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江西 吴 强
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40分钟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与教师的素质、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精深的业务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高尚的人格魅力、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师高超的课堂组织能力有关。
课堂效率吸引力物理情境学习兴趣合作探究
初中阶段,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物理是极其重要而却又比较难学的学科。如何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这学科达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的境界。这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上下一番功夫。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根据物理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我认为物理教师应该做到“扎实基本功、精备教案、落实教学、有的放矢”。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导入运用得好,会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敢于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
(一)通过直观材料导入
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幻灯片或听一段录音、看一段录像,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上。例如:教师在讲《物体的运动快慢》一节时,首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认知人步行速度慢于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慢于汽车速度;汽车速度慢于飞机速度;而飞机速度慢于火箭速度等等;其次教师说: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各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定的速度,只是他们的速度有快有慢。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具体是300000000米/秒,行人速度约1.1米/秒,汽车速度约20米/秒;最后指出速度的含义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给出公式、主单位及其常用单位的换算。
(二)通过学生已有经验导入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素材出发,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如教师讲到《惯性》时,教师问:同学们若不小心踩到地上的香蕉皮或拌到地上的石头会怎么样?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后,教师再说:这是由于物体都具有惯性的缘故,那么什么是惯性呢?下面就来研究这个惯性问题。
(三)通过演示小实验导入
初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理,爱观察一些鲜明、生动的实验,在观察中他们会急于想了解实验中出现的多种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别迫切。
兴趣是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兴趣浓厚,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情的需要,不断地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及生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实际,有意识地创设合理的情境,提出与教学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
(二)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里所指的实验既包括教材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也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一些趣味小实验。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阅读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中听取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声音信息,观看实验过程以及原理。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
(一)交流自学成果
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相互碰撞,努力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合作学习探究疑难
让学生对“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同桌互帮,四人小组研讨,全班辩论等,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
总之,在物理课的教学中,由学生共同提出大量的问题,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不断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因创造、探索而获得的成功喜悦。在物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会使他们充满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合作探究式学习越来越显其效,这就需要我们更充分,有效的运用。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实现教学作用的最大化,在教学中做到“愉快探索”,收获教育的成功!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位教育者不懈的追求目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执着的精神、顽强的毅力,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1]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
[2]赵晶晶.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课初探.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3]荣静娴.钱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
(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