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忠
(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中学)
论如何把生活与初中生物课堂相融合
◆杨光忠
(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中学)
初中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生活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事物都与生物知识息息相关,从而让生物课堂更加精彩。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把生物学知识融入生活,为生活润色。
生活 生物教学 融合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是以探索自然奥秘为主,其中充满着无穷乐趣。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的生物课堂应充满着乐趣,让学生自动参与,探索体验生物学知识是与大自然紧密相联。作为生活在农村的学生,随时能感受到生活中许多事物都与生物知识息息相关。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案例引入课堂,从而让生物课堂更加精彩。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节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琐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教师寻找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各种事物与此课堂知识之间的各种联系,以此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家庭生活中很多事情学生都有参与,亲历亲为,但很多事情学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处于懵懵懂懂状态。因好奇心驱使,其有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欲望,但不知从何开始,无从下手,所以渐渐失去兴趣,不再好奇,对身边的事物也就“熟视无睹”。我们生物教师应该学会用生活作为打开课堂知识的“起子”,又把生物课堂知识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让生物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如:在家里清理冰箱时,发现冰箱保鲜食物有熟食,有新鲜水果,且保鲜的时间不能太长。这些看似常识,但要学生说出所以然,而不能。教师在教学“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食物防腐原理”时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情景进行创设,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的。情景创设:我们家里的冰箱常常放置新鲜的水果,以及用保鲜膜包裹的熟食。同学们,谁能说说这两种食物保鲜的原理?新鲜的水果由于表皮完好是保护组织,因此细菌和真菌无法侵入并分解有机物使水果腐败,而是由于新鲜水果旺盛的生命活动呼吸作用会迅速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降低水果的新鲜口味。因此,水果低温保鲜是利用低温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的原理。熟食、肉类是利用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
1.让生活为生物课堂开启兴奋点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经营亮点,亮点是课堂教学中最吸引学生注意力、最引人深思或最出彩之处。教学亮点展开之时,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沉浸于教师经营的课堂之中,此时课堂才具有灵性。课堂教学有时就像微风拂过的湖面,虽然在教师的经营下,波光粼粼,但波澜不惊。学生虽然能按部就班跟随老师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兴趣不浓,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此时,教师若能及时往正常教学内容里,加入“盐和醋”——引入学生的“课后小论谈”,而这些“谈资”就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小石子,激起水花。这些“谈资”往往是学生在日常课间谈天独有的“小群体论坛”,学生渴望了解,而又“一知半解”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教师此时借力打力,拨云见日,学生会带着浓厚兴趣,伴随教师的节拍唱完整堂课大戏。
2.用生活案例实现课堂知识难点突破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第五单元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主要类群第六节《鸟》知识目标是概述鸟的主要特征与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要飞行一定的空气阻力,持续的动力,尽量减轻体重。而这些知识组合在一起并转化为应用到鸟类身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学生是很难一蹴而就。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事件搭桥引路,启迪学生思维,触类旁通开启创新思维,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做到教师引领课堂,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能把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体验。如一张很难扔出去——阻力太大;揉成纸团很容易扔出去,也很快落地——阻力太小;折成纸飞机,它能在空中短时间飞行,但不久也落了下来;若是做成风筝,人们牵引着就能在空中长时间飞行这是为什么?风筝有人牵引有持续的动力。这些生活案例是学生平时亲身体验,用它作为本课飞行原理难点突破,就显得轻松容易了。并能全面理解“鸟类的身体结构是为飞行设计的”。
3.在生物课堂小组讨论中把生活与讨论点相结合
“平凡之中见真知”学生能够于生活中学到真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贴近生活,来源简便易得而又有助于学生学到真知的生活案例,有利于学生观察对比,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也是最有利的印证。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经常从田边走过,稻田中经常有一畦畦被塑料薄膜覆盖的土地,用于育苗。在探究种子萌发实验时,可让学生围绕农民这一措施展开讨论。真空包装的鸡翅也都有有效期,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通过讨论,同学知道有些细菌和真菌也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加深食品安全意识,提高生活品质。
1.在生活中融入生物学的情感理念
初中生物学倡导“人与生物圈的和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这些情感理念,要不断融入学生生活中,并逐渐影响身边的人,最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校园环境污染调查”活动中,同学们发现校园花圃主要污染物是学生随手乱的生活垃圾。“村里小河生态环境污染物调查”活动中,发现河底河岸随处都是破旧衣服、塑料袋、饮料瓶、农药瓶、建筑废弃物、电器垃圾。通过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能够有意识地将垃圾扔进附近的垃圾桶,提高周围环境质量。
2.让生物学知识融入生活劳动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用知识服务生活。今年的冬季出现比较严重的霜冻,许多嫁接榕树盆景枝条被冻坏。我们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学嫁接,从几盆没有冻坏的盆景上,裁取接穗,对冻坏的盆景重新嫁接。一个月后,学生看到自己嫁接的盆景枝条长出新叶,都高兴地围在盆景旁自拍。
3.让生物课堂成为生活的润滑剂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于缺少沟通交流产生隔阂。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期叛逆心里很强,很多情况下表现为强烈的独立欲望,不愿受到父母的干预,只有在素手无策时才想到需要父母。在家校联系中,许多家长称赞我们生物教师布置的周末生物课堂延伸——“我为父母平衡膳食亲历亲为活动”,这一活动使家长发现学生的亮点感受到学生对父母感恩,消除父母对学生的偏见。学生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认同父母的期望。在“酿制甜酒”活动中,家庭成员相互配合,享受劳动过程团队合作,品尝甜酒制成时欢快的成就感。生物课堂也成了家庭生活一种润滑剂。
生物科学是来自自然的科学,生物课堂应把学生带回自然生活之中,享受生活,为生活服务,生物知识名副其实的成为引领生活的亮点之一。
[1]赵敏慧.“水蚤实验”及其教学启示.中学生物教学,2013,(10):33-34.
[2]郑春和.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生物教学,2013,(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