”。这就启示我们:“语用”学习,不仅要做到“学中用”,而且还要做到“用中学”。
1.“学中用”(学以致用)
“学中用”,就是在课堂学习中,不能“光学不用”“光讲不用”,而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突出“实践”之“用”。“重讲轻用”——重视教师的讲解、分析,缺少学生主体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语用”学习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须着力通过“学中用”予以改变。
2.“用中学”(用以致学)
“用中学”,就是要努力改变“以讲为主”“串讲串问”的教学方式,努力改变“听讲为主”的学习方式,走出“重记忆、理解,轻积累、运用”的误区,进一步强调“实践”。以用促学,以用见学——在“用”的实践中加深知识的理解、认识、领会,通过“用”进一步促进“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要总认为“用”只是对“学”的巩固,是学的一种手段;还要进一步认识到“用”也是一种“学”,是一种更高级的“学”——“用”中之“学”,即在行动中学,是深入之学,是切身体验之学,是自主默会之学。“用”,可以表现“学”、反馈“学”、形成“学”、深化“学”、促进“学”。
因此,“学”可以致“用”(学以致用),“用”也可以致“学”(用以致学)。
语文学习的重点,“课标”上有句话表达得最为明确:“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3]
语文学习的难点不在理解,而在运用。特级教师顾琴认为:学生学习语言的难点是“不会运用”。能“理解的语言”和会“运用的语言”,是个体学习言语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称为“积极语言”。实践证明,多数学生不仅缺少“自然而然”运用的能力,也很少有“自觉运用”的意识和习惯。他们对学过的词句,往往仅停留在“理解”这一层面,难以自觉转化为可供自己随时运用的积极语言。[4]“会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会”,“会用”方可谓之真正意义上的能力、素养。
那么,如何促进从“理解”到“运用”的跨越呢?最主要的策略与途径,还是一个“用”字,还是“语文实践”,无它矣。
但现实并非如此,正如顾琴老师所言,“语文课上,我们却严重忽略了‘试误’(尝试运用)的过程,总认为我们的学生在‘学语言’上可以无师自通,理解以后不通过操练就会运用。严峻的教学现实提醒我们: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5]。
语文学习的难点在“用”,关键在“用”——语文学习,确实要突出“用”。因此,语文学习、“语用”课堂不仅要努力实现由“教”到“学”的转身,还要实现由“学”到“用”的递升。
“课内学用”,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用”起来,以“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实践活动代替当前课堂依然普遍存在的“串讲串问”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用结合”,以精心设计与组织的一个个语文学习活动推进课堂教学进程。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语文课堂、“语用”学习,一定要打破“君子动口不动手”“光学不用”“光讲不练”的教学桎梏,首先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真正“用”起来。
“课内学用”,除了课堂让学生“用”语言,强调运用的实践之外,还有一层意义是:关注学生即时即刻、每时每课的课堂言说(包括回答问题、学生间交流、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言语活动)的质量,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形成“开口即是语用时”的意识与习惯。
“课外习用”,指在“课内学用”的基础上,由有限的“课内之用”走向广阔的无限的“课外之用”,在广泛的课外学习、生活领域中自主、自觉、自由地使用语言文字。而正是在这种并不如“课内学用”那样有组织、有计划、有体系的严格意义上的“语用”学习中,“语用”主体自然地习得“语用”素养,并在日积月累中不知不觉地丰厚、发展、提升“语用”素养。
“课外习用”对于“语用”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次于“课内学用”。所谓“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事例:“有一年,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会考。这一考不要紧,考出了个令人瞩目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区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老师班上的,而且,班里的其他学生排名也很靠前!杨巧云老师名不见经传,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这件事惊动了省教研室的邓治安主任。这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调研发现:杨巧云老师六年来只抓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内容不限。别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没有。学生写的日记,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长到几百个字,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有记事、状物、议论,也有写读书心得的……”[6]六年来,杨巧云老师坚持引导学生读书、写作文,使学生养成了“课外习用”的习惯,这就是创造这个语文教学奇迹的秘密。
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出生后的婴幼儿是怎么学会说话,之后又是怎么掌握日常口语且并不费力地顺利实现生活中言语交际的呢?是大人一句句教会的吗?是靠大人讲会的吗?显然不是,是在真实的具体生活情(语)境中,不断地听大人们说话,自己逐渐认识、感悟并最终领悟(顿悟)话语的语境意义,然后自身有了表达的欲望并尝试运用,得到大人(或其他言语主体)的恰当评价反馈(包括纠正或指导)后得以强化逐渐发展起来的。一句话,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完全靠自己在尝试运用中“习得”的。
如果学生的书面语言学习也能像婴儿自然学语那样,形成一个类似的“自然习得”的“场”,完全有理由相信,学生的书面语言也会自然而然地习得,“语用”素养也能自然获得发展。所以,关键不在于讲解、教授、分析、理解,而重在致力于形成一个在生活中自然“习用”语言文字的广阔的“全天候”的“语用”环境(“场”)。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7]
改变只重视“课内学用”而忽视“课外习用”的倾向,实现由“课内学用”走向“课外习用”的跨越,走向“课内之用”与“课外之用”的协同、和谐发展,构建真正的“全天候”无边界的“大语用”“全语用”之“生活语用”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养成课外自主、自觉、自由、自然地进行“语用”的意识与习惯,真正体现“语用”学习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方为至道。
语文是母语课程,正如“课标”所言:“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就是说:学生“课外习用”的客观条件是完全具备的,只是我们主观上(师生双方面)没有真正有效利用与重视而已。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1.切实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多读
“兴趣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或某项学习充满兴趣,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自己乐此不疲,孜孜不倦——“自我探求,不待老师教”。
切实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这是最为重要的。阅读,就是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在运用语言。“课标”说得清楚:“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养成每天课外阅读的习惯,“捧书即是习用时”——学生定会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课外习用”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获得有效、综合发展。
2.切实培养学生课外表达的兴趣与习惯——多写
上例中杨巧云老师六年来只抓“读书、日记”两件事而创造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所带给我们的启示:要把“语言文字运用”看得更广阔些,从“大语用”的宏观层面来建构“全天候”的“语用”学习的生活意义。除了课堂上“学用结合”的巩固之“用”,更广泛意义的是课外的阅读与表达、写作,比如“日记”——每天写日记,就是每天在“习用”语言文字。
从“大语用”的宏观层面,我们就要切实培养学生课外表达的兴趣与习惯,创造更为丰富的“课外习用”的机会与环境,让学生在课外真正“用”起来,并养成自觉、主动、自然“习用”的意识、习惯。比如帮助学生真正养成写日记、读书笔记等表达的习惯。
3.切实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多看、多思、多研、多用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8]
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做个“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资源。比如大街小巷中的门牌标示、对联广告,电视影片中的播音、对白、广告用语,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思考、研究、运用(多看、多思、多研、多用)……从而,由有限的“课内学用”走向无限的自然的“课外习用”之中。▲
参考文献:
[1][2][3][7][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4][5]顾琴.试误:儿童消极语言转型的“搭桥术”[J].小学教学参考,2016(7):11-14.
[6]于永正.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J].青年教师,2009(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