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华
(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江苏 常熟 215500)
什么是好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好课应具备三个重要的学习指数,即:好课首先是拓展式学习的课;好课还是深度式学习的课;好课更是体验式学习的课。这三个学习指数对应我们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缺一不可。
“窄”化是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所谓“窄”化,就是把课堂作为唯一的学习场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把教师(或教材)作为唯一的思路来源。笔者认为,一堂好的历史课,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一定是一堂拓展式学习的课。所谓拓展式学习,就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时空、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方法等的扩容增加和优化发展,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位促进。拓展式学习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归宿是达成教学目标,拓展式学习的过程就是丰富“教材历史”使之形成“现场历史”的过程。
首先,拓展式学习是对学习时空的拓展。按照一般理解,学生的学习时空主要是课堂里的45分钟(或40分钟),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就不是学习时空。拓展学习时空,就是要让学生生活的时空成为学习化时空,包括课前与课后、校内与校外。课前,除了常规的先学准备和材料搜集外,还可以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专业阅读。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课后,精选一两篇和课文内容有关、篇幅不长且生动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分享给学生家长,让他们和学生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如学完人教版(下同)九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笔者就分享了一篇《佐尔格与莫斯科保卫战》的小文章,通过阅读,他们知道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艰巨以及佐尔格提供的情报让斯大林放心抽调远东军队25万人支援莫斯科,从而扭转战局的趣味历史。当然,还有校内与校外的拓展,如举办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活动或参观等。
其次,拓展式学习是对学习内容的拓展。初中历史教材内容高度浓缩,老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如果能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度拓展,那么这一过程就好比是在脱水蔬菜中加入适量的水将其还原成新鲜蔬菜的过程,是丰富“教材历史”使之形成“现场历史”的过程。通过历史细节的拓展,学生在咀嚼略显枯燥乏味的“教材历史”的同时,能够品味生动形象的“现场历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可以是对背景材料的拓展,也可以是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如在教学八下第五单元外交成就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笔者拓展了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外交(“两个拳头打人”的强硬外交),帮助学生厘清了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一条主线——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外交➝开创外交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同时,还给学生拓展了新中国外交政策在主流史学界被分为的五个阶段(即:一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一边倒”时期;二是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两个拳头打人”时期;三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期,“一大片、一条线”时期;四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大调整”时期;五是90年代至今,“大融入”时期)以及国外政治家概括的新中国外交的四段经历(即: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等相关知识,学生普遍感到趣味十足。
最后,拓展式学习是对学习思路的拓展。历史课堂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视角,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历史问题,以培养历史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如九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分析一战的三大原因时,引入了法国年鉴学派的时段理论。年鉴学派认为历史发展有三种时段:第一层是地理时间(长时段),包括地理、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长期延续的因素,它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第二层是社会时间(中时段),指影响人类生活的经济或人口变动的周期性因素,它构成了具体历史事件发展的基础;第三层是事件时间(短时段),指政治、军事、人物的活动等,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本课中一战的三大原因刚好符合年鉴学派的三种时段理论。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笔者在教学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三种历史时段,并引导学生据此来思考一战的三大原因。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做确实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把握一战爆发的原因,从而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浅”化是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又一突出问题。所谓“浅”化,就是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外在动机的学习,是一种基于文本知识的学习,是一种基于机械记忆的学习。笔者以为,一堂好的历史课,从过程与方法维度上看,它一定是一堂深度式学习的课。所谓深度式学习,就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深度式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从“已知历史”到“未知历史”的过程。
首先,深度式学习注重知识学习的理解与批判。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对任何学习材料保持一种批判或怀疑的态度,批判性地看待新知识并深入思考,并把它们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各种观点之间建立多元连接,要求学习者在理解事物的基础上善于质疑辨析,在质疑辨析中加深对深层知识和复杂概念的理解。[1]历史是一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科,在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表面,隐藏着历史发展的本质与规律。学习历史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从探寻历史表面原因到探寻历史根本原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深度理解历史的能力,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如七上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针对汉武帝评价这一重要问题,笔者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首先展示了《汉书》里的一段史料“如武帝之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结合书本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加深学生对汉武帝功绩的理解,从而得出结论:汉武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之后笔者又展示了《资治通鉴》里的一段史料:“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汉武帝的功与过,更全面客观地评价汉武帝,从而得出结论:汉武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的一些做法在客观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到这里,似乎已经把汉武帝的评价讲完了,但笔者觉得还是缺了点东西,所以又展示了《资治通鉴》里的另一段史料:“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和学生一起分享了汉武帝为什么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晚年能真诚地知错、认错、改错。通过这样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这个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批判。
