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伦理本体性:文学研究的真正基础
◆王 俊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文学中的伦理问题,是文学本体论问题。但是,在现如今这个时代,对于艺术的创作远远超出了自觉意识,还会阻碍实践。面对如今这个时代的文学特征,文学家们想要进行革新,便在文学研究中加入了文学伦理批评。但是,文学伦理研究和文学伦理批评使得文学研究发生的伦理转向仅仅只是方法上的革新,而文学最大的内在问题、自身问题以及本质问题其实是伦理,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学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文学创作中蕴含的科技与创新,并通过在文学批评中加入伦理本体性,进而得出文学研究的真正基础。
伦理本体性 文学研究 真正基础
文学的本体世界中讲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而这也是对文学的最高评价。在这三者当中,“善”是最根本的存在,得到了国内外文学作家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文学研究的方向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文学伦理研究和文学伦理批评,仅仅是方法上的革新,却没有解决文学中的根本问题——伦理。因此,需要研究文学的真正基础,即伦理本体性。
很多人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学究竟是什么”,这是一种非确定性的语义,其呈现的语义张力正好符合文学的本源性和本真性。而有关于文学的研究,恰恰源自其本源性、本真性和潜在张力,文学意味获得突显。紧接着,又有人会思考,“文学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文学作品,进而意味文学的存在形式就是作品。人们只注重文学作品,但却忽视了其内在的文学性,导致了在文学研究中缺乏真正的文学基础。
文学与文学作品的中间,其实隔着一条很长的路。人们忽视了这条路的存在,就不会真正彻底地研究文学。因此,在“文学的存在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得到以下几种答案:(1)精神探讨方式;(2)审美方式;(3)生活方式;(4)书写产品。
第一种方式潜在意味比较丰富,精神和物质都有实际意义,一方面,能够保障人成为人或者更好;另一方面,能够确保人存在所需的物质。人类所在的世界没有限度且不断扩张,它随着人的意识和实际能力而改变。所以,人类所在的世界可以分为自然世界、情感世界以及社会,人类精神在这三个世界中驰骋,形成了自然科学、人文学术以及社会科学。其中,自然科学讲究的是物理规律以及自然法则,能够为人类提供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方法与智慧。人文学术讲究的是人性、人情和人心,核心观念是人,注重在自然社会与人伦社会的交织中人性、人情和人心的多元化发展,能够为人类提供真正成为人的方法与智慧。社会科学中有制度的存在,它所探求的是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规律和存在法则,能够为人类提供如何更好的生存的方法与智慧。所以说,文学是以精神探讨方式的形式存在的,它所关注的人及其生存状况、存在命运和生活理想。在这种存在形式下,文学既是求真,又是寻善,更是审美。
文学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一种方式,虽然第一种存在形式展现了文学对人的重要性和根本性,但却缺少一种具体的根本个性。而这也恰恰是第二种存在形式所要表达的,即审美方式,用抽象的词语去探索文学的精神。这一表述凸显出文学的丰富意蕴,它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精神层面的艺术,与理性和信仰的创造方式不同,艺术体式才是文学审美方式的根本标志。而且,文学也具有艺术的共性特征,是艺术的实际存在形态,是审美的、感性的、抽象的及无形的。它能以人类的灵魂、生命激情及自由意志为原动力,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叙述着人的逻辑和审美。第三种存在形式,即生活方式,寻求和创造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赋予个体以内容、神态及神韵。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任意的,仅仅只是作家的,因此,作家必须用这种文学劳动作品去换得基本的生活。但文学劳动并不是去捞取名利,而是寻求和创造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说,文学劳动是一种心灵自由、思想自由、情感自由和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超越了名与利。
虽然以生活方式存在的文学作品是实现作家自身价值的表现形式,但它却引导着他人走向自我实现。这也恰恰是第四种方式——书写产品所表现的形式,可供自由选择和悦纳。通过作家的劳动创作使得文学的自由转变为社会的自由,它可以为人类提供美学内容和美学形式,表现出了勇敢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所以说,这种表现形式既有美的张力,也有善的智慧和真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会议上曾经说过:“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所谓核心技术,既包括通用技术和基础技术,也包括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非对称技术以及“杀手锏”技术。这些技术需要我们思维灵活、开动脑筋并进行创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专家开始扫描、加工、提取、提纯我国文学中包含的创意设想和科技创新,并发布到社会上,希望能够给从事实践和创新创意理论的工作人员以启发,也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助力。而文学作品的核心就是创新和创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观念;(2)新物品;(3)新世界;(4)新关系。通过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新关系、新世界、新物品以及新观念,加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深入了解,同时也对我国未来发展有所期待和追求。
