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差别,强化感受
——以钱建江老师《最后一课》为例

2016-02-16 06:00刘志军
中学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感受性韩麦尔文本

刘志军

珍视差别,强化感受
——以钱建江老师《最后一课》为例

刘志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这几句话既是初中生阅读活动的总体目标,又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指针”。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巨大差异,同样一篇文章、一个文段、一句话,学生的理解程度深浅不一,这意味着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性各不相同。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其主要魅力就在于能从文字中感受到种种微妙的情感和趣味。如果每个人从中获取的都是相同的信息和感悟的话,那么文学作品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许多成功的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感受性的培养,如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育中主张“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的实践。钱建江老师致力于阅读教学中强化“差别感受性”的研究,认为“经过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与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语言敏感度,缩小差别感受阈限,最终提高语言感受力”①。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其地位不言而喻。但遗憾的是,往往几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也只是“爱国”“热爱祖国语言”等比较抽象的“标签”;而小说的真正韵味却被冲淡在主题的分析中了。换个角度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钱建江老师将他“强化‘差别感受性’”的思想运用到《最后一课》的课堂教学中去,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阅读教学课。

一、认同差距,珍视阅读前理解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从天而降的“植入”过程,它一定是建立在学生阅读“前理解”基础之上的,充分了解学生的“前理解”水平,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摸底,为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张本。《最后一课》文本并不艰深,但学生的“前理解”水平还是有所差异的。

师:每次看到“最后”这两个字眼,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就好像是看到了一片废墟,我觉得它是留在世界的最后的印记,而且,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这残留的一点印记也会荡然无存了。今天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课题——《最后一课》,其中的“最后”两个字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结合课前的预习,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1:我觉得有点“不舍”。

师:对什么的不舍?

生1:对最后一课老师的不舍。

师:嗯,很好。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下这四个字,读一读这“最后”一词中有没有这位同学所说的“不舍”之情。请小声读一遍,放松一点。(生齐读)

生2:还有点“伤心”的感情,因为韩麦尔先生不能再教他的学生法语了。

生3:还有点“自责”。因为在以前没有很好地教学生。

生4:还有“后悔”的感情,因为小弗朗士以前没有认真学习,还经常旷课,因为是最后一课,他很后悔。

生5:他很“遗憾”,因为毕竟韩麦尔先生教我们这么多年,今天是最后一课,所以有点遗憾。

生6:“珍惜”,因为是最后一课,所以要珍惜,把它留在心里。

一石激起千层浪,看似极为普通的一个问题却把学生的阅读现状呈现了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对这篇小说的理解程度是参差不齐的。相比而言,回答“不舍”的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而回答“自责”和“后悔”的则较好地把握了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后者对阅读这篇小说的“差别感受性”要强于前者。那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提升前者的“差别感受性”就是重点所在。

二、立足文本,进行内容的剪裁

小说阅读,传统的做法是分析“三要素”,但这样的分析法对《最后一课》来说却显得过于浅显,这也是前面所说的学生收获甚微的原因之一。钱建江老师在上课伊始就开宗明义,他引用了当代文学批评家葛红兵的话:“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一下子就删繁就简,把课堂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了对文本的“细读”上来。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

生11:“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孩子们”说明韩麦尔先生对待他们像自己的亲生儿女。

生12:“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都用了“最后”两个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不舍。

师:非常好!你找到了两个重复使用的词语——“最后”,这两个“最后”都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孩子们、对最后一课的不舍,我想请你再仔细地体会体会两个“最后”有没有不一样的情感?请把这两句再读一遍。

生13(读):“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表现了遗憾,“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希望他们以后用心学习,珍惜法语。

师:希望珍惜,希望同学们牢记祖国的语言,这是后面一个“最后”包含的情感。

生14:我从“只许”看出来韩麦尔先生的悲愤,因为他的国家不能教自己的国语,而只能教敌国的德语了。

钱老师的课堂设计并不是为了让学生 “肢解”这篇小说,从而得出一些人所共知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细品读,读出“言外之意”;进而让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一些有效方法。这样的精心剪裁,让文本物尽其用,成为强化学生“差别感受性”的有效载体。试想,如果课堂设计面面俱到,学生只能疲于应付,留给他们的也只会是浮光掠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分散浓缩,采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各个击破”②。

三、预设问题,指向能力的层进

好的课堂绝不可能是太过随意的课堂,即便课堂看起来很自由,有很多“不可预约的精彩”,也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放手不管。《最后一课》可讲的内容很多,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充分的能力训练,教师的问题设置至关重要。我们以往在很多课堂中都会听到一些无效的问题,没有目的,缺少梯度,或让人摸不着头脑,或让人一看便知结果。来看看钱老师的问题预设——

