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丽娟(临城中学,河北 邢台 054300)
你能否懂得我的爱
——论师爱与生爱的和谐共鸣
井丽娟
(临城中学,河北 邢台 054300)
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师情感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爱是一座桥梁,只有奉献爱心,才能做好育人工作。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情感是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把 “金钥匙”,是学生思想教育催化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把老师对自己的爱当做一面镜子。一个被老师爱的学生往往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然而,令许多教师困惑的是:当自己毫不吝啬地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时,他们却没有理解你的良苦用心,甚至适得其反。这时,作为教师就应冷静反思,用怎样的方式去爱学生,才能与学生产生爱的共鸣呢?下面笔者就如何爱学生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人都有自尊心,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尤其是那些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冷落学生,不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而要做到这些,除了教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修养,比较睿智的育人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期中考试结束,我班的栋栋又不及格,生物只有三十多分。他已经连着几次都不及格了。单元评讲那天,我公布完分数,随口说了一句:“你怎么又不及格啊?这样下去要请爸爸妈妈来学校的。”哪知,就是这样一句随口的话,却让栋栋的情绪有了很大的变化。我看见他当时就趴在桌子上哭了。我也没有在意,心想成绩考差了,又被老师批评了,回去又要被父母骂,心里肯定难受,哭会就算了。于是我就继续讲课。可是后来,我看见他一直在哭,也没有听我讲课,我就走下去,来到他的面前,用手推推他,他并不理我。我忽然意识到我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一个幼小的心灵。下课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并对此向他真诚的道了歉。其实,栋栋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孩子,特别喜欢为集体做事,我抓住他的优点,因势利导,进一步启发他,教育他,告诉他怎样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告诉他,学习只要努力了就行,可以发挥自己勤快,爱劳动的优点,以后可以考保安,武警,也可以当兵。当然,我也改进了我的一些教育方法,从那以后,每次考试我都不在班上公布分数,也不严厉批评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我知道,其实这些学生也特别想考好,也特别想做一名老师喜欢的学生。由于学生性格的不一样,智商不一样,家庭环境不一样,所以成绩就会不一样。这其实很正常。一个讲究工作艺术的老师,是不应该把眼光放在学生的不足上而让他们雪上加霜的。学生都是孩子,他受了老师的气、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他又不敢和老师发泄,更不敢去父母面前诉苦,所以,很多时候都采取的是 “自残”的行为,如不做作业,或作业乱画,扔书,撕书本,发自己的气等等。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
老师对学生的爱,没有惊心动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表扬,点点滴滴都是爱,它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它没有虚伪的杂质,也没有功利的色彩,它是慷慨地给予和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祷,它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细节行为,正是在老师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中,孩子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劳动,营造了和谐的班级氛围,他们就像一只只小雏鹰茁壮成长起来了。
一位哲学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理解宽容是爱的基本内容。对待优秀学生,老师基本上都能做到,但如果面对一个 “差生”,每个教师却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教师因为 “恨铁不成钢”或是疾 “恶”太严,缺乏宽容的气度,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就难以和 “差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事实上,只要对 “差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甚至一点不比 “优生”差。
赵子凯,是我班的一名学生,平时学习无动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不认真;遇到老师提问,要么站起来一句话也不说,要么就两个字 “不会”;成绩当然也不好,性格孤僻不合群。一天早晨,全班学生都到齐了,就差他一个,当他走到教室门口时,我轻声地问他,为什么迟到?他却大声地说道, “我值日”,我接着问,值日就可以迟到吗?他又回了一句 “找校服穿”,我说,就算找校服也不用找一早晨,你肯定是为起床晚了找理由,他声音更大了并且很生气的说: “我值完日,就到柜橱找校服,要是不穿校服扣了班里的分,你又该骂我了”。这时全班学生盯着我,看怎么处理,我特别生气地看着他,说道: “我好心好意问你,并没有批评你的意思,你却一声比一声高,还流着委屈的眼泪,好像我错了,真不知好歹,看以后谁还敢管你。”他又说, “不用你管。”
说实话当时我也挺生气的,这个学生太不懂事了。过后我反思:赵子凯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呢?我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又是我哪儿做错了?