要从我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去扫描、加工、提取、提纯创意设想和科技创新,早就是国内外各个领域中的共同观念。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着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产品亦或是创新型的观念都源自于我国的文学作品。在全世界有很多的国家都在关注着各类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创新创意的价值,早在19世纪末期,就有了将文学作品中创新与创意输出的产品。而在20世纪中叶的时候,世界上就已经形成了属于文学的内容疆界和研究范式。而且文学作品在社会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还有着文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首先,研究文学作品可以对我们的生存现状以及生存环境有一定认知。改变对现实的认知,可以改变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且文学作品也很崇尚于这种改变,于是,作家都在努力将新设想和新观察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给读者。同时,在文学作品之中还蕴含着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前沿技术是指那些在国际上都非常热门的领域,它们都被认为会在近期得到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关于这些领域中的新技术和新想法,都会提高普通民众或者是从业者的敏感性,推广并繁荣发展。而所谓的颠覆性技术,指的是能够对人类生活或者全球经济进行改变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并改善人民生活和重建世界秩序。
其次,文学作品还具有扫除科技发展盲区的作用。新技术的产生,很多人都不明确其具体的发展状况以及能够达到怎样的一种社会影响。但是若将其掺加在文学作品中,就会得到很多蛛丝马迹,运用故事将其中的影响作用不断的发展扩大,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去传播扩散。对具有这类描述的文学作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审视盲区、误区,以便于全面的去引导社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最后,文学作品中还有着很多的梦想,不仅仅是去展示梦想,还在传递着这种梦想,也让人们能够清楚的审视现如今的这个社会。在审视缺陷的过程中,文学作品也能给人以警示,表现出种种预警,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不仅如此,文学作品中具有的知识,也具有传播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在2015年,我国的文学作品出版量大幅度的上升。但是,专家却指出,其实这些文学作品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近期没有较为轰动的作品面世,很多著名的作家也没有得到肯定。与以前相比,文学作品在创新创意方面还做的不够,颠覆性不足。故希望文学工作者能够继续努力,找到更好的方向以及更好的灵感。
面对如今这个时代的文学特征,文学家们想要进行革新,因此在文学研究中加入了文学伦理批评。
1.文学伦理批评要克服圈子化、功利化
文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趋于边缘化,而其中包含的文学批评更是少之又少,亦或者脱离了文学批评原本应该具有的模样。文学中包含的文学批评已经沦为附属品,很多批评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圈子变得很小,不可自拔。所以,文学批评想要走出这个圈子,就要联系社会现象以及文化思潮。但目前大部门青年作家的梦想仅仅是取得职业性的成功,以至于各种具有明显交际性质、重复性质等急就章及人情稿被加班加点的写出来,缺乏生活或者对社会的感悟,是会令人失望的文学批评。因此,文学作品想要更好的发展,文学伦理批评要克服圈子化、功利化。
2.文学伦理批评要沟通全新文化资源
如今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具有非常发达的媒介资源与文艺形式,随着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其鉴赏水平也逐渐提高,因而公众更加迫切地需要一个具有创造性以及更为生动的评论文章。因此,青年批评家更应当充分地去发掘各种全新的资源,特别是文化与社会资源,来充实其文学伦理批评。而且在现如今的国际化语境下,需要打开视野,更加深入地研究并区别中西文学以及文化研究批评方法的发展取向,然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介手段在公众的普及,为人们对各种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更加快捷的平台,从而造成人人都是批评家的现象。这就要求青年批评家在文学伦理批评的过程中,除了要立足于文本,更要善于打通各种不同文艺形式之间的壁垒,使其更加富有创造性与启迪性。
3.文学伦理批评要具有社会公共性
文学伦理批评除了是对文学进行批评外,其主要的目的更应该立足在对社会的审视上。因此,这就要求文学伦理批评应该将文学作品置于流派及思潮中进行“坐标式”的定位,尤其应将其置于社会公共生活中考察。在伦理批评的过程中药以俯视的角度,坚持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一般来说,文学批评除了“寻美”,更是知识分子批判理性的过程,如此才能使批评具有更加富有的社会意义。
1.伦理本体性的文学内涵
