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进,阳 勇
(1.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2.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论曾国藩交友之道
罗进1,阳勇2
(1.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2.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少年得志,官运享通,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创造了清廷任官史上的奇迹。他之所以能在宦海取得如此成功,与其交友之道不无关系。其交友之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交品德高尚者,交见识广博者,交忠义血性者,交胸怀大志者。
曾国藩;交友;道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人,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他出生于晚清地主之家,祖父辈及同宗儿孙均以耕读为本。曾国藩少年得志,官运亨通,十年七迁,连升十级,最后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官居一品,创造了清廷任官史上的奇迹。如此顺风顺水的宦海生涯,大大出乎其本人意料。他曾在书信中无不自负地对好友陈源衮说:“不特仆不自意其速化至此,即知好三数人,亦不敢为此不近人情之称许。”也就是说,不仅他当初并未想到自己宦海升迁会如此之快,而且那些特别敬重他的贵朋好友,也没有谁敢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猜想,的确有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戏剧性色彩,其得意之情,真是溢于言表,倾于笔端。俗语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礼记》亦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就淋漓尽致地彰显了交友的重要性。在交友方面,曾国藩可算是行家里手,他深刻领悟到了人生交友的重要性并结交了不少好友,而正是这些好友使他能在风云变幻的宦海中游刃有余、驾轻就熟、青云直上、权倾朝野,完美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今世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经典谚语:“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这是对曾国藩精明交友之道无以复加的认可。那么,曾国藩的交友之道究竟蕴含着什么神奇魅力?即我们怎样做才能像曾国藩一样结交到众多真朋好友?基于此,笔者不揣谫陋,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曾国藩交朋结友方面的相关史料,揭示其鲜为人知的交友之道,期冀能对今人交朋结友有所启迪。
概而言之,曾国藩的交友之道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意是说:靠近朱砂的变红,靠近墨的变黑。这就告诉我们决不可小觑客观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后汉书》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1]即是说:与品德高尚的人为伍,就像走进兰花香气四溢的房子,时间久了,自己本身因受到熏陶也会充满香气,这样,就闻不到兰花的浓香味了;与品德卑鄙的人为伍,就像走进卖咸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己本身因受到熏染也会充满臭气,这样,就闻不到鲍鱼的腥臭味了。曾国藩深谙此中哲理,在他看来,与严师益友长期交往,可以使自己在各方面获得明显进步,思想认识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更有甚者,还可使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有宏伟抱负之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九月十八日,曾国藩在给其弟弟的书信中鼓励道:“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2]也就是说:倘若能得良师益友不时教诲,纵使懦夫也会一改从前、脱胎换骨,树立远大志向。有鉴于此,曾国藩训诫子孙在交友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并将交友提高到关乎一个人终生成败的高度。翌年(1843)正月十七日,在《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书信中,曾国藩以兄长的身份告诫说:“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即以丁君为师,此外择友,则慎之又慎。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在此,曾国藩将朋友品德是否高尚与一个人终生成败联系起来,从而凸显了交品德高尚者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曾国藩身边就不乏品德高尚之友,欧阳兆熊就是其中的典范。欧阳兆熊,字小岑,号匏叟,湖南湘潭人,生卒年不详。与曾的两个小舅子从小关系甚密,故年轻时,便结识了曾国藩。科考失败后,欧阳兆熊毅然改变初衷,放弃科考,一心钻研医术,浪迹天涯,以儒医加狂生而闻名遐迩。欧对曾有救命之恩,道光二十年(1840),曾国藩在京城身患重病,此时,欧阳兆熊恰巧也在京城,听闻故友病重,便及时前往探视,经他悉心医治,曾国藩遂得以很快康复。尔后,曾国藩官越做越大,名声也越来越显,不过,他对欧阳兆熊始终尊敬有加,欧阳兆熊也始终不因曾国藩位高权重而对其曲意逢迎,仍像过去一样对待他,的确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此还可从曾国藩去世后欧阳兆熊所送的一副挽联得到佐证。