事后,我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把他和平常的学生一样对待,然后利用高中会考报名的机会,试图慢慢接近他,走进他的内心,关心地问他报好名了吗?需要老师帮助吗等等。上自习课时,走到他旁边,指出作业中的错误,课上,还常常找一些简单问题提问他。课余时间,常有事没事地问问他这,问问他那。慢慢地,我了解到,赵子凯早晨值日好宿舍准备走时,校服被别的同学穿了,他怕影响班级纪律,在橱柜内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结果迟到了。这时,他需要得到老师的安慰、理解,因为他是为班级考虑的。所以面对我的质问,他感到委屈,才出现了顶撞老师的事情。
我走进了他心里,他也不再排斥我了,上课注意力也集中了许多,眼神也明亮了许多,学习也有进步了。最终,这个小孩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 “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 “良药”不苦口, “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由此,我觉得老师只有真正读懂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最后升华到爱学生。试想,学生作业不细心,听课不规矩,行为不检点,做错了事,说错了话,甚至是顶撞了我们……今天学生的过错,昨天我们也犯过。多份理解,多份宽容,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厘清责任,发火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说明老师缺乏内涵,也伤害自己的身体。班主任应主动参与到班级中去,多与学生接触,就能及早了解学生。我们要用善良的心态、宽容的风度和挂着微笑的脸,平心静气,柔声细语地去提醒、忠告、批评。让有过失的学生在和谐的 “交流”中,产生 “良知”的苏醒,继而演化成自我解剖,自我修正。在这种师生间的良性 “互动”中,教师的教导,学生才不会排斥,教师才能捕捉到学生需要什么,渴盼什么的信息,并相应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迎合学生当前的需要。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会赏识孩子,实际是一种积极地教育孩子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博爱教育。在赏识中发现孩子的纯真、善良、美好,与孩子一起感受到成长的阳光。赏识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理解和信任,是对孩子的肯定与欣赏,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孩子在生活和处理事情上知错就改,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
学生们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不是齐头并进的,有的这方面强些,有的那方面强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正确评价每一名学生,不能仅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而应该用 “多把尺子”量学生,坚持多元化评价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鼓励、表扬,提升他们积极上进的动力和信心,促进他们的学习。
作为老师该怎样学会赏识学生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必须接受学生的全部。接受学生的全部自然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应去寻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闪光点充分燃烧。如有的学生调皮好动,做事马虎,可他爱动脑筋,思维能力强;有的孩子脾气倔强,爱钻牛角尖,可他做事有毅力,认真踏实;有的学生胆小内向,不善于表现自我,可他勤于观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师要改变自己时时盯着学生的短处,将人之短比他人之长。如果盯住学生缺点和短处不放,就会使教师自己形成消极心态,从而丧失信心。如果随时留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则能使自己积极面对每一位学生,适时激励。
二是赏识学生,教师还要学会赏识自己。教师以赏识的眼光待周围的人和事同时,也应赏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被生活中的那些挫折和不如意困惑,从而积极地看待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那么,教师也同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从镜子中认识了自己,爱自己、赏识自己。
三是在教育中把握赏识教育的时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做好,老师相信你……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当学生产生什么事都能做的想法时,当学生学会认识第一个汉语拼音 “a”时;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劳动时;当学生有一次作业得 “优”时,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做老师的不要吝惜表扬,应该由衷地肯定学生的行为。你可以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马卡连柯说:你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比眼前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优点,这样做永远是正确的。若我们不愿意表扬学生,缺乏欣赏学生的眼光,那么我们就会变得不会表场,就会使学生变得令我们无法赞美。
四是帮助学生做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学生认识问题能力有限,对自己的评价难以把握。就像照镜子,学生从 “镜子”中照出了美好的形象,就会增强自尊和自信;反之就会自卑,做出消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评价。在这个关系到人生成败的重要环节,老师要格外重视对学生既不能 “假赞扬”也不要妄下否定性断语,赞扬应该是表达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某种感受,它不在乎赞扬的行为是否是 “最好”的,只要有良好的感受就可以赞扬。
五是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并不排斥批评。恰如其分地批评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荣辱。该赞扬的就赞扬,该批评的就批评,只是赞扬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颠倒。赞扬要讲求分寸和方法,批评更应讲究艺术。教师批评学生时,切忌采用贬低,挖苦、责骂和训斥的方式,不正确的批评方式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情感交流上造成障碍。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赏识,而他们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渴望赏识。诸如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相貌平平,能力一般,沉默寡言,不好表现的学生,他们最容易被周围的人忽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赏识。
作为班主任,要观察学生、揣摩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师生之间应构建起平等、信任、理解、宽容的师生关系,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又要顾及他们的心理需求,平时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询问,一个暗示,一个动作,往往会让学生体会到爱在其中。好的班主任应会欣赏、赞美学生,也会批评、教育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活动,只有真正将爱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学生心里,学生才会更亲近老师,老师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总之,读懂学生,才是真正关注 “生态”,才能真正实施 “因材施教”;只有读懂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 “以人为本”,这样的教育才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