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婧
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属性及评价原则
武婧
教育质量的内涵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其质量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论述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并总结了职业教育质量的属性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实用性与持续性;时代性与滞后性。最后,基于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属性提出质量评价的增值性、全面性、灵活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属性;评价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作为重点”和“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可见,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而有效的保障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保障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要明确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属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仍没有准确统一的定义,为此,笔者做了梳理与归纳,以期对其认识更趋于清晰与明确。
梳理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应从何为教育质量开始。根据《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的解释“教育质量是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2]可见,教育质量反应了教育活动对培养对象的影响程度,培养对象的主体是人,教育水平和效果是通过培养人才的质量体现的,因此,教育质量最终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那么,人才培养的质量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是教育活动培养出的人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教育活动对人的影响又是通过教育产品和服务实现的,因此,教育质量是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需求的程度。
根据上文对教育质量的定义,可以把职业教育的质量总结为:职业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并通过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即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需求的程度。但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仅用教育质量来说明职业教育质量是片面的、笼统的,因此,有必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来阐述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质量这个概念的主体。本文职业教育质量的主体既可以是广义上的职业教育,即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也可以是狭义上的职业教育,就是职业学校的教育。其次,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要满足的客体要求包含三方面,即学校自身发展、学生个体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也称作职业教育的“内适性”、“个适性”和“外适性”。这“三性”可能隐含在国家的要求或个人的期许中,也可能作为法律条令或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呈现出来。例如,职业教育不仅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还要促进学生个人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职业教育“内适性”、“个适性”和“外适性”要求出发可将职业教育质量的特性总结为“调适性”、“人文性”和“功效性”。“调适性”即职业教育满足自身发展时,内部自我调节的特性;“人文性”指的是学生文化道德和职业能力发展的特性;“功效性”就是职业教育满足国家、社会各方面发展需要的特性。这三种特性既相互区别又互相关联,密不可分。最后,由于每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同导致职业教育质量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职业教育质量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且不同类型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职业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只能代表一定时期内同类型学校的教育质量水平,即职业教育质量的“时代性”。
综上分析得出,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既符合教育质量的一般内涵,又具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笔者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从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出发,总结了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是: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学生文化道德素质发展需要和职业教育系统自身发展需要的程度,即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调适性”、“人文性”和“功效性”的程度。
要想确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了解职业教育质量的属性。职业教育质量的属性即职业教育质量内涵所表现出的特点,由上文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即追求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要满足外部的需要,即国家、社会和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此外,还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化、职业道德修养的重任。基于这三方面的要求,职业教育质量的属性既丰富又复杂,本文试图探究四种基本的属性。
(一)个体性与社会性
职业教育质量的个体性是指职业教育质量满足个体需要的属性,即职业教育质量的“个适性”。首先,职业教育要满足学生对技能的需要,职业教育不同于以升学为主的高中教育,它是以就业为指向的教育,因此,帮助学生掌握以后就业所需的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点,也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次,职业教育要满足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一方面,要满足有升学意愿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日常文化课考试的需要。换言之,就是能够让学生在顺利通过考试的同时,提高个人文化知识修养,具备基本知识学习的能力。最后,职业教育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大都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方便日后就业,因此,职业教育担负着学生就业的重任,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就业好坏直接相关,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把学生能就业、就好业作为教育质量衡量的出发点和归宿。
职业教育质量的社会性是指职业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即职业教育的“外适性”。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例如,我国在进入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时期后,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教育质量逐渐提高,办学形式也变得正规化和多样化了。如今,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依靠的是职业学校,因此,职业教育要把培养为社会所用、服务社会的人才当做主要任务,职业教育质量也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教育质量提高了,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
为了方便测量职业教育质量,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优劣,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职业教育质量的统一性,它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决定。(1)来自国家政府对职业教育管理的需要。由于我国职业学校采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分级管理的方法,这种分区域和层级的管理制度,需要国家制定统一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以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依据标准考核职业教育质量,统一的标准便是职业教育质量统一性的体现。(2)来自社会的需要。因为公众需要依据这一标准的评价结果了解职业学校,学生们也要依据这一结果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而呈现的结果必须是可以比较的,因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标准。(3)职业教育质量的统一性。这样可以防止劣质职业教育服务的供应,进而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职业教育质量良性发展。但是,过于强调统一性也会威胁到职业学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职业教育质量内涵丰富且多层次,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质量具有多样化的属性,其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不同类型、层次的职业学校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设施,以及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专业设置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2)不同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也呈现出多样化。发达的沿海地区职业学校数量多、教学理念先进、教师队伍和教学设备更加充足完善,而落后的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因此,职业教育质量的多样化也体现在地域差异上。(3)主体需求与期待的多样化也体现了职业教育质量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以及就业期待,因此,他们在选择职业学校时也会结合自身情况,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突出特色,结合当地经济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多样化发展。
(三)实用性与持续性
