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高职体育教学分析

2016-02-16 04:09:01◆薛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挫折院校

◆薛 波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高职体育教学分析

◆薛 波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在需要提高全民体能素质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此时必然需要毅然决然担起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责任。体育教学的培养不仅仅包括学生体质的训练提高,还包含了其他许多方面基本素质的养成,在这些方面,其他学科无可替代。将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现状以及高职体育教学特色做出分析,并对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案进行探讨。

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体育教学 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适应体现了需要社会适应能力强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人才。在这特殊时代的条件下,高校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塑造尤为重要。值得可喜的是高职院校在十多年的发展中积极进行观念和角色的转变,并大力建造适应时代需求的师资力量,渐渐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突出。

一、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作用分析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各类企业都相当看重的。一个团队若要强执行力和高成效、好业绩,则必须具备良好的凝聚力。团队的凝聚力越高,活动效率也就越高,只有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感情投入,共同协作,才可能为共同目标努力奋斗。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于体育活动多以群体为单位进行,尤其是在竞赛中,需要团体的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取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同伴之间的群体意识与协作能力。

2.有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是在群体中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而且这种交往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所以无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交流都能促进人际交往以及增强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体育活动建立了一个相互学习、合作、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去建立友好的关系,培养其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3.有助于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有体育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成功和失败,而跳高、撑杆跳高这些体育比赛项目的每一个参赛者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在体育比赛中,对于失败的个人或群体来说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挫折训练。承受挫折的过程是心理调适的过程,这种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承受挫折的能力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4.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体育运动是对人的磨炼。体育活动场地多数在室外,夏顶烈日,冬迎寒风,学习环境艰苦而特殊,这是对人的一种磨练。在运动中总是要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者完成某一项任务。无论是奔跑、跳跃,还是投掷、攀爬,身心都需要有顽强的毅力来承受较大的负荷。

二、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途径

1.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首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社会需要,教学形式及内容与时代相结合,将一些受欢迎且有长期健身价值的体育项目引进课堂。其次,授课内容与职业特点结合,选择“抑其过补其缺”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锻炼,安排一些适应性、有助于恢复体能、提高学生生存能力的项目,突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与原有的课程结构,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分站姿、坐姿、半坐姿重新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使学生身体的发育成长与职业技术和职业体能的发展保持同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学中创造微型社会课堂,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把体育教学课堂当作一个小型社会,让每一位学生随时随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随时与不同的人成为合作伙伴,组成一个团队,而后又随时随地地将其分开,让他们与原来的对手重新组成新的团队。在这课堂社会中不仅存在着合作与竞争,同时也有机遇和挑战以及成功和失败,从而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适应自己的新伙伴、新团队。使他们了解到社会当中存在各种合作关系,从而为学生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的锻炼提供坚实的平台,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条件,而且充分的实现教学与现实的结合。

3.加强学生的意志锻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参加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要承受来自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压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每一次锻炼,为了完成某一个目标或任务,都会付出许多努力,投入大量的精力。因此,体育教学在很好地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的同时存在着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往往成功能使学生精神焕发、信心倍增,而失败则会使他们变得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所以要求老师在体育活动锻炼后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使得学生在身心疲惫的时候,充分地感受到挫折的经历,达到锻炼意志的目的。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也在逐渐发展完善。高职院校在培养大学生时,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以及进行实践演练外,社会适应能力也应该得到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有着较大的辅助作用和激发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体育教学的优点,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让体育教学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上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以全新的方式培养出更多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

[1]吴红胤.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3):93-95.

[2]石成银.刍议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84-85.

[3]邱艳坤.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9):116-117.

[4]王刚.解析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87-188.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挫折院校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挫折使我更坚强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学习月刊(2015年17期)2015-07-09 05:40:30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