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语感培养

2016-02-15 15:17张文亮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感文章语言

◆张文亮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大街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语感培养

◆张文亮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大街小学)

小学生语感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加强对“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走出语感培养的误区,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 学生 语感

简单说,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和领悟的能力。小学语文强调的是“基本功”教学。加强语感训练,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在培养学生语感问题上,很多教师都绞尽脑汁、多方探讨。那么,才能真正做到教有所得,学有所用呢?

一、对学生语感培养,教学内容设计要适度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早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感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当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引导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关键所在。通常来讲,当孩子们读懂了一篇文章之时,我们可以说他们的心理认知已经与所读的作品同步了;而当他们对所读文章的内容感到费解或读不懂时,则表明学生的心理认知与所读作品之间存有差异。若要让学生较快地在情感上与文章融为一体,在思想上与作品产生共鸣,则需要老师从多方面去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品味、学会揣摩、学会感悟。久而久之,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驾驭能力就自然形成了。

然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认知心理和接受能力程度掌握的不够,导致教学设计上出现了偏颇。具体表现为:只注重朗读训练而忽视听说练习;片面地追求朗读方面的语气、语调而缺乏学生情感体验上的引导;过于强调读的琅琅上口而忽视对文章的深层感悟;只注重阅读训练不考虑读写结合,等等。这些做法都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围绕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审视适度、避免偏颇,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母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路径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作为施教者,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基础入手,强化听说读写的练习,努力探索语感培养的路径,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准。

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诱发学生去想象。更何况自古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之说了。学生读的多了,领会的也就多了,久而久之,便可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荷花》一文时,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在视觉上感知荷花的千姿百态,恬静柔美,在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将学生引入富有诗意的意境之中。读文之后,再指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荷花进行整体描述。这样一来,通过听、读、说的训练,巧妙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既提高了听话的质量,又促进了口语的表达。

如果说读是写的基础,那么写便是读的延伸。事实上,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不单单表现在朗读上,书面表达也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我们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训练。要做到读与写相互融合,才能彼此促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和敏锐性。

例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我采用指名分段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将其中表现草原美丽景色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如“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等,并加以诵记。尤其是那些对于学生启发特别深的语句,我要求他们在朗读与摘抄之后,再写出自己的感悟。这样,学生对语言的领受与感知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三、培养语感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正是由于语感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就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他们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末尾段时,我特意结合文章内容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新年之夜应该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小女孩竟然冻死了,她是多么的可怜啊,如果在今天,她还会死去吗?你是否能想出好的办法来帮助她吗?此时此刻,你又想对这个小女孩说些什么呢?”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我播放了课前准备好的课件(自制的FLASH动画,配以背景音乐,小女孩儿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稚嫩的画外音:“谁能帮帮我啊?我不想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看到如此感人的画面,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进而陷入沉思之中……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一双双小手儿高高地举了起来,就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那几个孩子也纷纷道出了他们内心的感慨。虽然他们的回答没有更多华丽的辞藻,但是句句都是发自肺腑的真爱,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下,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在产生强烈的共鸣之后,真情得以流露、个性得以张扬。这种创新式阅读对于语感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小学生语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更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在语文“基本功”上多下功夫,加强对“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走出语感培养的误区,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感文章语言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是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