职业教育是在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社会实践和个体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首先,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动手能力,学生的技术技能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形成,而这些技术技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次,许多职业学校都与企业联合办学,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企业实习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强,走上工作岗位也能游刃有余,这时,不仅学生自己感到学校教的好,企业也会给予学校教育质量高度的赞扬。因此,实用性是职业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质量高的外在表现,职业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时候,应该重视实用性。
职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性就是前文内涵中“人文性”的具体表现。总的说来,一方面,学校要帮助学生提高基础文化知识,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做好准备,尤其是在我国推行“中高职衔接”和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的大背景下,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了;另一方面,学校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所学的内容毕竟有限,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要学习新的知识或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学的能力,即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不能仅注重眼前的利益,即实用性问题,更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因为技术的更新是迅速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算是合格人才。
(四)时代性与滞后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内容和衡量标准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职业教育质量的时代性也称作发展性或者动态性,从前文职业教育质量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例如,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需要的是有知识的学术型人才,所以职业教育还未兴起。20世纪末,当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期,职业教育得到空前发展,这时期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型、管理型人才,但由于盲目扩招,不注重专业建设和改革,重理论轻技能等原因,其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随着21世纪到来,我国步入信息经济时期,由于新型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更需要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把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作为重点,教育教学方式、教学设备和教师队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质量也逐渐提升。如今,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阶段,“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大国工匠”逐渐变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职业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即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综上所述,职业教育质量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也要求国家应根据时代需求及时更新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体现时代性。
然而,教育产品区别于商业产品,其对象是人而非物,因此,其质量的显现具有滞后性。商业产品被生产出来以后,其质量可以迅速被测量和反馈出来,但人的培养质量无法快速测量,即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能通过考试及时测出,但其职业技能、道德素质、创新能力等,需要其参加工作以后,在工作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只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一部分,其全面的或者真正的质量,只有等到职业教育机构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或者在高等院校学习生活后,才能体现出来,用人单位在使用职业教育机构培养的学生若干年后,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才是真实的质量。这就要求大众在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的过程中,不可以片面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从时间角度总体上把握培养的人的适用性。
梳理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属性,可以更透彻地了解职业教育质量,从而为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做铺垫。根据上文职业教育质量的属性,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该遵循增值性、全面性、灵活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一)增值性评价原则
增值性是指学习者通过某个阶段的学习后,其知识和技能较之前有所增加和提高。就职业教育而言,增值性主要是职业教育机构的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其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由前文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可知,职业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培养者的质量上,而培养者质量则体现在“增值性”上,可以说,职业教育机构对学生认知和技能发展影响越大、学习者在学习或实训期间知识和实践能力增长的越多,职业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则较高。因此,在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时,应该首先考虑职业教育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增值”,这种“增值”是否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从学生个体出发,进行质量评价。
(二)全面性评价原则
职业教育质量内涵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必须遵循全面性的原则。职业教育质量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维度较广,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培养者的质量,还有广泛的外延,如横向范围的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纵向范围的教育投入、过程和产出的质量。因此,在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时,应该把职业教育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横向和纵向的范围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的判断。切勿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三)灵活性评价原则
所谓灵活性就是在坚持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不动摇的前提下,不搞一刀切,有差异性地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如前文职业教育质量内涵中提到的职业教育质量需要满足的客体既有职业教育机构自身,也有政府和社会,还有学生,那么,不同的客体具有不同的期望值,对教育质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他们所倚重的质量标准及其对质量的要求和评价是有差异的。此外,职业教育质量的统一性里也提到,过分的统一会威胁到职业学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特别是进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时,更要结合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最后,不同地域的职业教育、不同类型的办学实体,它们的质量也是有差异的。综上考虑,在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时,不能过于统一,应遵循灵活性的原则。如示范性职业院校与非示范性职业院校的质量评价标准不能是一个模子,否则结果就是没有效度的。[3]
(四)动态性评价原则
职业教育质量并非一成不变,基于前文其时代性与滞后性的特点,在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时应遵循动态性的原则。职业教育质量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不断更新的,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只会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此外,职业教育质量的滞后性也要求质量评价不能是静止的,必须要关注很长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发展程度和就业情况,只考虑静止的某一个时间点的质量是片面的评价方式。综上,要建立动态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数据采集的途径和长效机制,使得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在制定的时候有据可依。
(五)可操作性评价原则
在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时,不仅要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还要便于操作。首先,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各项评价指标内容要具体、定义要精确,让操作者可以准确对应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尽量能用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测量的计算公式要简洁明了,便于计算和得出结果,同时,还要注意数据的输入和保存工作的便捷性。最后,根据评价标准测量出的结果要能真实有效地反应被测的教育质量水平,只有得出了正确的评价结果,方能了解职业教育质量的真实情况,进而有效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因此,评价职业教育质量不仅需要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还需要能够正确反应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3-09-1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98.
[责任编辑曹稳]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促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人才高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TJJX11-008)
武婧,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原理。
G710
A
1674-7747(2016)22-0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