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潮,刘 嵘
基于90后大学生微行为的高校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网络平台建设
姜 潮,刘 嵘
90后大学生已成高校校园的主力军,他们特点突出,当面对方便快捷的网络时被深深吸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微行为,分析影响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遵循高校社会主义价值观网络宣传平台的建设原则,提出相应的目标引导。
90后大学生;微行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网络平台
90后指1990年到1999年底出生的中国公民,他们出生和成长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信息发达的时期。如今高校校园里绝大部分是90后大学生,他们心态开放、心理脆弱,特点突出,个性鲜明,畅享了网络时代,也是不良文化的受害者。
90后大学生出生在计划生育实施多年的时期,是家庭和父母爱护的环境中成长,同时,也受到长辈过多的约束,私人空间小,心中悄悄话和烦恼大部分通过网络倾诉。他们渴望独立和自主,积极想表现出成熟,但有依赖心态、韧性差。面对父母长辈的监视,他们具有较强叛逆意识,不会换位思考;他们有时标新立异、个性张扬,容易接受新事物,表现出的心理成熟度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太大。[1]调查显示,70.8%的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会留下心理阴影。90后大学生心理会通过细微的表情和行为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就叫微行为。他们在面对多元化的价值标准时,理性务实、现实功利和自我取向明显。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这群时代感鲜明的大学生需要转变理念,针对性的探索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才能让90后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市场经济环境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发生剧烈变化,部分国企倒闭,职工下海经商,人们的收入差距变大,社会开始浮躁,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出生在这一时期的90后大学生不知不觉的受到影响,开始讲排场求名牌,是生活安逸的一代。他们有着各种古怪和新奇想法,造成了90后大学生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一面。
(二)信息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快速普及,语音通话、微信、微博等成了主要传播互动方式,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互联网络的发展封闭了个人。无论在课堂和食堂都可以见到低头看手机的大学生,他们过分依赖网络,变的没有主见和人云亦云;(2)大众传媒的过多的目的性。大众传媒成为商家们和别有用心人的帮手,多数大学生成被他们误导成了牺牲品;(3)境外信息源的垄断冲击了90后大学生心理,歪曲了一些真相,包装了一些“毒瘤”,与国内传统正面的教育相悖;(4)大众传媒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争夺受众“生产”了一些媚俗、猎奇的新闻;也使得虚假广告到处出现,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心理扭曲和价值观念的偏差。
(三)家庭环境
90后大学生的家庭祖辈饱经磨难,父辈艰苦奋斗,在两代人的眼中出生的90后是家里的宝,过多的爱护和优越的物质条件导致大多数90后的大学生重享受轻奋斗。90后大学生相对亲情观淡薄,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变大,各个社会阶层的家庭环境差异很大,父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父母的感情、家庭的矛盾使90后经历了过多的打击,逆反心理强,造成心理和行为的一些偏激。
(一)推动已有网络平台的广泛使用
成熟的网络平台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宣传的前提。学校在五年前就在师生中推广“世界大学城”,世界大学城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运用Web2.0、Blog等为核心,实现了远程教学、全民媒体与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同平台多功能。目前,学校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提交都通过它完成,实现了教学、自学及交流互动等功能,使用率达到百分之百。学校在三年前推动了“PU口袋校园”使用,它是国内唯一专注于“第二课堂”的高校成长服务平台。教师和学生通过在线参加活动获得素质拓展学分。只有这些平台的广泛使用,懂精髓、懂技术的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上宣传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效果才能显著。
(二)打造网络宣传四平台
国内高校中大多数没有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平台。而真正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90后大学生紧密相连,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融合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四个网络平台,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实效性。这四个网络平台功能和作用不同,思想教育网络平台主要发挥正面宣传作用,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有机融合,强化“两课”教育效果;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主要宣传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和民族立场,可以通过报道有关国家大事,深入剖析、分析关系,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民族自豪感。例如,通过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两会直播、阅兵直播,总理与记者见面会等,邀请专家边看边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道德教育网络平台从社会道德和伦理层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针对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热点事件进行教育,发现学生中各种善举,曝光不文明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主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差。舍友矛盾、失恋、处分等矛盾都可能引起自残自杀的严重结果。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爱情观、诚信观、人生观与成就观。
(三)拓宽以新网络媒体为载体的传播渠道
根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2015年上半年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自微信自推出以来,很受大学生欢迎,约占用户的2/3。一方面,90后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新技术易接受;另一方面,微信所具有的快捷、方便、互动强特点使得大学生对它很是热衷。考虑到微信在大学生中普遍使用,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作为2016年所有班级每个月的主题班会关键词,掀起了师生全面学习和践行的高潮,党委宣传部和校团委更是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网络平台,目前学校官方微信关注人数超万。
(四)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我国在网络新媒体法制监管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因而限制了微信等网络平台的发展,目前微信等新媒体上虚假低俗的广告泛滥,造成伪劣商品的大量出现,使得大学生信息选择出现障碍,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完善网络文化的法治建设,祛除低俗和逐利等负面效应。高校现代信息中心应运用科学技术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加强不良信息的过滤和屏蔽能力,防止色情暴力、邪教等有害信息的出现。追踪和监督学生的网上行为,及时跟进教育,这样才能建立起功能强大的安全防火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1]万美容,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20-24.
[责任编辑 秦 涛]
2016年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项目编号:2016LX244);江苏省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6SJD710157)
姜潮,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嵘,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素质教育。
G711
A
1674-7747(2016)35-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