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琴君
(浙江临海回浦实验小学)
试析小学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杜琴君
(浙江临海回浦实验小学)
从五个立体角度来分析如何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本质上来切合我国小学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的教学标准。
小学美术教学 策略 创新能力
为了能够有效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作思维,让小学生意识到美术的魅力是关键,从而能够更加带动小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能够自发和主动的进行美术学习的实践操作和剪纸、绘画等。所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便是前提,培养小学生养成开放性的思维逻辑,主动独立的进行一部美术作品的创作,实现从小培育学生综合美术素质的愿景。
小学生在改年龄阶段下最大的成长特点便是好奇心旺盛、强烈。所以在把握这一有机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抓住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究心理入手,让小学生能够对每一幅未知的作品产生探索的兴趣。这样在美术教学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进行自我意识的创新,从而通过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独立想法和描述来按照自己的心进行创作,以此来带动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活跃,达到不断激发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使小学生迸发出浓厚的创新表现,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铺垫,从而实行循序渐进的创新能力培育模式。“观察”是美术学习的根本和要义,只有通过细致和不断的观察,才会发现每件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美术教学时,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每件事物的良好习惯,从细致入微的观察中感受事务的美,不论是大自然的景物也好,还是静态的客观物体也罢,都是来丰富小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根本保证。
创新能力需要建立在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从而才能找到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灵感。在日常的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对不同的优秀作品进行全方面赏析,从而积极锻炼小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激发小学生对梦想追求的渴望,从而让小学生迸发出创新力的源泉。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作品展示,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进行独立创作,在建立游戏活动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上,每位学生都来发表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从而表达自身追求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灵感,达到创作情绪的最高点,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养成符合小学生逻辑思维模式的创新定位。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成长特点入手,他们喜欢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作品呈现,更加青睐明亮的颜色和多元素色彩的组合。所以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积极开展创作涂鸦活动。这样小学生在独立涂鸦的过程中,会在学到的色彩搭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鉴赏力和组合能力来对一幅作品进行自主涂鸦,从而更加灵活的运用美术实践技巧。比如,色彩的搭配与对比、涂鸦的纯度与面积等。这样,小学生的创新热情高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思维逻辑运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手和脑的共同使用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利用手脑并用的原则,带领小学生进行剪纸、挂件等手动制作,从而让学生根据头脑中的想象进行动手实践,从而独立完成一部剪纸等作品。这样不仅活跃了美术课堂氛围,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气氛,更是带动了学生的动手热情,学生能够专心致志的进行创作,以此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高效素质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有效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作思维,让小学生意识到美术的魅力是关键。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便是前提,培养小学生养成开放性的思维逻辑,主动独立的进行一部美术作品的创作。总的来说,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目的和标准,不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家长都非常注重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美术素养。
[1]毛晓琴.点亮课堂的引航灯—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的导入策略[J].科学大众,2015,(01):59.
[2]郑立君.在幼师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美术方向班有效教学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2,(05):3-6.
[3]胡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培养探究—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