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修专业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2016-02-15 11:25丁玉芬郭玉峰
职业技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技校技工学校原则

丁玉芬,郭玉峰

(黑龙江省北安市技工学校,黑龙江 北安 164000)



关于汽修专业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丁玉芬,郭玉峰

(黑龙江省北安市技工学校,黑龙江 北安 164000)

汽修专业德育教育需本着方向性、教育性及渗透性原则,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规划,从而有效提高技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效率。

汽修专业;德育;思考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德育素质在衡量人才标准中越来越受社会各界重视。为更好落实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各技工学校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创新,寻求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汽修专业德育课的形式,仍需创新。

1 影响学生思想教育原因分析

汽修专业的两项重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念,教导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意识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虽然,人社部制定的《技工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德育工作应摆在技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自身的发展,很多技工学校几乎把全部师资及物资放在学生就业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无原则的将德育教育弱化、简化,使得当前汽修专业德育课程实效性变低。

区别于其他学科,德育教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课程教学应更具灵活性,根据受教育对象在不同时期、阶段、环境的心里特征进行课程的安排,而非内容一成不变、脱离社会道德现状、缺乏现实性。

区别于普通中等教育,技校教育更应着眼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造成当前技校学生德育教育效率低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德育课程的准确定位。这使得德育教育的目标偏离了实际需求,最终变为对“科学知识”的讲解,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德育课程的目标是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所以,德育教育应以更贴近于生活的方式进入课堂。而现在的德育教育主要基于德育课本,脱离真实的日常生活,缺乏参与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知识的学习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基石,但理论知识的学习只能使得个人具有知识基础,却不能提升个人的道德意识,实践才是道德意识培养的关键环节。

复杂的社会环境是技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在市场经济及全球化的冲击下,新兴媒体中少数不良引导,侵蚀着正处在青春期、还没有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加上用人单位某些的错误导向,一些技校轻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技能的提高上,有些学生出现思想上金钱至上、生活上道德缺失,缺乏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低下。

2 汽修专业德育课程实施的原则及路径

为提高德育课程的效率,德育课程需根据一定的学科课程目标,按照相关原则,设计规划具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内容,并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德育“潜移默化”的功效,使学生逐渐提高德育素养。

2.1 教育原则

汽修专业德育课程是一种特殊的课程形式,进行德育课程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技工学校在德育课程的设计时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注意遵循德育课程的基本原则[2]。

首先,应注意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技校学校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时刻考虑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根据当前技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心理发展程度,满足技校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及精神上的需要,进行专业、严谨的课程开发,增加德育课程的可参与性,使课程丰富且人性化,从根本上提升技工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效性。

在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保证“整体性原则”的合理化。整体性原则体现在对学生德育的全面化教育,保证德育的完整性教育,决不仅选择德育课程的一个方面教导学生。汽修专业应将德育课程看作一个整体,充分挖掘德育教育中各种有利的教育内容及方法,注重对学生的更具影响方面的引导教育,从而更有效的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发展。

本着方向性、教育性、渗透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汽修专业应根据国家及社会的发展需求,以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作为最大参考因素,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逐步渗透,拓宽德育教育思路,使学生时时刻刻在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提出适当的德育诉求。

2.2 教育路径

长时间以来,德育教育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少之又少[3]。事实上,如果能把影响学生德育的潜在因素通过协调,有计划的设计,德育课程的功效必将大大提升。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功能是学校教育中科学知识获取的根本。而德育课程的时效性主要由受教育者的受教意愿、接受能力以及德育课程内容、方式这两方面决定。长期以来,汽修专业的德育教育均是以理论讲授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课程教学死板,难以满足具有个体差异的受教群体的需求。

由于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专业课教师可以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穿插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应具备的职业习惯,使学生在具有优秀的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具有突出的职业道德。

同时,环境氛围对道德的培养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学校的物质环境及文化氛围承载着学校的文化态度,也是学校精神、意识的体现,它们不仅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文化内涵的载体,具有陶冶在校群体情操的功能。在学校设计时,可加上对学生德育教育需求的考虑,使美德与美景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更有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优美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4]。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市场的主要劳动力培训基地,技工学校更应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为社会输送具有职业技能及道德素质的优秀人才。

[1]王孝吉.技校德育课堂教学之我见[J].吉林教育,2012(31).

[2]查媛佳.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创新[J].科技风,2014(20).

[3]徐改聪.中等职业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杨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

(编辑 文新梅)

Reflections o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of Vehicle Repair Major

DING Yufen, GUO Yufeng

(Bei’an City Vocational School, Bei’an 164000, China)

Moral education of vehicle repair major needs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direction, education and permeability, and make content planning of mo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vehicle repair; moral education; reflection

2016-04-14

丁玉芬(1963—),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及研究。

G712

B

1672-0601(2016)09-0073-02

猜你喜欢
技校技工学校原则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技校档案管理有关问题分析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