韦勒克曾经说过,艺术创作远超于自觉意识,而且这不仅发生在当今这个时代,而是所有时代。而且这种超越还会阻碍实践,是一种普遍现象。从整体上说,是理论落后实践。最近这几年,文学伦理研究和文学伦理批评使得文学研究发生了伦理转向,还却仅仅是方法上的革新,而文学最大问题其实是伦理,但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要改善文学现如今的状况,就要从本质上进行革新,重视伦理本体性。
文学研究中的伦理本体性问题,既是孔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关心的,又是现代文学家和哲学家所关心的极为重要的问题。文学中的美,彰显与形式化,而文学中的善,才能美化生命。没有“善”的文学只是美的理想,只能表现生活,却不能诠释生活、美化生活。对于具有生成性的善来说,其源泉不能能够活着可能表现出的生活,不是没的理想,当然也更不可能是经济扩张的力量或者意识形成,而是人性。只有具有“善”,文学才能表现出人性,才能反映出人类关心的话题以及人性上的问题。历来的主张是文学为人生,而它的实质即文学为人性,具体表达是文学为人爱、文学为人情、文学为人心。文学创作的实质是人性,因此。文学必须遵从人性。
2.伦理本体性的认知根源
“善”作为文学研究的本质,其实早已被古人所领悟。以诗的创作为例子,就是文学文体模型。它所表达的内容,既是作家以文学为载体去创造和追求生命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作家规范文学体式,展开真实生活内容等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作家虚构想象以及真实的内容。并且,文学伦理本体性不仅仅被中国人发现,国外也有很多文学家揭示过这种文学本质。通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去展现了伦理本体性的认知根源,展示了艺术内在本质,并揭示了人的自然本性,极为深刻。
而且,文学表达也不全是按照哲学家和文学家的观念去展示的,必须先有文学理论。这文学理论是人类精神创造的方式,蕴含着真善美。而且这种文学方式属于美化的人学,它会将残缺及丑恶美化成完美与理想的。因此,文学理论的本质是人性,其中包括社会人性和自然人性。
3.伦理本体性的文学精神
文学虽然是人学,但它却只是理想化的、象征性的以及美化的、想象的人学。这种理想化的、象征性的以及美化的、想象的人学是由内容与形式构成,但却是二元结构模式。表面上,文学蕴含着真善美,而且运用形式上有象征、意象、结构、语言等方法。深层次上,文学的本体是美好,内容是真、善。在文学的本体世界中,若美属于一种形式,真属于本质,那么善则是本质中的本质。在真正的文学中,若缺乏善或美,尽管可能会存在经过修饰的美与虚假的善,却无法达到真实的美与真。
伦理是文学研究的真正基础。因此,想要研究文学,就不能忽视了伦理本体性。而一旦文学研究中关注到了伦理问题,那么这种文学研究才会有所价值。然而,想要真正且正确的研究文学中的伦理本体性,还要整体认知文学,并从根本上把握文学的位置。
韦勒克认为文学研究一定要有系统的结构,而且要有探索性,包含价值及其本身。这也被称为“文学科学”,是由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文学理论组成。这里面,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础和依据,才能用得体的方法和正确的视野去理解文学,它是文学研究的根本所在。总而言之,文学研究是文化精英活动,是文化资本的运作。文学理论其实是通过澄清问题从而形成文学认知系统知识的,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还要研究文化、语言以及意识形态等层面问题。考察内容包括以下以及几个方面:
1.文学的人性问题
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文学的真,而这种真不是那种自然的真,又或者是事实的真,而是人性中的真。所以,只有这种人性的真才能将事实的真与自然的真结合起来,再加上现实生活与历史文化,通过文学作品去创造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使其构成文学的真理、真诚以及真实。
2.文学的本体问题
文学的本体问题就在于其价值之源,即文学中的“善”。这种善就是德,包括美德与道德,也是以人性为根本,遵从爱、利、生等人性逻辑。
3.文学的生存问题
文学的生存问题是其自由之源,即文学之美。它展现了文学之善和文学之真,并将人与他者和人与自我协调统一起来,真正的呈示了生存的完美性和完整性以及人存在的秩序化。
4.文学的方法论问题
文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其智慧之源,这种方法论在于展现深邃的思想以及认知上的行动。
从以上四个方面展开的文学理论,构成了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思想方法和认知基础,引导文学创作,并能激励作家。
[1]唐代兴.伦理本体性:文学研究的真正基础[J].思想空间,2016,(01):107-116.
[2]秦香丽,徐启达.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的伦理道德观念[J].南大戏剧论丛,2010,(11):179-189.
[3]袁洪庚,董国俊.在悖论中跋涉经典作品的批评伦理[J].兰州大学学报,2011,(06):132-137.
[4]张再林.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05):63-71.
[5]陈永明.生命的质感与镜像——中国社会现代进程中身体叙事的伦理转向[J].广西社会科学,2014,(07):162-166.
[6]高玉.论“忠实”作为文学翻译范畴的伦理性[J].外国文学,2004,(02):89-95.
[7]杨海秀.民国时期三大伦理思潮“本根”意识之比较及其现代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16,(02):51-57.
[8]刘国云.整体性进路的价值认同建设——作为应对社会冲突的伦理治理方式[J].社会科学家,2011,(10):58-60.
[9]郭萍.理性的困惑:跨文化伦理何以可能——与史蒂文·卡兹教授商榷[J].学术界,2014,(08):121-129.
[10]龙云.伦理使命与人格化书写:爱默生的文学创作伦理观[J].暨南学报,2014,(10):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