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森,陶一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论汉语中招呼语的演变
——以《儒林外史》《茶馆》《桑树坪纪事》为例
郭英森,陶一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的风尚源远流长,在日常招呼语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旨在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对《儒林外史》《茶馆》《桑树坪纪事》三部作品中招呼语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探究每部作品招呼语的使用特点,分析演变原因,反映我国招呼语的历史演变。
关键词:招呼语;种类;特点;原因
招呼语,是人们在相遇时,所使用的招呼语言以及相应的辅助动作和表情。《儒林外史》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巧妙地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将他们生动地展现出来。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茶馆》以老北京裕泰茶馆兴衰变迁为背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行为等,向人们展示了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桑树坪纪事》通过对话、动作等方法对生活在黄土高原桑树坪村人们严峻、困苦、愚昧的生存和生活现状的描写,揭示了现实生活的凝重和对民族历史命运的反思。这三部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叙述故事的同时,作者们广泛运用了各式各样的招呼语。通过对以上三部文学作品中招呼语使用状况的分析和对比,了解作品所反映特定时代的招呼语使用特点、种类以及使用范围,发现招呼语演变的原因,以期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招呼语演变的研究。
(一)《儒林外史》招呼语的种类
1.称呼式。一是直呼其名式。常用于地位高的对地位低的、长辈对晚辈或者关系亲密的同辈人之间,既有单独称名,也有姓+名。如:娄家两公子称其门人为“吉甫”。二是特称(即外号儿)。常用于地位高的对地位低的、长对幼、关系亲密的同辈人或者同等身份人之间。如:牛浦称呼同乡人“石老鼠”。还有一种形式也可以看作是特称,即词缀+排行。如:匡超人排行老二,其母称之为“小二”。三是职务职称式。中国人习惯以职务职称招呼对方,通常在职务职称前冠以姓氏,即姓+职务或者职称,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之间。如:两位都督称呼萧云仙为“萧千总”。还有一种形式是姓或姓名+先生以及直接称为先生。如:景兰江称呼“匡超人先生”。四是亲属称谓式。根据与自己是否有亲属关系分为两种:其一是用来称呼自己的亲属;其二是用来称呼非亲属,常用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如:王仁招呼其兄长王德“大哥”;蘧公孙招呼曾经帮助他的马二为“长兄先生”。亲属称谓式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直接称谓:大哥、贤契、太爷……姓(名) +亲属称谓:邹老爹、牛姑爷、天申兄……老+亲属称谓:老舅、老伯母、老叔……在亲属称谓中,有一种特殊的称谓方式,如你令妹、你娄家表叔……称之为“换位称谓”[1]。这种方式通常用于介绍,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问候式。又叫传统式招呼语,指双方见面时,用言语向对方问好,表示关切之情,同时也起到“打开话题”进而实现交际[2]的作用,常用于晚辈招呼长辈、下级招呼上级或者地位低的招呼地位高的之间。如:王太守以“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今日却闻得略有些贵恙?”[3]49来招呼蘧公子。
3.询问式。指双方见面时,通过询问对方来打招呼,常用于上级对下级、地位高的对地位低的或者关系亲密的同辈人之间。如:严贡生以“我的药往哪里去了?”[3]39来招呼下人四斗子。
4.告知式。指双方见面时,一方以告知的形式来招呼对方,至于告知的内容,双方可能都知道,也可能只有一方知道,通过告知信息来打招呼。如:余大先生以告知节孝入祠的事情向虞华轩打招呼。
(二)《儒林外史》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1.形式上的多样性。在《儒林外史》中,招呼对方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称呼式、问候式、询问式、告知式等言语招呼语,也有通过身势语等非言语招呼语来打招呼,这些形式都有很强的适应性。其中,告知式、询问式和称呼式这三种招呼语形式使用频繁。据统计,整部作品共使用招呼语776次,其中称呼式209次,问候式6次,询问式261次,告知式300次,告知式是作品人物招呼语使用的首选。
2.使用上的灵活性。在整个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招呼语的使用上,往往比较灵活,通常是多种形式的招呼语并存,言语招呼语和非言语招呼语共同使用,其中,非言语招呼语通常是微笑、磕头和作揖等身势语。如:范进中举后,见到张乡绅之后,既有非言语招呼语“平磕了头”,又有“世先生”“晚生”等言语招呼语。
3.贵族文雅色彩浓厚。在《儒林外史》中,叙述的主要人物是读书人,他们自小受过良好而正规的教育,大都接受的是儒家的传统文化,再加之,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些读书人非常讲究礼仪,因此也重视招呼语的使用,如称呼秀才为“相公”,称呼弟子或朋友子侄辈为“贤契”等。这些见面礼仪鲜明地体现出读书人的文雅,具有浓厚的贵族色彩,体现了康乾盛世士人的精神风貌。
(一)《茶馆》招呼语的种类