其次,深度式学习注意学习过程的联系与建构。联系与建构是指学习者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并对建构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过程。深度学习实质上是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联系建构过程,也是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须对已激活的先前知识和所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有效和精细的深度加工。[2]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式学习,轻松形象地建构历史概念,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七上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笔者就采用了学生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历史概念。首先,在张骞出使西域板块,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如果你是张骞,你愿意出使西域吗?”,各组推选代表发言,学生的观点很多,有愿意出使的,有不愿意出使的。他们的理由也各不相同,有报效祖国的,有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有发展汉朝同西域关系的,也有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语言不通、放不下家人的……通过学生的讨论,一方面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之艰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张骞的凿空之功。其次,在丝绸之路板块,笔者请每组代表上台,分别介绍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及沿途风光,通过这样的形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史兴趣,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帮助他们主动建构起这一历史概念。实践表明,这一堂课通过采取学生活动的形式进行深度式学习,收到了传统课堂所达不到的效果。
最后,深度式学习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情境深入理解,对关键要素判断把握,在相似情境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也能在新情境中分析判断差异并将原则思路迁移运用。深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一般来说,现实的问题不是那种套用规则和方法就能够解决的良构领域的问题,而是结构分散、规则冗杂的劣构领域的问题。要解决这种劣构领域的问题不仅需要我们掌握原理及其适切的场域,还要求我们能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
正如前文所说,一堂好的历史课是培养学生从“已知历史”到“未知历史”的过程。从“已知”到“未知”,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对已知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运用到未知的知识上,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学了九上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联系与建构,学生初步掌握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是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学习接下来的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和影响这两个知识点进行迁移,从而自主得出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为美国的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是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学生在以后学习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时也能轻松说出根本原因与影响。
历史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而目前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这一目标被明显淡化。所谓“淡”化,就是历史学习对学生而言不是一种经历、体验和感悟,缺失了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主动体验、情感冲突和观念内化。笔者以为,一堂好的历史课,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看,它一定是一堂体验式学习的课。所谓体验式学习,就是通过前文所说的“现场历史”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暂时放下一切的经验与知识,重新回到历史现场,通过重新经历历史人物的活动,去体验活动背后历史人物的内心,从而引发学生与历史人物在情感上的共鸣,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简单地说,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就是从“理性历史”到“情感历史”的过程。
首先,体验式学习注重重历历史人物的活动。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学习历史必须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在历史长河中,能够写入教科书的那些人无一不是人类社会精英中的精英,这些人物所做的历史事件无一不是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这些历史人物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足以让我们初中师生为之叹服,他们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然而,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对历史人物往往持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态度,在快意评价之后,往往会对许多历史人物嗤之以鼻,从而失去了对历史人物应有的“温情与敬意”。而这样做以后,恰恰使我们失去了向这些伟大人物学习的机会,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功用。要让学生学习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就不能空谈,而应该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重新去经历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在经历历史事件中对历史人物抱有“理解之同情”。
其次,体验式学习看重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在重历历史人物的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历史人物做出这一举动时的心理过程。如九下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笔者在讲授林肯当选总统后,面临维持或废除奴隶制的选择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林肯面临的困境:如果南方叛乱,林肯能平定这次叛乱,那么国家统一将得到维护,南方奴隶制度会被废除,美国资本主义将获得进一步发展,而林肯本人也会名垂青史。然而,万一林肯无力平定这次叛乱,国家将会分裂,南方奴隶制度会继续,而林肯也将会成为美国历史的罪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心去体验林肯面临的巨大的内心矛盾:林肯是要成为一个政客还是一个政治家。如果林肯是一个圆滑的政客,他必然会选择南北两边都不得罪的做法,安安稳稳度过四年总统生涯。但如果想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林肯必然会向南方的奴隶制发起挑战,因为这样做才是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的高度负责。通过对历史人物内心的用心体验,略显枯燥的历史知识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略显干巴的历史人物也变得有血有肉起来。这就使历史人物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愿意去学习这些伟大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
最后,体验式学习着重感悟历史人物的启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重历历史人物的活动,用心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感悟属于自己的智慧。在总结《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先向学生指出,林肯之所以受到美国人民如此的爱戴,除了他所做的历史贡献外,还与他的个人品格密不可分。林肯的一生,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屡败屡战”的一生。接下来,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一段林肯的生平(略),并向学生描述其中的几个小细节。第一个细节是1816年时,林肯已经要工作养活家里人,而那时他还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第二个细节是1833年,在他22岁的时候,他经商破产。这段生平里面没有写出来的是,在林肯破产以后,他所欠下的债务用了30年才还清,这也就意味着这笔债务林肯要到1863年才能还清,而1863年正是南北战争打到最艰苦的时候,就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林肯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债务,非常讲诚信。第三个细节是1836年,林肯因爱人逝世精神崩溃,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林肯患上了重度抑郁症,然而,林肯在没有看病吃药的情况下,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今天都很难治好的重度抑郁症这个病魔,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林肯的强大内心。随后,又引导学生将林肯的经历与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告诉学生,林肯其实和我们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他也遇到过很多的挫折、失败,但林肯凭借他诚信、善良、勇敢等高贵品格和极其顽强的意志力,坚持不懈,奋斗到底,最终战胜了这些苦难,取得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辉煌成就。和林肯的经历相比,我们每个人遇到的一些小挫折、小失败真的算不了什么。最后,笔者引用了林肯的一段名言 :I am a slow walker,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Abraham Lincoln(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来不会后退。——林肯),并把这句话送给同学们,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定为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手段,“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归宿,这是一种人文意识的回归,三者缺一不可,而好课就应从这三个维度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