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在推广实践中的普遍现象与对策研究

2016-02-15 20:03◆尹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中华学生

◆尹 昭

(广州市美术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在推广实践中的普遍现象与对策研究

◆尹 昭

(广州市美术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在当前的社会中产生了一定影响,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某些潜移默化的变化,然而,其在推广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种种问题。以中华经典诵读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推广实践中出现的追求短期效应、方法固定落后和诵读流于形式的弊端,思考学习国外经验与理论,提出了立足长远,持之以恒;创新方法,求真务实;合作诵读,注重实效的对策与建议。

中华经典 经典诵读 推广实践 问题 对策

经典诵读作为一种弘扬经典、传播文化的社会现象,自政协委员提案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追捧,引发了得到了很多教育人士的认可。经典诵读,其完整的理解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诵”,即吟诵、熟读和背诵,注重记忆和表现出来的动作;二是“读”,即阅读、朗读、默读、略读、精读,凸显的对于书本学习的方式和手段。三是“写”,即由“诵”和“读”的行为带来的书写要求。完整的中华经典诵读,包含了以上三层内容,强调的是“诵”“读”“写”三位一体的统一。自古以来,综合国力的较量,不仅仅是科技、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比较,还包括人才的竞争。经典文化阅读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和形式,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智慧,凝聚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光辉。诵读中华经典,传承民族精神,这是当前人文精神缺乏、追求多元下的一种沉淀和积累,是在纷繁复杂社会下洗涤身心的一种途径。这种方式的开展,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信心,引导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事物发展的双面性,使得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在中华经典诵读推广实践的过程中,刻意强调形式和场景,突出外在的表面形象,反而不利于真正中华经典的创新与高效,不利于经典诵读的求实与突破。

一、中华经典诵读推广实践中的问题

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亦掀起了一股中华大地乃至海内外华人之处到处有诵读经典的热潮。然而,我们看到经典诵读活动的成绩的同时,一些不可小觑的深层次问题,需要关注:

1.追求短期效应

一些学校把经典诵读简单地理解为学校的特色,把经典诵读视为提高文化素质的快速途径。一味追求经典诵读活动的场面之壮观、声势之浩大,对学生的实际收获则很少过问。殊不知,教育,尤其是本文论述的经典诵读教育承担的是培养人的重大职责,而不是立杆见效的“速成工厂”。对于经典诵读,需要正确的看待经典诵读的作用,知晓经典诵读的内涵和意义。经典诵读的作用需要经过时间的保证,倘若只是对经典诵读摆摆样子,必然就不能发挥经典诵读的效果。从目前的现状看,绝大多数的教师对于经典诵读,主要迫于上级压迫,多数选择让学生在早读时间进行经典诵读,实施的时间也是一周选择性的进行几次,每次时间都不长,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一学期下来也没有几个小时的早读时间。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大部分学校压缩了经典诵读时间,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经典诵读的实践很短,偶尔进行一两次,却实践不固定,地位也不突出,学生只是偶尔想起才知道有经典诵读的实践。这样的经典诵读,必然会使得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受到影响,使得学生对于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产生动摇。

2.方法固定落后

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使用,不能够照搬照语文课的教学模式。虽然有些经典诵读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平时的文言文非常相似,但不应该在教学上毫无区别。当前,很多的学生和家长都经典诵读的引导不够,教师对经典诵读的含义往往不了解,其只是简单地诵读理解为朗读,对于经典作品往往进行背诵,甚至将诵读和背诵的意义进行混淆,将其当成死记硬背的背书形式。校园中的题海战术,使得学生往往疲于奔命,时间的挤压,使得经典作品在考试题中的体现也不明显,大部分的学生将其理解为古代诗歌背诵或是反映为文言文阅读理解。这种狭义的理解和教学方法上的局限性,必然使得学生失去对经典诵读的信心。

3.诵读流于形式

当前,很多地方都开展了经典诵读的推广学习活动,但是又少部分地区,活动仅仅只是为博得“眼球效应”,追逐形式,忽视效果。很多的学校在课堂上进行经典诵读,往往只是要求热闹,大气,具有表演性质,忽视文化内涵的培养和考验,对于课堂教学,往往轻视课后阅读和品味,只注重教师的讲解,不在乎学生的感悟与思考。在经典阅读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对于诗句的文言文学习和翻译较为重视,满堂的繁琐的分析,练习和讲解是重点,对于诵读只是教学的附庸,往往采取“齐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花样虽然不少,但是只是点缀,是预定教学内容完成后的消遣,是课堂分析后空余时间的一个教学方式。

这种流于形式的诵读,不但不能达到学习的最初目的,反而会使得活动过程变味。学生对经典的理解会产生错觉,互相学习彼此合作的概念会产生区别,使得学生不能够真正认识到经典诵读教学的趣味性。经典之所欲成为经典,就在于其能够突破形式,把最为本质的真诚的东西流传下来,如果在诵读中不加以引导,使活动仅仅流于形式,必然会使得经典的学习与诵读成为“笑话”。

二、国外相关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当前我国经典诵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反省深思,纵观古今,对比学习,借鉴国外相关学习理论和经验,为我们推广经典诵读提供借鉴与支撑。

1.有意义学习理论

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入手,以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即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态为视角来谈该理论对经典诵读教学的一些启示。从当前的现状看,经典诵读在学校中进行了广泛的开展,在部分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经典诵读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目的的偏差性,内容的随意性,方法上较为死板,学习的兴趣往往不高,积极性也不够。小学生关于经典诵读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记忆力往往也不够,多数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知识较为懒散,迁移能力不够,灵活性较差。经典诵读需要正确的理解,学生只有通过有意义的理解和学习才能够实现经典诵读的目的。

