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监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016-02-16 07:23:20劳国琴唐志华王佳良石夏莹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控制率监护药师

劳国琴唐志华王佳良石夏莹

药学监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劳国琴1唐志华2王佳良1石夏莹1

原发性高血压;药学监护;依从性;血压控制率

高血压是我国所有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及时,血压控制不达标易引起脑卒中、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和失明等一系列并发症[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先天性遗传基因与多种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1]。本文旨在寻求一套安全、可靠、有效的药学监护模式,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药学监护干预对象。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35~68岁,平均(50.3±10.6)岁;病程1~20年,平均(8.6±3.4)年。药学监护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32~67岁,平均(48.7±11.2)岁;病程1~22年,平均(7.8±4.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诊断标准[2];年龄30~70岁;高血压确诊者,至少接受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肿瘤、免疫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有妊娠风险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由药师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记录调查。首次访谈记录内容:(1)患者高血压病史,治疗情况,高血压基本知识,对高血压药物了解情况;(2)测量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3次,取平均值;(3)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次数、高血压药物种类和剂量。两组均进行高血压常规治疗,药学监护组发放《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3],提供药物监护,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及时调节用药剂量,药物种类。每月15号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督。

1.3 监测指标及方法

1.3.1 患者服药依从性 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MORISKY[4]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性,主要内容:(1)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2)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3)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4)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判断标准:4个问题的回答均为“否”,即为依从性佳,4个问题有1个或1个以上的回答“是”,即为依从性差。

1.3.2 患者血压水平及控制率[5]监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压控制率。血压控制率=末次(最后1次随访)血压<140/90mmHg患者数/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药学监护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变化(例)

2.2 两组血压水平及控制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及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药学监护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药学监护组血压控制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及控制率比较(mmHg,±s)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及控制率比较(mmHg,±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组比较,△P<0.05

?

3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大多数患者需终身服药[6]。药学监护是当今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1990年美国Minnesota大学药学院的Hepler和Strand教授第一次全面阐述了药学监护的概念[7]。1993年,美国医院药师协会对药学监护又作了统一定义:“药学监护是直接地、负责地提供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监护,其目的是让病人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探讨一套安全、可靠、有效的药学监护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服药依从性影响巨大。研究[8]表明服药依从性差,药物治疗不充分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显示,干预6个月后药学监护组的服药依从性有了大幅度提升,药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指导,普及高血压知识,并不定期的进行随访和监督,使患者切实认识到疾病的危害,从而提高了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控制血压达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国外文献[9-10]证实医师药师合作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率,特别是对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在合理用药方面药师尤具明显优势。本研究显示,干预6个月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降低,血压控制率也大幅增长。药师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发展,提供药物选择、剂量以及用药监测项目等方面的建议,使患者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药学监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的影响,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因依从性差引起的血压波动;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将患者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3.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7):579-615.

[3]王文,姚崇华.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38.

[4]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Z]. 2009-12-28.

[5]Morisky DE,Green LW,Levine DM.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self-reported measure of medication adherence[J].Med Care,1986,24(1):67-74.

[6]Schnipper JL,Roumie CL,Cawthon C,et al.Rationale and design of the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for Low Literac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PILL—CVD)study[J].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0,3(2):212-219.

[7]师少军,陈华庭,曾繁典.药学监护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1):1-5.

[8]Jokisalo E,Enlund H,Haloen P,et al.Factors related to poor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 therapy [J].Blood Press,2003,12(1):49-55.

[9]Green BB,Cook AJ,Ralston JD,et al.Effectiveness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Web communication,and pharmacist care on hypertension contro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8,299(24):2857-2867.

[10]Weber CA,Ernst ME,Sezate Gs,et al.Pharmacist-physician co-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reduction in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s[J].Arch,Intern Med,2010,170(18):1634-1639.

(收稿:2015-06-20 修回:2015-09-16)

1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药剂科(绍兴 312000);2浙江省绍兴人民医院药剂科(绍兴 312000)

劳国琴,Tel:13666636672

猜你喜欢
控制率监护药师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2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茶叶(2021年1期)2021-04-13 06:21:34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6期)2015-09-26 12:12:09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