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小学部)
长春版语文教科书中弱势群体人物形象分析
◆王 晶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小学部)
研究了长春版语文教科书中弱势群体人物形象,以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六个年级十二册中出现的弱势群体主人公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长春版语文教科书中弱势群体人物形象进行特征和价值分析,基于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弱势群体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大方向进行了列举,最后针对本套教材提出了建议。
语文教科书 弱势群体 人物形象分析
1.性别。笔者选择了长春版小学语文书中45个弱势群体案例进行分析,男性为31篇,女性为13篇,男女均为主人公的为1篇。数量的严重不均衡,男性数量较多,在义务教育中所需要的人品特质就会更多地赋予男性角色上。无论是只能还是能力,又或者是性格,都会更多地将优点呈现在男性主人公身上,而人类的阴暗面就分配到了女性身上。这样的性别分配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大部分为女性、儿童和老人,而教科书中男性比例如此之大,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观念。长春版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为拼音识字、诗歌儿歌农谚谜语、古诗及古文、阅读、幽默五大类,人物性格展示的主要出自于阅读和幽默这两类。这两类中共有127个人物,98个男性,21个女性,6个男女共同主人公。在教科书中,男女比例严重不协调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女性常常以配角的角色出现,甚至只出现在脚注里,对其活动和刻画的文字非常之少。教科书的编制者受长期思维定势,常常出现“男尊女卑”性质的文章,当这种意识固化到学生的脑海中时,往往会形成终身的行为习惯。
2.年龄。据调查,在长春版教科书中各年龄阶段中都是男性主人公占绝对优势。45个弱势群体人物中,有31名儿童,10名成人,4名老年人。31名儿童中有21名男性,10名成人中有9名为男性,4名老年中有2名为男性。这种男性主宰的分布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
在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是最容易被他们接受的,这一点人教版做的非常好,儿童所占比例为79%,苏教版为41%,长春版为69%。
与人教版和苏教版相比,长春版的弱势人物总数是最少的,但是儿童所占的比重间于两者之间,这是尊重儿童形象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怀。小学阶段的儿童认知水平较低,情感发展水平也不高,教科书是他们接触外界社会最重要的工具,书中的主人公对儿童为人处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应当以儿童的心理需求为基准,着眼于该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鼓励学生学习优秀的品质,发挥潜能,超越自己。
1.正负面情绪。经调查发现,教科书中轻蔑、罪恶、兴趣、羞愧这几种情绪没有出现,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为愉快情绪,即使是遇到困难、挫折,他们也依旧会保持这种愉快乐观的精神。有40%的情绪是痛苦的,负面情绪出现的概率为55%。由于弱势群体的地位比较特殊,所以负面情绪较多,但是小学生作为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的特殊群体,应该更多地展现积极向上的情绪。
2.性格。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45名弱势群体主人公中,有 11名为内向,34名为外向。从年级上看,11篇内向型主人公中,有 2篇为二年级,3篇为四年级,3篇为五年级,3篇为六年级,也就是说,除两篇选自低年级外,其余 11篇内向主人公都出现在四、五、六年级。性格的内向外向和正负面情绪不一样,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先天身体状况或者是家庭因素造成的,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该更加均衡,而不要让儿童产生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好的错误认知。
1.主人公以男性占绝对优势。在教科书中的45篇案例里,男性以31篇主人公占领了绝对数量上的优势。在书中,男性被赋予了优秀的各种品质,诚实、有爱、坚强、聪明等,而女性留下了柔弱、脆弱的印象。这跟中国的男性文化主导有密不可分的原因。但是,这样的布局跟新时代的男女平等以及女性独立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2.儿童比例较高。在教科书中,儿童弱势群体的比例达到68%,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但是在中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的时刻,可以适当再增加老年人的比例。
3.对残疾群体不够积极。长春版中 82.2%的弱势群体主人公皆为健康人群,8.9%为残疾人。在教科书中,总是对残疾群体受到的打击一带而过,但是对他们的幸运光环却大肆描绘。这会让小学生误学习当中的负面信息,也容易对残疾群体产生错误的认知。
对教科书后续编写的建议:
(1)均衡弱势群体的比例。据笔者统计,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性格等方面均有不平衡现象,后续的编改应该重视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将不利于小学生正确认识人物以及社会性质的篇幅去掉。倡导均衡的弱势群体分配比例,这样会给小学生带来正确的价值观。
(2)重视老年人和残疾人。在书中,老年人的比例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并不符合当前社会老龄化的局面,应该多增加老年人的弱势群体篇幅。书中对残疾人的描写有失真实,残疾人总是非常幸运,这样会带偏学生的价值观,误以为弱势反而会带来好运。书中需要还原弱势群体的原有样貌,尊重现实,只有这样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素材。
(3)倡导男女平等。书中男性角色占了绝对优势,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男性主义的思想,也不利于当前社会男女平等观念的倡导。
(4)融入国家政策。任何一项教育的最大支持者都是国家,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国家的法律法规其实是最有效的一项途径。而长春版教科书中的缺少对法律法规的教育,这对于小学生这样的弱势群体去保护自身权益来讲是非常遗憾的。只有在教科书中逐步渗透国家的法律法规,从小培养小学生对于弱势群体的救助和保护意识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1]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天雪.教师身边的教育科研[M].重庆:重庆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陆韵.我国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形象比较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