1.称呼式。一是直呼其名式。如:王利发直接招呼唐铁嘴为“铁嘴”。二是特称(即外号儿)。有两种形式都可以看作特称,即姓+排行、词缀+姓。如:常四爷招呼“李三”;房东秦仲义招呼王利发为“小王”。三是职务职称式。如:王利发招呼庞太监为“总管”。还有一种形式可以看作是职务职称式,即姓+先生或者直接称为先生。如:王利发招呼相面先生唐铁嘴为“唐先生”。四是亲属称谓式。如:王淑芬招呼李三为“三爷”。亲属称谓式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直接称谓:妈、爸爸、爷爷……姓(名) +亲属称谓:常四爷、大拴哥、松二爷……老+亲属称谓:老大爷、老太太、老哥哥……作品中,有一种特殊的亲属称谓,我们把它称为“间接关系称谓”[1]:小花的妈、你爸爸等,常用于长辈对晚辈和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作品中,称呼式还有其他形式,因使用不频繁,把它们归为一类。如:刘麻子招呼康顺子为“乡下人”;王利发以“诸位主顾”称呼顾客;巡警以“老总”招呼士兵等。
2.问候式。如:王利发以“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个底下人?”[4]20来招呼房东秦仲义。还有一种情况可以看作是问候式,即在招呼语当中加上“吉祥”或者“您吉祥”等,常用于地位低的招呼地位高的。如:刘麻子在“老爷子”之后加上“您吉祥”来招呼庞总管。
充分有效地吸引学员注意力,讲述《C#程序设计》课程中各类知识点及含义,教师有很多教学方法,其中用计算机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板绘制各种图形、文字形象描述所要讲述的内容,笔者称之为画板图解教学法,它是个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用什么图形符号在画板中图解C#面向对象程序的三个基本特征:封装、继承、多态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3.询问式。如:松二爷以“这号生意又不小吧?”[4]16来招呼关系亲密的刘麻子。
4.告知式。如:王利发以“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4]45来招呼灾民。
5.评论式。指双方见面时,用言语来评论对方刚刚做完什么事、正在做什么事或者将要做什么事来招呼对方,常用于上级对下级、地位高的对地位低的或者关系亲密的同辈人之间。如:李三以“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4]39招呼王淑芬。
6.舶来式。指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后,中国人见面后,直接使用英语等外国语言或者使用在外国语言的影响下产生的招呼语来招呼对方。如:丁宝以“嗨,掌柜的,我来啦!”[4]90招呼王利发。
(二)《茶馆》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1.传统式与舶来式并存。随着与国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茶馆》中招呼语的使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一些变化,传统式中增加了评论式。而且舶来式开始出现,与传统式并存。
2.招呼语使用的差异性。观察整部作品,人们对招呼语的使用针对不同人存在差异性。在权势、地位、年龄等的影响下,具体称呼方式又有所不同,使得招呼语的使用存在着差异性。
3.称呼式成为作品人物的首选,询问式和告知式地位下降。称呼式在《儒林外史》中的使用频率约为26.9.%,在《茶馆》中,其使用频率达到42.8.%。询问式和告知式使用情况基本相同,使用频率下降,其频率的变化分别是:询问式由33.6%降至7.7%,告知式由38.6%降至9.2%。
1.称呼式。一是直呼其名式。如:金明直接称呼“金明”。二是俗称。大众给予某些事物或者群体通俗的称呼,也可以是某些地方方言对某些事物或者群体的称呼,多用于长对幼、上级对下级、关系亲密的同辈人或者同等身份人之间。如:金明婶直接称呼作者为“娃”。还有两种形式可以看成俗称,其一是陕西地区称呼老乡为“乡党”,其二是招呼麦收季节受雇为人收麦或干其他活儿的短工为“麦客”。如:老麦客直接招呼金斗为“乡党”;翠萍嫂子招呼榆娃为“小麦客”。三是职务职称式。如:作者称呼生产队队长金斗为“队长”。四是亲属称谓式。如:作者称呼李金盛老婆为“六婶子”。亲属称谓式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直接称谓:大、金同叔、嫂子……姓(名) +亲属称谓:金同叔、金明叔、海成哥……其他形式:李家六婶子、友财屋里的、老哥……作品中,称呼式还有其他形式,因使用不频繁,把它们归为一类。如:李金斗称呼作者为“学生娃”;金明婶称呼疯女子为“女子”。
2.问候式。如:金升以“二哥,吃哩?”[5]274来招呼金斗。
3.询问式。如:金斗以“这两天没出门呀?”[5]292来招呼金明。
4.评论式。如:金明婶以“娃娃家这大的排场呀!”[5]237来招呼作者。
5.告知式。如:作者以告知金斗吃饭的形式打招呼。
6.舶来式。如:四娃称呼母亲为“妈”。
7.调侃式。指使用违反常礼的幽默或者在陌生人听起来有些骂人的话语来打招呼,常在关系十分亲密的人之间使用。如:金明以“你狗球的今天来”[5]293招呼金斗。
(二)《桑树坪纪事》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1.地方色彩浓厚。年长辈称呼年幼辈,使用名+娃形式。如:彩芳娃、榆娃等;初次遇见同乡人,使用“乡党”来招呼对方;六婶子称呼作者为“学生娃娃”等。这一切表现出作品浓厚的地方色彩,体现了桑树坪村,乃至整个黄土高原方言的特色。
2.传统式在中国农村依然影响很大。整部小说在招呼语的使用上,传统式在中国农村依然影响很大。如:双方见面时,会问及对方“吃了吗?”“吃哩?”“忙啥呢?”等。
3.西方招呼语形式对中国的影响依然存在。通过整部作品,可以看出西方招呼语形式对中国的影响,如见面时的握手之礼,称呼父亲为爸爸等。
