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样的美丽 恒久的魅力
——生成课堂探幽

2016-02-15 17:59曲明城
中学语文 2016年13期
关键词:李老师师生知识点

曲明城



异样的美丽恒久的魅力
——生成课堂探幽

曲明城

《沁园春·长沙》作为一篇传统的篇章,其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但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这些知识点,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网络和一些常见的语文类报刊上见到的课堂,也是异彩纷呈的。大体上说,有这样几种:1.图景组接模式,即把课文分为四个图景(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进行内容赏析。2.美学分析模式,即从画面美、动态美、色彩美、密度美、弹性美、结构美等角度进行挖掘。3.情境教学模式,即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毛泽东相关的音乐、书法、影视作品片段来营造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感染与熏陶。4.比较学习模式,即通过毛泽东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或古今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学习毛泽东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5.意象分析法,即立足高考需要,通过解读词中的意象,落实诗歌鉴赏手法。

读罢特级教师李仁甫的《沁园春·长沙》的课堂实录,似有一股春风拂面而来,“生成课堂”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人心驰神往。下面笔者就从平实性、灵动性、选择性、实效性、激趣性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平实性。辞藻华丽的导语,固然能一定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声情并茂的影音,固然能一定程度上营造摄魂夺魄的观感,但对于教学效果的真正作用有多大,却很难说。喧宾夺主,这就像我们欣赏一幕戏剧,高潮出现在序幕,无论对于演员和观众来说,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本节课,李老师在课堂引入上使用的是开门见山法。没有辞藻华丽的导语,更没有影音绚丽的渲染,而是从课本的编写体例入手,让学生对现阶段学习任务和长远的学习目标有了总体把握,真可谓德泽心田且润物无声。课前的预学,让学生在接触文本、亲近文本之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诠释,为课堂上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背诵和吟诵还不是一回事,吟诵要求有节奏、有声音地朗读出来。”知识点的辨析,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既起到了提醒作用,又为进入下一个环节做好了自然的过渡。

(二)灵动性。一般的课堂,老师经常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地“完美”再现,知识点落实得是否扎实,教材挖掘是否到位成为了教学的关注点。教师拘于教学程序的安排,定向、定量、定序,常常硬性地拖拽学生,体现在教学流程上的是非如此不可的一种行为。黄庭坚在《东坡居士墨戏赋》中谈及书法时有过这样的文字,“夫惟天才逸群,心法无轨”。教学行为也应该是这样的,“心无法轨”,不如此亦可,才会让教学目标的落实富有灵动的活力。

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是对学生平等人格的最大的尊重。学生吟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正是从他感受最深的部分切入的,而不是课文最前的部分。学生打破常规,大胆言说,分享收获,而不再被一种无形的东西裹挟着。教学中学生主体需求的释放,让课堂充满了动态之美。

(三)选择性。语文课堂无效高耗的现象一直以来受人诟病。如何有效?李老师在《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一书中谈到,要“充分相信学生对课文某些内容‘看得懂’”,“百分之七十五可以自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自然就是为百分之二十五而教了。”

这节课,没有作家生平、主要作品以及相关文体知识的介绍,甚至创作背景也只简单处理。“这样的课堂,很少在学生‘看得懂’的地方操心,教学时间自然就宽裕得多,学生就可以‘慢思考’,教师就可以‘慢教学’,课堂就会发生更多更精彩的生成。”李老师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体现了他的生成课堂理论在课堂中的实际价值,让理性的哲思在感性的课堂上熠熠放光,这一点同样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深地关注和思考。

(四)实效性。教学主要为学生“看不懂”的东西而教,实际上就是为教学的难点、重点而教,为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教。如何攻克难点、把握重点?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作用,聚焦凝结思考,互联延展思维。

李老师在他的专著中谈到师生双主体时,认为当展开一堂正常的语文课时,处于课堂对话中的师生应该是平等的,只是一堂课不能没有一个牵头组织的,教师才自然获得“赋权”,才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这也就意味着师生双方是为解决问题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这里没有起决定作用的“超级主体”。教师只是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课堂活动中,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用心地去感受、欣赏课堂的美妙,让学生在心灵和文本言语的对话中,为精神世界增一分活力、添一分灵气。

这节课上,相比于学生对诗句的吟诵,李老师高质量的引领和学生的表演更是让人难忘的,同样让人难忘的还有伴随着表演激发起学生思考进而集聚到记忆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没有内容生硬的讲述,没有术语的苛刻解读,互联于俯仰实践,远近风景动静之美尽收眼底;聚焦于用字精髓,豪情壮志语言之丽深植于心。

(五)激趣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有效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无疑是理想课堂的追求目标。学生得妙于心,以自由精神,听笔所致,抒写胸臆,尽意适兴,亦是语文教学一件幸事。

从课堂中不难看出,师生双方都是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其中的。教师的有效延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强烈欲望,而且在师生合作下,使学生摆脱了矫揉造作的雕凿,力求精益求精,让知识在创新开发上臻于完美。

不看精彩看实效,不看师效看生效,不看预设看生成,不看效率看效益。那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模块构建起的生成课堂,就像一个绝美的拼图,充满了魔力,充满了诱惑,充满了不可知。“前不师乎古,后不足以为来者法,虽天下皆好之,犹不可为。”(欧阳修)生成课堂的美丽和它恒久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吧。

[作者通联: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李老师师生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该得奖的李老师
宠物难伺候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麻辣师生
李老师的心事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