2.建构知识理论

建构理论是学习的重要理论之一。经典诵读过程中,往往需要完成自己的建构方式,通过自身知识的建构完成经典诵读的内涵。学生是经典诵读的主体,如果只是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仅仅依靠教师的独白式灌输,这样往往形成不了经典诵读的知识理论体系。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协助学生找到经典诵读内容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的联系,达成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知识往往具有联系,学习的系统中需要利用原有的知识储备,完成知识定势,明确其对经典诵读的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习经典,需要对其进行方向和经典知识的测试,便于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学习,让新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经典诵读和学生的生活要牢牢联系起来,把最为表征的经典学习方式,变成有意义有内容的知识建构系统。

3.合作教育理论

合作教育理论强调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通过团队合作,使学生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使每一个学生感到成功和进步,使学生得到与教师、与其他同学交往的快乐、认识的快乐、发展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当前的经典诵读强调的是学生个人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己去阅读,强调的是学生的个体活动。而诵读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毅力的支撑,需要恒心和毅力,仅仅依靠学生个体,往往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励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合作教育理论,利用国外的“阅读小组”这种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的阅读时间,丰富的阅读资源,达成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的机会。阅读小组是通过给予学生比较和激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读者,获得更加真实的阅读体验。当前,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能力,将高水平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促成经典诵读内涵和意义的提升。

三、中华经典诵读推广实践中的对策与建议

体验传统人格文化之美,感悟经典传颂文化底蕴。从大智若愚的颜回,到淡泊名利的子骞,到知错能改的冉求,再到能言善辩的宰予……这些先贤的鲜明个性与伟大人格,需要在经典诵读中不断影响新一代青年的心灵,引导他们的思想,开阔他们的人生。面对中华经典诵读在实践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吸收国外经典学习的经验,在理论中寻找出路,在创新中开拓方法,力争在有效的时间内,促进经典诵读更好地发展。

1.立足长远,持之以恒

经典诵读对学生的影响,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习惯的培养。任何以追求“眼球效应”和“短时效果”的初衷都违背了经典诵读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针对当前很多地方,表明开展“轰轰烈烈”的经典诵读活动,私底却压缩经典诵读时间,强化应试教育的行为,首先要求教育者和倡导者要立足长远,持之以恒。摒弃急功近利的的浮躁心态,不论短期效果如何,都要持之以恒,细水长流。诵读作为一种声音的技巧,需要诵读者主体的参与,很难立马见效,不可能短期产生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果从功利的角度出发,最求“短平快”,追求“立竿见影”,必然会动摇学生对经典诵读的信心,不利于经典诵读活动的长远发展。平淡心待之,日有所诵、日有所思、日有所得,长期坚持,经典的韵味才能为诵读者所领悟,经典的力量才能在学习者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只有沉淀下心,自觉地践行意义学习理论,让学习者在诵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在进行经典阅读时,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运用比较和对照、事实和观点、主题和情节、原因和结果等这些常见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采用建构理论,借用故事结构、图形组织、想象、预备知识、提出问题、监视与修整、总结等思维和技巧,避免对学生进行分散性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整体性发展。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种“静待花开”的观念,从长远的角度和意义看待经典诵读的效果,避免出现短期效应。

2.创新方法,求真务实

在经典诵读的方法上,需要坚持“创新”的理念,树立“求真务实”的意识。经典诵读课的方式要区别于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避免出现含义不清,死记硬背的方式。诵读不等于“死记硬背”,强调的是“诵”“读”“写”三位一体的统一。经典诵读的材料之间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性,教育者要充分挖掘这些逻辑,创新教学方式。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与技巧,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让新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在唐宋散文的诵读学习上,可以以“唐宋八大家”作为线索,将散文串联;在学习边塞、送别时,可以将相关的组诗进行诵读,强化诵读内容之间的共通性和记忆性。同样,对于唐诗和宋词,可以区分“月亮”和“太阳”两个物像,王勃《江亭夜月送别》、薛涛《送友人》和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可以作为一个月亮组诗,都是离别,都是月亮,都是唐诗中的精品;同样,高适《别董大》、严维《丹阳送韦参军》和李白《早发白帝城》,作为有太阳意向的离别组诗,因此,可以在比较中诵读,在诵读中进行分析,在分析中促进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提升。

3.合作诵读,注重实效

诵读经典,是理解中华文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需要合作和激励,需要在环境塑造和氛围营造上下功夫。经典诵读能够带动整个社会对传统、对经典、对文化的重视,也能够在彼此合作学习中交流思想,彼此质疑,加深理解,促进经典诵读实效性的提高。合作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强调通过合作与激励使得学生提高诵读的兴趣,客服虎头蛇尾的毛病,坚持不懈的将活动开展到底。与此同时,将诵读的经验与他人分享,能够是自身的逻辑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活跃,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得到交往、分享、发展和成长的快乐。因此,在经典诵读中,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进行适当交流、分享经验,体味别人的快乐。在美国的小学,多数学生会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入一定的学习小组,根据自身的兴趣,互相监督,共同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积极、互动和有效的师生关系,小组之间还会通过一些表演和肢体游戏,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对经典文化和经典知识的感悟。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52.

[2]谢静.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03).

[3]陈丽娟.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条件的实现[J].新课程研究,2010,(04).

[4]叶蓉蓉.小学“中华经典诵读”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01).

[5]夏熔亮.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方案[J].文学教育,2010,(02).

[6]王海迪.小学语文古代经典诵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7]杜彩虹.“经典诵读”问题研究——以扬州地区“经典诵读”活动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9.

[8]刘若需.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9]张甜甜.小学生经典诵读现状与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猜你喜欢
中华学生
中华龙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爱我中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