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问题研究*

2016-02-15 09:54王永军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信息化培训

王永军(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问题研究*

王永军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城乡教育公平。2013年10月,我国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迎来新机遇。文章在此背景下,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力提升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证。

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农村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家相继启动了“三通两平台”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为配合“三通两平台”建设,更好地发挥“三通两平台”工程效益,2013年10月,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提升工程提出要在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提升培训。[1]2014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中,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提升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农村教师占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80%以上,[2]是能力提升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础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条件也较差,[3]是能力提升工作的难点。更重要的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直接影响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关系到城乡教育发展公平。只有农村教师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信息化才能有效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才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实现教育发展公平。提升工程也明确要求重点加强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1]

自从农村教育信息化实施以来,农村教师就一直处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过程之中。国家也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相关项目,比如,“农远工程”中农村教师应用“农远工程”设备的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在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新起点下,我们需要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做一个总结和反思。本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对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注意事项做一些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未来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有所助益。

二、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

要解读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首先就要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进行解读。焦建利认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进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及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力和伦理”。[4]祝智庭认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其工作效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与能力发展,以及支持其自身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5]简单地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指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的能力。

这里将依据《能力标准》详细解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能力标准》根据教师信息化教学环境不同,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基础性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能力标准》中的基础性要求是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也就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能力标准》中的基础性要求对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在这类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由于缺乏学生能够使用的信息化设备,所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标准》的发展性要求是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也就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能力标准》中的发展性要求对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在这类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同时也要支持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标准》根据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技术素养是指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认识、技能、道德规范方面的能力。计划与准备是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前准备工作的能力,包括找准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契合点、设计信息化教学和学习过程、选择和使用技术资源、准备教学和学习材料、确保设备和技术资源正常使用、做好信息化教学和学习中可能“故障”的应对预案。组织和管理是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和学习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包括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和学习的能力、保障学生平等接触和使用技术的能力、有效调整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灵活处置意外情况的能力、发挥学生作用的能力。评估与诊断是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评估和诊断的能力,包括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收集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组织技术支持的评价活动、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学习与发展是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包括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发展的意识、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6]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属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子范畴,所以,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和上述所讲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是一致的,但是,考虑到农村学校主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尤其是农村教学点更是以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为主,所以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指向《能力标准》的基础性要求。同时,考虑到大多数农村学校已经配备或正在配备接入互联网的微机室,所以农村教师也需要适当地掌握发展性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上,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农村教师具备发展性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是必然要求。

三、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后,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展开。应该说从2000年开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必然伴随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农村教师也不例外。在这期间,农村教师也接受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项目的培训,比如“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1]尤其是“农远工程”对农村教师组织了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活动。在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10多年的提升历程中,我们应该总结和反思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基于个人在农村中小学的实地研究经历,认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动力不足

相对而言,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动力不足。由于农村地区信息技术发展滞后,农村教师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农村地区,对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性体会不深刻,对于信息技术在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进而导致农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动力不足。在教育信息化环境方面而言,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极其落后,给农村教师造成的印象是信息化教学太过繁琐和浪费时间,更谈不上对信息化教学有积极的态度。从信息化领导力而言,一些农村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缺乏,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鼓励和支持不够,也影响到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动力。农村教师中的老年教师比例较高,尤其是农村教学点多数是老年教师,[7]而老年教师处于职业倦怠期,再加上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导致农村学校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动力不足。另外,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一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农村教师不断流失,从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分析,由于缺乏优秀教师的典型示范,也影响到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氛围。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活动效果较差

研究者通过对几所农村学校教师的实地研究发现,80%以上的农村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效果较差,绝大多数教师甚至不知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这个概念。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效果较差,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培训内容针对性差,不能很好地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实践相衔接,另外,参加相关培训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础不同,而整齐划一的培训内容也影响了培训效果。②培训形式单一,以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多采用集中面授的方式,短期内培训大量内容,教师很难消化,相关培训也缺乏培训内容在实践中迁移的后续支持,导致培训效果不佳。③培训项目分散,多个培训项目对农村教师进行重复培训,额外增加农村教师的培训负担。

对于上述情况,提升工程采取了教师依据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结果自主选学培训课程,以及采用网络研修、现场实践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案。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其一,开发贴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实际的课程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重点;其二,保障网络研修、现场实践和校本研修协调运转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难点;另外,一些农村学校不具备网络条件,需要采取其他方式组织相关培训活动。

3.信息技术应用机会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长难

由于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条件较差,农村教师在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增长缓慢,教师通过在实践中的反思和探索实现自我成长的路径受到限制。①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硬件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条件主要是由“农远工程”配备,而“农远工程”给每所学校只配备一套投影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就是所有教师共用一个多媒体教室,客观上存在不够用的现象。同时,共用多媒体教室也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一方面教师感觉每次上多媒体课把学生“搬来搬去”耗时费力,另一方面,申请使用多媒体教室的繁琐手续也增加了多媒体教学的成本。如果说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是提高教学效率,而共用多媒体教室额外带来的上述成本实际上降低了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影响了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意愿,造成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减少。②农村学校的信息化专业人才亟缺,信息化设备的维护难度大,影响了教师的正常使用,也造成教师信息化实践机会减少。③农村教师工作负担较重,教师能够投入到信息化实践探索方面的精力也有限。④受限于学校公用经费,采用煤炉取暖的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学校,在冬季多媒体教室没有取暖措施,也限制了教师的信息化实践。⑤2007年前“农远工程”为农村中小学配备的信息化设备,到2010年时已经严重老化,几乎成了摆设,造成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空档期,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教师已经积累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所倒退。2012年国家启动了“三通两平台”项目建设,农村学校信息化条件在逐步改善,但是,保障农村学校信息化条件得到持续性改善仍然是未来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值得重视的议题。

