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环 王洪玲
(山东省沂源县历山街道鲁山路小学;山东省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马桂环 王洪玲
(山东省沂源县历山街道鲁山路小学;山东省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
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是终极目标。引导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才是根本。就小学数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进行阐述。
兴趣培养 教学艺术 思维激发 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相对浓厚,反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欲望。所以说,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鼓励大胆发言,提出不同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样就能够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愉快轻松向上的探究空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创造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意一堂的导课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实际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
如在讲分数的意义时,教师拿出18个小棒,让学生到黑板上创作自己喜欢的分数,当每个学生演示完毕后,教师进行表扬后顺势诱导,让学生加上手势并向全体学生讲述其创作的理由,然后质疑:哪位同学还创作了不同的分数?加上肢体语言,并向全体同学讲述,比刚才这位同学比的更优秀?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逐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
如在讲“乘法分配律”时,我们学会了4加2的和与25相乘可以把4和2分别与25相乘再相加。请你再创作几个你喜欢的这样的例子,写在练习本上。师:谁来汇报你创作的式子?教师随着学生汇报板书,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等式,还有自己写的等式,有什么发现?请先和同桌交流,然后师指导学生交流概括。这样让学生写出类似的例子,既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活动,又使学生积累了乘法分配律的感性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由此及彼,得到启发。从而使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受到发现新知识的美感和乐趣。例如,在讲分数的单位时:十分之几的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单位是千分之一,那同学们观察,比较,讨论,猜想十万分之几的单位是多少?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猜想。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不但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一)启发性常用语
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启发性教学用语时应关注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便于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常识性用语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赏识而生存。为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用常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个可以赏识的对象。不要等他们已经将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后,才去赏识他们。而是要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常识性用语,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例如,在学生对问题作出不同层次的回答后,应给予一定的评价,而且应该用赏识的评价。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位老师每次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反应平淡,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听课教师和学生不太明白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是否满意,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很多带感情的语言可以信手拈来,例如:
“对!”/“很好!”/“不错!”/“ok!”/“你真行!”/“你真棒!”/“你是最棒的!”/“你真聪明!”/“你真会动脑筋!”/“你头脑真灵活!”/“你接受力真强!”/“你真有胆量,不简单!”/“这位同学思维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真是巧思妙解!”/“这位同学真是勤奋好学,值得大家学习!”
(三)激励性用语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应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用语,并适当给出方法上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例如:
“不错,学习就得认真!”“你真棒!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大有进步,再加油。”/“希望你再接再厉!”/“不骄不躁,继续努力!”“功到自然成!”/“你瞧,你比以前进步多了,望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你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一定能进步!”/“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出来!”/“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没有用心尝试,不要轻易说‘不’。”
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教师要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的评价学生,对于学生有缺点的回答教师要在肯定学生的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善。从而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品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达到让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大胆地创新的最终目的。
[1]李承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2014,(06).
[2]孙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