师:接下来,韩麦尔先生谈到了法国语言,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样来赞美法语的?同样找一下字缝。

生24:“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师:能不能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刚才说的,找一下字缝。你找几个词再来分析一下。

生24:钥匙。

师:这是比喻句里面的喻体,你也可以连起来分析。

生24:韩麦尔先生认为,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标志,自己民族的语言都没学好,就只能……

师:你是从反面来讲的,其实这句话韩麦尔先生更侧重从正面来讲。请你从正面再把你刚才的意思说一下。

生24:要想打开监狱的大门,必须把自己民族的语言学好。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民族的语言就有一种凝聚力,可以团结广大的人民。请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老师的目的并不只是停留在学生找到答案,而是通过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他是怎么样来赞美法语的”,“找几个词再来分析一下”,“你也可以连起来分析”,“请你从正面再把你刚才的意思说一下”,这四句话前后关联,从最初的寻找句子到最后赏析比喻句的含义,由浅入深,犹如苏州园林里的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精彩也在不经意之中闪现出来。

四、“学习场”效应,强化个体的能力

学生“差别感受性”的强化是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而传统的“师-生”单向教学方法很难顾及每一位学生。如何让能力的提升惠及全体学生,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在这一课中,钱老师充分调动了教师、学生这两大主体的能动性,利用文本为载体,通过问答、示范、合作、论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学习场”中。

师:同学们,刚刚一开始,老师给大家看了一句话,就是葛红兵先生的话,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字缝”好不好?你们看,你们先找还是老师先找?(生小声:老师先找。)你们真给面子,让老师先找。那我来找一个,我看到一个句子,“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这里有两个词语,“柔和”“严肃”,这两个词语(生小声议:矛盾),同学说矛盾,或者至少说是相对的,但是他为什么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儿呢?你是怎么来理解“又柔和又严肃”的呢?

教师的示范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尤其是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或是在学生遇到大的困惑的时候。一开始,学生对“字缝”缺乏感性的认识,如果没有教师的适时示范,那么有可能出现学生迷失方向、无所适从的结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钱老师的示范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师:作者在这里用精练的语言刻画了韩麦尔先生像一个雕塑一样的形象,同时我们的教材也用插图的方式来再现了这个人物的形象。大家的讲义上没有,老师这里准备了。老师的书上印的是这样一张图【屏显图1】,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上也配了插图,是这样的【屏显图2】,我想请大家对应刚才朗读的几个自然段,你认为配合哪一张插图更合适?同时也仔细观察一下,这一张是人教版,这一张是苏教版。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表面上看,上面的问题似乎有点旁逸斜出,和小说主旨无关;但透过这个环节,我们体会到了教师的匠心所在。要想对这两幅插图作出合理的阐释,一定要在对小说人物和主题有了深刻把握之后。与此同时,这个问题也“引燃”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自发地加入到问题的热烈讨论中来。“协作学习也是协作的知识建构过程,学生将内在知识外化表达给小组成员,有助于内部知识的整理加工,小组成员的反馈和讨论进一步促进知识结构的修改完善,共享知识建构的过程。”③在强大的“学习场”中,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更有效的提升。

类似的精当处理在这堂课中俯拾皆是,不一一赘述。

差别感受性的强化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如何依托语文的课堂教学以“认真建构的干预措施,去影响学生逐步修正(缩小)‘差别感受阈限’”,钱老师的《最后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要让学生有敏感的 “差别感受”,教师首先要对文字有敏锐的“嗅觉”,才能发现隐藏在文字岩石下的那一汪汪清泉;然后精心设计、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阅读基础各异、敏感度不同的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真正达到课标中所说“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目标。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阅读教学中强化 “差别感受性”的实践研究》(编号:D/2013/02/465;主持人:钱建江)研究成果之一。】

①钱建江:《阅读教学中强化 “差别感受性”的途径》,《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2年第5期。

②葛维春:《小说阅读教学的弊病与诊治》,《语文月刊》,2014年第10期。

③孙帙、李哲、张海:《构建课堂·学校·地域·国际的协作学习场——日本协作学习教学实践案例介绍》,《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13期。

[作者通联:江苏常熟中学]

猜你喜欢
感受性韩麦尔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随堂练习
下课之后
一道初中数学情景题的剖析与探究
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途径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
论现代视野中的身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