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简介
客家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大浪客家舞麒麟
深圳市大浪街道辖区居民大部分为客家人,其民俗风情以客家习俗为主,舞麒麟是深圳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麒麟始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目前,辖区共有麒麟队5支,分别为大船坑、石凹、赤岭头、元芬、龙胜五队,队员共有190余人,最年长的84岁,最小的12岁。大船坑舞麒麟已成功申报区、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石凹也申报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客家舞麒麟是当地客家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一年中,凡遇节日庆典、娶亲嫁媳、乔迁新居、添丁生子都要应邀去舞麒麟。民间历来有“麒麟献瑞、麒麟送子”的说法,传说舞麒麟能扬善避邪,送来的童子长大后必成忠臣良将,有安邦定国之才,有恤悯百姓之心,在麒麟身上,寄托着客家人强烈的爱憎和美好的祈愿,通过舞麒麟表达对生活的欢欣及对未来的祈福。
大浪舞麒麟表演套路基本相同,细节上又各有特色。在表演麒麟的腾跃翻滚、卧地、盘回、穿插、耸立时表现出麒麟的喜、乐、祥、和、凝、惊、醉、睡、威、猛、灵、动编排套路时,在应用起、承、转、合方面各自都有自己的处理手法。在具体的表演套路上,表演技艺套路细致,包括有打功夫(武术表演)和打击乐、吹奏乐,各队在打功夫、拳术套路上数目不一,对表演者的基本功技艺和素质修养有较高要求。大浪客家舞麒麟的表演和相关服饰、道具、打击乐、吹奏乐至今仍保留着中原传统的表演套路和制作工艺。如大船坑麒麟队即由一个村、一个姓,经过22代子孙的传承,至今仍保留着8段舞麒麟、11套打功夫套路。这种由一个村一个姓氏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模式,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表演套路原样,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民俗价值、工艺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原有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失去了存活的自然环境,其传统习俗正在淡化,在此背景之下,大浪舞麒麟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传承人年逾古稀、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接触的机会;一些靠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因后继无人而面临失传。值得庆幸的是,深圳大浪文体中心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大浪极力推动舞麒麟的普查登记和宣传,在与传承人共同努力下,促成舞麒麟从神台走向民间,从仪式衍为艺术,由艺术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发展脉络和流变之中。作为“祥瑞”的象征,今天的舞麒麟集服饰、手工技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武术为一身,仍在深圳翩翩起舞、存活于民间,已然嬗变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俗化信仰的表现与对艺术虔诚的追求。
图片说明:本刊编辑与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道大船坑麒麟协会谢玉球会长合影(右)。
图片说明:传承人谢玉球传授麒麟技艺。
(文/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