4.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支持服务幕后

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教师的自主探索,也需要外部环境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样,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也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但是,目前而言,农村教师获得的支持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一般而言,农村学校规模较小,教师人数也较少,一些教学点甚至只有一名教师,再加上农村学校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农村教师从日常教学交流或校本教研活动中获得的指导和帮助相对较弱。从对外学习和交流的角度分析,受限于学校公用经费,农村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专家进入学校实地指导教师信息化实践的机会几乎没有。通过互联网自学或通过网络上的学习共同体及实践社区学习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但这一途径也常常受到农村学校网络条件的制约。另外,由于农村学校工作繁重,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或教研活动也相对较少,这也制约着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

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注意事项

依据上述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目前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的反思,研究者提出以下几条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应该关注的注意事项。

1.重视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本土策略

能力提升工程是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具体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本土化策略。只有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无缝融入农村学校现有的教育系统,融入农村教师现有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系统,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才能高效地发挥作用,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本土化过程。具体而言,在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总结和推广已有的优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并做好与提升工程的对接;另一方面,还需要将提升工程的相关提升策略做本土化处理,以便更好地适应农村学校的实地情况。

2.保障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除了提升工程组织的培训之外,还要保障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后续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仅仅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还需要在后续过程中持续得到保障,比如定期组织培训、必要的支持措施和教师自身的不断探索。此外,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法不断创新,以及学科教学内容的千变万化,必然要求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

3.照顾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差异性

由于学科背景、信息化条件、年龄、学校环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础等的差异性,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在发展需求和路径上必然具有差异性,因此能力提升工程必须要照顾到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差异性。一方面,能力提升工程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课程开发上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教师的差异化和个别化需求,尤其是一些具有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特色的课程,比如一些农村老年教师常用的实物展示台教学。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路径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采用相应的针对性提升策略。比如,对于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农村教学点,可以采取送教下乡、光盘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4.抓住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中的关键群体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创新扩散的过程,因此,在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活动中,要优先抓住创新扩散的意见领袖群体,比如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电教负责人、骨干教师等。优先组织意见领袖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然后通过意见领袖带动其他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校领导层率先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仅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更有利于学校层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政策的科学决策。在提升工程培训者队伍建设方面,也应该多选择一线中小学教师作为提升工程的培训者,这样可以最大化培训者与参训者的同质性程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活动的推广速度。

5.积极整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已有资源

制约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8]在农村教育信息化总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提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尽量节约成本,积极整合已有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资源。具体而言,可以从培训课程、培训队伍、培训机构、培训平台等几个方面进行整合。比如,继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已有的相关资源,整合“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的资源,各地积极整合当地已有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

6.保障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活动的系统性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活动必然涉及到农村学校等系统的重新设计,需要做好系统规划,要综合考虑系统内各个要素的配置。①要保障能力提升活动在学校层面的队伍建设,尤其是提升工程领导机构设置。②要保障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建设,保障能力提升相关活动有场所和设备。③要保障能力提升活动的经费,考虑到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相对紧张,经费保障方面需要特别重视。④加强能力提升活动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障能力提升相关活动常态化运转。

7.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城市教师较差,[3]“三通两平台”的实施更是对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适应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才能缩小城乡教育信息化差距。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①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为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农村教师的能力提升培训。②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保障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硬件条件。③保障农村学校公用经费中的教师培训相关经费,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提供经费支持。④为农村学校配备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提供技术支点。⑤组织送教下乡、对口帮扶等活动,促进城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共同发展。

五、结束语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关系到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影响着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关系到城乡教育发展公平。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缓慢,实质是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8]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难点,却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必将带动农村地区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研究者从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涵、提升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的论证,立足于目前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客观现实和实践需要。笔者期待本文提出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注意事项能够对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有所帮助,也期待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

[1]教师[2013]13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

[2]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20.

[4]焦建利.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随想[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7):15-16.

[5]祝智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三:了解标准的结构和特点 [EB/OL].http:// vod5.pkudl.cn/course/guopeijihua/pxj51/pxj5103/index. htm,2015.5.10.

[6]闫寒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四:理解标准的内容要求[EB/OL].http://vod5. pkudl.cn/course/guopeijihua/pxj51/pxj5104/index.htm,2015.5.10.

[7]范先佐,郭清扬,赵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J].教育研究,2011(9):34-40.

[8]王永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省两个农村学区的实地研究[D].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2014.

(编辑:鲁利瑞)

G434

A

1673-8454(2016)02-0065-05

*本文系2014年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山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324)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信息化培训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需要共同努力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