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琴 李瑞芳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张小琴1李瑞芳2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204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状态、活动状态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变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HAMD、N IHSS、CSS、MMSE、SAS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在加强常规护理工作的同时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压力,增加依从性,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脑血管;依从性;心理护理
脑血管病作为至死率,致残率相当高的疾病,是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疾病发展归宿,在近些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向年轻化发展,所有除有效的神经系统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外,还应适时施与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1-3]。本文就脑血管患者全面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评价,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204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48±4.2)岁,病程为3~29年,平均病程(18±2.5)年;对照组,年龄为35~82岁,平均年龄(46±3.9)岁,病程为3~31年,平均病程(18±3.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遵照医嘱执行严格神经系统对症治疗,密切关注患者情况,给予其卧床休息、氧气吸入护理以及协助患者计家属完成日常护理。
1.2.2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与患者全面的心理 干预: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患者的家庭简单情况。有效运用沟通技巧,尽快取得家人与患者的信任,进一步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首先要为患者营造相对舒适安心的就医环境,尽量减少外界各种悲观环境的刺激,使患者放松心情,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4-6]。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保持衣着得体,言语大方,亲切和蔼,诚恳可信,技术娴熟,富有耐心,详细向患者宣讲疾病的心理生理转化,让患者可以有积极的心态,充分树立医护人员的形象,对患者的疑虑内心科学地讲解。对一些心理问题严重复杂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仔细分析原因,重视与家属的交谈,寻根问底,努力找到患者心理问题的根源,积极给予心理护理。一般脑血管病患者都会在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大,有失落抑郁,恐慌逆反甚至绝望的表现,患者对疾病不了解给予求成的心理使得其对治疗失去希望。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给予差异性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在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安抚患者的心情,因为患者在意思回复后会因自己瘫痪或者失语而无法接受事实,护理人员给予其耐心的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让患者能够有个相对平和的心态勇敢面对现实。对于脑血管患者慢性恢复期的护理,护理工作人员要积极鼓励患者,同情与理解,并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谈心,在患者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患者感觉自己存在的价值,逐步建立患者失去的自信心,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尽快摆脱病痛折磨[7]。
治疗后,实验组CSS评分为(18.7±3.6),对照组为(28.4±6.9);实验组C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HAMD评分为(31.3±6.4),对照组为(52.1±9.7);实验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量表参数为(19.1±4.8),对照组为(32.5±7.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本文通过护理人员实施全面护理工作,不仅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的就医依从性,而且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信心,有效的缓解了脑血管病患者的恐惧紧张,悲观失落,萎靡不振甚至抑郁轻生的心理,更能缩短患者后期康复训练的时间,早日让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综上所述,脑血管病患者在加强常规护理工作的同时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压力,增加依从性,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1]苏申. 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作用观察[J]. 河北医药,2012,34(10):1596-1597.
[2]许丽华. 老年人脑血管病后遗症期褥疮临床护理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4,38(2):193-194.
[3]黄晓青.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5):763-765.
[4]平红姣,陈立敏. 30例因强制医疗及相关原因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报,2014,21(17):64-66.
[5]冯俏,金奕,周官恩,等. 护士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非痴呆认知障碍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 6043-6045.
[6]白玉芬,方志红. 长春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心理状态神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4): 112-114.
[7]陈映红,徐嘉敏.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8):2895-2898.
Psychological Care for Cerebrovascular Patients
ZHANG Xiaoqin1LI Ruifang2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 Thir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China , 2 Electrocardiogram Room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ef ect evalu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20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bout convention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r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bout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nervous state, active in the case of a change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Patients of HAMD, NIHSS, CSS, MMSE, SAS were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 the di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 cant (P < 0.05). Conclusio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strengthening routine nur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anxiety depression, relieve stress, increase compliance,treatment of disease has a positive ef ect.
Cerebral blood vessel, Compliance, Psychological nursing
R 473.6
A
1674-9308(2016)28-025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8.165
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院区,内蒙古 包头014010;2 心电图室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精神量表(MMSE),并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