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小东
融合、优化、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协同发展对话活动在西子湖畔举行
文 | 黄小东
11月6至8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机械行指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现代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协同发展对话活动”在杭州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主动服务和支撑《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聚焦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机械工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促进机械行业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实践取得新成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于清笈,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朱鑫杰,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机械行指委主任委员陈晓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李祖平,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平,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房志凯,机械行指委秘书长郑丽梅等领导,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系统相关专业协(学)会的领导和代表,机械行业代表性企业的老总和技术专家,机械行业职业院校的党委书记、院长、专业教师等,共350余人参加了本次对话活动。
教育部王扬南副司长在讲话中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一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基本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三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对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他指出,未来要坚定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机联于清笈副会长介绍了机械工业发展情况与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机械行业职工队伍与职业教育情况;并对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出几点意见。她说,新世纪以来,从国家层面为发展职业教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期。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体的高中等职业院校达到800 多所,每年为机械行业输送毕业生约100多万人。行业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的高中职院校建设成为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经教育部批准,组建了新一届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17个专业教学和专门工作委员会,形成了一支千余人的高水平职业教育专家队伍,搭建起了行业职业教育研究、交流、合作的工作平台。集团化办学稳步发展,组建了新能源技术装备、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机电技术等9个跨区域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和现代模具人才、现代农机装备人才全国机械行业培养联盟。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已经启动,首批确定了38所高中等职业院校、10家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各种类型、层次、对象的职业技能竞赛广泛开展,成为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激励上进的有效途径。
对话活动上主办方等单位组织开展了三项产教协同育人专题活动:一是为弘扬先进,传承机械行业“重教育人”和“人才兴业”的优良传统,鼓舞和激励行业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做出新贡献,郝广发、孙长庆、刘际远、夏建国等37人被授予“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卓越贡献人物”称号。二是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新需求,以优质资源与行业协同推进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机制,探索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举措,开展了首批“机械行业智能制造领域产教协同创新签约企业”征集工作,活动上举行了签约仪式。三是会上发布了《机械行业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趋势分析报告》,该报告研究了机械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内涵和趋势,分析了智能制造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设置、职业能力要求和培养方式的变化,研判了未来5年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趋势。
对话活动特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蔡惟慈作了题为《机械工业当前运行形势及宏观政策导向》的报告,报告用大量的数据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基本情况、机械工业现状和主要成绩、今年前三季度运行情况、机械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家对行业宏观政策导向等。
参加对话活动的机械行业高档数控系统、内燃机、新能源汽车、自动控制系统领域的企业代表,在会上介绍了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表示新兴的先进机械制造领域,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持,企业愿与职业学校一起共同办学,企业可以为教师的技术实训;学生的实习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参加这次对话的相关院校也就新形势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交流。
最后,陈晓明主任作了总结发言,他用“定位、担当、行动、突破”四个主题词回应了本次对话活动的主题、总结了活动主要内容、提出了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方向。他呼吁,职教院校要重视两个方面专业建设,第一是对于传统制造和未来制造的关键基础领域,包括材料、热加工、关键零部件(包括元器件)这些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领域;第二就是新兴的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他还强稠,支撑“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育要有突破,首先要在行业教育指导上有所突破;第二是要在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提下,机械行业人才培养要当排头兵;第三是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上有所突破;第四要在加快培养新型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