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遐引,李白浪漫笔法的最高写照
——兼析《望庐山瀑布》

2016-02-16 08:20冯立新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前川诗仙笔法

◆冯立新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崖集乡陇西川中学)

飞升遐引,李白浪漫笔法的最高写照
——兼析《望庐山瀑布》

◆冯立新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崖集乡陇西川中学)

人尽皆知,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不仅有“酒仙”的清誉,更有“诗仙”“谪仙”的美誉。这些称名其实源出于一点,那就是他写诗前必要畅饮一番,在常人来说可能是神志不清的时候,正是诗仙诗兴大发,笔毫舌吐跃跃欲试的良机!因此,人、酒、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志难酬借酒消愁,酒大醉诗情澎湃,人因诗名传千古,而有诸仙令名齐集一身的可观效果,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葩了。

李白 浪漫笔法 诗仙

酒仙之酒今不在,诗仙之诗风韵存。让我们随手拣拾一首《望庐山瀑布》,重温这位天外谪仙带给后人的佳酿醇味。

这首短诗本来连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都是朗朗上口,但是,对它的理解,可以说,就是大名鼎鼎的所谓专家也难以形成定论。比如,对“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挂前川”意思的理解,以及“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所用修辞的确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的。下面着重就这二句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愿与同仁共勉!

《望庐山瀑布》在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里被选编上,同时,在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中也录用了,由此可见该诗永久的影响力。但是,“遥看瀑布挂前川”如何理解呢?其中北师大版教材中注解“挂前川”为:“好像山前挂着的河流。”

把瀑布比喻为悬挂山前的匹练似的河流,这类理解,就笔法来讲,的确貌似奇崛,实际上,非但谈不上平常,而且显得非常笨拙。为什么呢?

因为瀑布本身就是悬挂起来竖立着的河流,二者之间谈什么作譬相似性的条件呢?这就像一棵树的横枝和竖枝,强自互比,有何必要!还有,这样一解读,抹煞了原诗所创设意境的层次感。诗人描绘瀑布是渐次完成的,这里只是告诉人们在这个立足点上瀑布的整体印象,还没有翻过它的家底儿。另外也与诗人设景构物错落有致的原汁原味风马牛不相及。这点下面会提到。

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还不知道诗仙他是在哪儿看瀑布的,在山脚还是山腰,是临水细瞧还是远望轮廓?当把“前川”本身解读成瀑布的时候,那么,诗人则失去了观察的立足点,他总不会真的端上满满一杯酒,跳在半空中“仙”一回吧!这样,我们即可假定他就在瀑布跟前,就像朱自清先生看梅雨潭瀑布一样,细品慢尝了!如此这般,就与“望庐山瀑布”矛盾了,因为大可不必“遥看”,近视就行啊!如果说庐山很高,瀑流很长,只有“遥看”,那瀑布落下的低处何尝不是瀑布呢?

对于“挂前川”的另一种理解是: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这种理解就对了!把瀑布比喻为“挂”,即悬挂着的白练。瀑布是瀑布,川流是川流,没有笼统为一,和第一种理解中把“挂”作为“川”即河流的修饰语的错误截然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还跳不到空中的诗仙总有了一个具体的落脚点,他就醉卧在山前瀑布落入的河流对岸,逍遥自在地观赏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正因庐山高,瀑布大,河流急,诗人大概只有远隔大河遥看瀑布了。景致叠现,何其从容不迫。

再说“飞流直下三千尺”,人人都会说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理由是把个瀑布说得太长了。其实,此为其一,还有其二呢!只有高度浪漫的李白才会这样毫不含糊地说“三千尺”,似乎他亲自丈量过一般,十分确定,不容置疑。这就是此句夸张的大胆奇特的真正所在。若单单因为诗人把瀑布说得太长以为是夸张,那“白发三千丈”大概更会吓人了吧!所以,这里把难以确定的数字敢于肯定地说,更是夸张的体现。

诗人远望瀑布,时候一多,神志、眼睛变得朦胧迷离起来,何况他想必醉眼还惺忪着,于是疑心顿生,那不正是九天之外的银河垂落眼前吗!这才是实实在在描绘瀑布瑰丽雄奇的神来之笔。由眼前人间瀑布,到想象天外银河,由此及彼,神思飞扬,表现出诗仙游心于物而不被俗物羁留的高度浪漫主义的笔调。换句话,诗人的思情已经藉着落在眼前的银河仙升遐引了,哪还顾念到凡品的庐山瀑布呢?这层意境的展开,就由想象和联想达到的,因此,就不能说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原因就在于此。否则,逗留落迹于尘世的瀑布,那就没有诗仙的“仙气”了!

造成这种不同理解的分际是对“疑”字的说法不一。多数人愿意把它注解为“好像”,那么多半自然会连带出比喻用法的说辞出现,在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这个“疑”就当“疑心”讲,虽有“如同”的意思,但不是比喻用法。举个例子,如说“他在鄙陋的小屋,如同身处豪华的大厦,因为那颗心无比广大”,怎是比喻呢?事实上,李白诗句中有“疑”处太多了,比如: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丹崖森在目,清昼疑卷幔。——《莹禅师房观山海图》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白胡桃》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欲道心下事,时人疑夜光。——《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一个“疑”字率直而然,由此及彼的想象和联想,道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动不动就跨过眼前现实,飞升远引,直向天际,驰骋于另外一个似乎十分熟悉,令自己倍感亲切自在的理想的境界中,此即“谪仙”所由来也;显得气势豪壮,意气奋发,给人以美的感受,令人感到意味悠长;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阔大、超尘绝俗的精神面貌。

李白诗歌的这一浪漫手笔,与杜甫为代表的现实手法比较,不同就在超越现实,思飞杳冥,而不羁绊于现实的忧患当中。因此,以写景来说,浪漫者重在烘云托月,建构起情思的跷跷板,现实者重借景抒情,成为精神的钩锁链。这是两种侧重点不同的写景作用。笔调不一,境界殊绝。

猜你喜欢
前川诗仙笔法
和李杜合影
入川行吟(通韵)
穿越去唐朝,挥毫做诗仙
几多笔法写思情
笔法与临摹
采莲女
诗仙李白的归宿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
小篆的特点和基本笔法的练习
芦山7.0级地震前川滇地区中等地震密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