4.调侃式招呼语开始出现。据统计,整部作品共使用招呼语347次,其中,调侃式16次。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调侃式招呼语将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一)三部作品招呼语使用的情况对比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招呼语的演变。在招呼语的类别上,由原先的称呼式、问候式、询问式、告知式四类,逐渐增加了评论式和舶来式,再演变为七类,增加了调侃式。在具体类别的演变上,称呼式在《儒林外史》中的使用频率约为26.9%。在《茶馆》中,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变化等,其使用频率达到42.8%。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气和文化都发生巨大变化,人人生而平等和人人都是国家主人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因素促使称呼式发生变化。以前那些“姓+爷”等不平等的称呼形式消失,这种招呼语的使用频率也有所下降,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几千年家族文化的影响下,使用频率仍然高达40.6%,依然是人们的首选。
问候式比重总体变化不大,分别为0.8%、4.1%和1.7%。询问式和告知式使用情况基本相同,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权,导致使用频率下降,其变化分别是:询问式由33.6%降至7.7%,告知式由38.6%降至9.2%。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其使用频率又迅速回升,分别是:询问式由7.7%升至22.2%,告知式由9.2%升至27.4%,再次占据重要地位。
评论式和舶来式都是《茶馆》中才出现,同时,即使新中国成立后,它们依然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招呼语的使用,而且比重都有所上升,评论式由2.4%升至3.9%,舶来式由0.5%升至1.4%。至于调侃式,读书人十分讲究长幼尊卑,即使是在社会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民国,也是很少使用,因此,在《儒林外史》和《茶馆》中极少出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真正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调侃式才进入普通人的人际交往中,其使用频率约为4.6%。
从这些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到招呼语发展的趋势:称呼式将继续占据重要地位,长时期作为招呼语的首选;问候式、询问式和告知式随着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它们的地位可能会变弱,但是,作为传统的招呼语形式,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评论式、舶来式和调侃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交往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从三部作品看招呼语演变的原因
1.时代的变迁。《儒林外史》《茶馆》和《桑树坪纪事》中人物使用的招呼语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三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分别是清中叶、清末民国和“文革”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招呼语的使用发生着相应变化。同时,时代的变迁导致社会阶层发生变化,社会阶层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们对招呼语的使用。
2.文化和时代风气的变化。招呼语演变也深受文化和时代风气变化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和时代风气会影响招呼语使用。《儒林外史》表现了明清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时代风气;《茶馆》描写了清末民初近50年的演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桑树坪纪事》描写的农村社会,推崇了农村文化。在这些文化和时代风气影响下,作品中使用的招呼语也会发生变化。
3.社会开放程度的不同。社会开放程度不同也会影响招呼语的演变。《儒林外史》描写的社会,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招呼语延续着儒家传统。《茶馆》描写的社会,招呼语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西式化色彩。《桑树坪纪事》主要描写农村社会,当时政府号召大家向农民学习,招呼语开始向传统回归,但西式招呼语依然影响巨大。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社会生活的变化都映射其中,它与社会变化同行。
参考文献:
[1]秦海燕.东北方言的“招呼”类言语行为模式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 10) :5-7.
[2]王丽玲,张艳玲.招呼语的习俗点滴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 3) :7-9.
[3]吴敬梓.儒林外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4]老舍.茶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朱晓平.桑树坪纪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郭英森( 1992-),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用学;陶一菁( 1990-),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韵学。
收稿日期:2015-05-10;修回日期:2015-10-21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1.010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 2016) 01-0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