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了解大学新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政治信仰、爱国思想等思想状况,以便更好的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采用更优的教学方法,针对高职新生进行了思想状况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高职新生大多能坚持主流的价值观,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但也存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爱国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
【关键词】高职新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高职新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当前高职新生处于一个经济发展快速、社会变革迅捷、价值观多元的大背景下,他们主张独立、追求新潮、标榜个性。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引导高职新生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高职新生的思想状况开展了调查,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1 调查对象、方法及过程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不记名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内容涉及理想信念、价值观、政治倾向、爱国主义等方面,基本上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安排问题,涉及面较广基本上能反映出高职学生的真实现状。样本数量500人,全部为送达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都达到了100%。调查结果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类型主要是变量的频率、均值和百分比统计。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理想信念
高职新生有理想、有追求,能认识到理想信念的指引作用,认为其“很重要”的有42.2%,认为“重要”的有41.4%。然而他们对自身理想的态度却产生了明显的分化。对于践行自己的理想,新生们或者没有行动,或者没有方向,真正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的只有29.2%。面对未来,51.4%的同学“充满信心”,15.2%的“不敢想,也不愿想”,9.4%的“没有信心”,24%的只愿意“活在当下,没想过”。由此可见,学生虽然能够树立明确的人生理想,但由于心理、思想的不成熟和社会实践的局限,他们很难找准方向并为之努力。
对于自己以后要走的道路,一半的同学不愿意去设想,更遑论合理的规划。这是他们心智尚不成熟的表现,他们的迷茫需要教育者利用合理的方法为他们“解惑”,这是传道授业之外另一项艰巨的任务。
2.2 价值观
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趋势。从整体看,多元价值取向并存;从个体看,部分学生尚未形成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一些问题上个体利益取向明显。
在被问到如何看待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时,有12.6%的同学表示“主要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57%的选择“兼顾国际、集体和个人利益”,12%的“主要考虑个人利益”;还有19.4%的同学表示“说不清楚”。后两种比例虽然不占多数,但是这部分同学在随后的两道题目中会更倾向于做出务实化、或者说功利化的选择。
“您认为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这个题目的答案更加多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题目中选择“主要考虑个人利益”或是“说的清楚”的同学,在该题中选择“A.为国家发展多做贡献”的比例要远低于平均水平;他们更多的会选择“C.拥有和谐美满的家庭”和“D.拥有权力和金钱”。极少数同学对“要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说法非常认同,但是选择“有一定道理”和“不认同”的几乎各占一半,分别是44.4%和49.4%。
同学们的价值观可以说紧跟时代潮流,没有出现大的偏颇,但是一部分同学存在的功利化、务实化、利己化的趋势也是不能忽视的。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和文化正侵蚀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考,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2.3 政治信仰
高职新生政治信仰不坚定,且比较功利化。有14.2%的对“社会主义终究会战胜资本主义”的观点非常认同;45%的比较认同;23.6%的较不认同;17.2%的不认同。后两个选项加起来有40.8%,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这种先进的制度缺乏信心。由于缺乏信心,他们自己的政治信仰也很难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上,只有19.6%;更多的同学选择了“实用主义”,或者是“没有信仰”。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看法,27.4%的同学认为“为国家做贡献”;21.2%的认为“是件荣耀的事”;高达40.6%的同学认为“这对以后的工作有好处”;还有10.8%的“不关心”。
社会制度、自身的信仰和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三道题目的选项基本可以相互印证,从中折射出的功利化思想比较明显。这些反映出新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党的宗旨、性质等不了解,不明确。它将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中特别需要注意的环节。
2.4 爱国思想
问卷从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爱国思想进行了调查:是否关注国家大事和政治性话题、对自己爱国热情影响最大的因素。在第一道题目中,14%的同学“很关注”;61.2%的“当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时比较关注”;22.6%的“很少关注”;2.2%的表示“不关注”,这样的比例分布并不理想,说明高职新生的政治素养还有些欠缺。
37.8%的同学表示对自己的爱国热情影响最大的是“社会舆论导向”;19.0%的认为是“家庭的潜移默化”;36.4%的归因于“课本知识教育”;6.8%的认为来自于“同学或者朋友”。爱国主义本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方面;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也是社会舆论的阵地。这说明学校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方面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者要肩负起这一时代责任。
3 小结
通过此次调查问卷,对高职新生的思想活动、心理状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各项德育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2].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4).
作者简介
张茜(1982-),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作者单位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