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2016-02-15 21:58彭清兰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圆明园背景美的

◆彭清兰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一中)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彭清兰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一中)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首先要求教师根据语文教材特点,遵循美学的有关原理,通过创设美的教学气氛,再现美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美的启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初中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情趣

现阶段,审美教学成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新课题,对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在相关文言文和议论文的学习中,审美教学的作用更加明显。

一、审美教育本身是一种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都能领悟,都能欣赏。显然,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是不能达到这种要求的。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极其丰富,它用不同的体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事物,鞭挞与揭露了各种丑恶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过程中,不仅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而且还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各种形象美和心灵美。由于青年学生正处在情感萌生、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作品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鲜明对照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通过语文教学,在这种集中、典型而又强烈的美的长期熏陶下,学生能够提高美感能力,加深对美的认识的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不仅能很好的欣赏文学作品,而且能明辩其它文艺作品的美丑。

二、了解背景,深度解析

了解背景是审美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了解了文章写作背景,才能快速的理解整篇文章。在学生不了解文章背景的情况下进行审美教学,教学成果往往效果甚微,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要仔细了解文章背景故事,避免出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理解慢的现象。

学生在了解文章的背景同时,也要仔细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同作者写作风格不同,影响整篇文章的大体内容,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典型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在学习《行路难》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李白写作风格,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误解诗歌内容、单方面解读诗歌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作为学习的基础,才能保证学生能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8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的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四、图文并茂,形象解析

在文章的讲解过程中,只是单方面的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写作风格也是不够的,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写作风格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解析文章,解析文章同样需要在实质层面上进行系统介绍。

教师在文章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收集文章的相关图片、视频、物件,增加学生的兴趣,以实例举证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圆明园》是一篇警醒学生勿忘国耻的文章,在整个文章的构建中,作者使用大量的文字形容圆明园的美丽,并附加了一幅圆明园现在的图片,文章中,作者写过“雨果称它为世界的奇迹”。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来推测圆明园的情景,圆明园现存的一张图片更不能展示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在网上下载圆明园复原图片,也可以通过十二生肖首等物品的图片作为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程度,达到文章创作的目的。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必须从语文教学的阅读、写作,甚至日常生活中去入手,将审美的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审美实践在大量美的教材、美的事物的熏陶下,在教师积极有序的美的教育的指引下,获得审美愉悦,并在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灵性得以升华,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并为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夏杏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

猜你喜欢
圆明园背景美的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满江红·圆明园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