此挽联称:“矢志奋天戈,忆惜旅雁传书,道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竟历尽水火龙蛇,成就千秋人物;省身留日记,读到获麟绝笔,将汗马勋名、问牛相业,都看做秕糠尘垢,开拓万古心胸。”此上联追述了两位书生年轻时鸿雁传书,意气风发,畅谈人生理想、彼此互相砥砺的陈年往事。幸慰惜日旧友历经千般艰辛、万般磨难,终于修成正果,成为千年一出的圣人。此下联是对曾国藩的公允评价,在欧阳兆熊眼里,故友身为辅政大臣,又立下了不世之功,其实,这还不足道,因为这与曾氏年轻时每天坚持写日记,并不断反省自己,追求品德上的自我完善相比,只是毫无价值可言的秕糠而已。很明显,欧阳兆熊在此将曾国藩的道德文章视为《春秋》那样的传世不朽之经典,既然如此,那么,其品德行为与孔圣人相比也就相差无几了,此种将为千古垂范的宗师之位,跟生前的功业、官位相比,当然要伟大得多。可见,整副挽联颇显磅礡大气,彰显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怀和品德操守。欧阳兆熊身处宦海之外,以平常之心看待曾国藩,所做评价颇为客观理性。诚然,曾国藩在交友中是一个看重品德的人,而品德的最高境界在他看来,就是“忠”和“诚”。对于那些因受主子责骂而改换门庭、另择新主之人恨入骨髓,而对于那些虽受主子责骂却仍不改初衷、忠心耿耿之人则器重有加。李鸿章和王鑫就是正反两方面的显例。李鸿章特别受到曾的器重。究其原因,就在于李对曾的片片忠诚。咸丰十一年(1861),李元度丢失徽州,曾国藩要向皇帝参劾他,李鸿章自恃与曾国藩关系颇深,替李元度说情,结果遭拒,一气之下,不辞而别,跑到江西赋闲。在此期间,曾国藩的政治对手多次邀请李鸿章,并许愿向皇上保以重任,但李鸿章并不为所动,企盼曾回心转意。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李鸿章终于以耿耿忠心,再入曾府。尔后,在曾的竭力举荐下,李鸿章大受重用,成为淮军统帅,署理江苏巡抚。与此截然相反,王鑫却被曾国藩逐出湘军。起初,王鑫与曾的关系还不错,曾以王鑫等部作为基础创建湘军。然而好景不长,咸丰三年(1853),在募勇扩军问题上,双方关系闹疆。王自恃有湖南巡抚骆秉章作为靠山,招募人数大大超额,由三千突破到六千,曾对此甚为不满,遂导致两人关系最终破裂,彼此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也就是说:值得交往的好朋友通常有三种:一是正直的人,二是诚信的人,三是见识广博的人。跟此三种人交朋友对我们帮助很大。可见,与见识广博者交友不失为三种有益交友之一。在曾国藩所交朋友之中,就不乏见识广博者。刘传莹(1818――1848)就是其中之一,字椒云,湖北汉阳人。专攻古文经学,精通考据,是曾国藩的挚友,交往中大大弥补了他古文字上的不足。曾国藩后来在回忆中云:“汉阳刘公传莹,精考据之学,好为深沉之思,与公尤莫逆,每从于寺舍,兀坐相对竟日。刘公谓近代儒者崇尚考据,弊精神费日力而无当于身心,恒以详说反约之旨交相勖勉。”[3]何绍基(1799-1873)也是见识广博者之一,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州人。精通书法,擅长吟咏。曾国藩非常服膺于他,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十七日,他在其家书中褒扬道:“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者,渠意皆欲有传于后。”在此“五事”中,曾国藩对其书法尤为推崇,“若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2]其实,曾国藩对《仪礼》、《汉书》、《说文》、诗、书法也颇有研究,他如此夸赞何绍基的“五事”,真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的意蕴,从中也不难看出其城府之深。此外,还有罗泽南(1807-1856),字仲岳,号罗山,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亦耕亦读的平民家庭。终生奉理学为圭臬,著述颇丰,并讲学乡里,培养了一大批门生弟子,后又投笔从戎,成为湘军中少有的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与塔齐布名望相等,并称为湘军早期名将。他是一个“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而入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者,[4]也就是说,他不担心自己家门多变,而只担心自己所学不足以超越俗人而成就一番事业;不担心没有技能去获得财产,而只担心自己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救天下苍生。对于这样一位以天下苍生福祉为己任,集理学大儒、湘军名将、教育巨擘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曾国藩十分敬重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公以诸生提兵破贼,屡建大勋。朝野仰叹,以为名将,而不知其平生志事裕于学者久矣。”[5]可见,罗泽南刻苦求学,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无所不览,以见识广博为基础,将儒家思想与经世致用融为一体,从而得以立功扬名。其实,不仅罗泽南如此,湘军中许多将领也莫不如此,湘军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即由见识广博者所统率的军队,说白了,湘军的胜利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胜利。
忠义血性者心地坦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他不一定会像某些人一样花言巧语、讨你欢心,然而,在危难时刻则会为你两肋插刀、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曾国藩所结交的忠义血性者并不鲜见,江忠源就是其中的典范。湘军鼻祖江忠源(1812-1854),字岷樵,湖南新宁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江忠源在郭嵩焘的引荐下,第一次与曾国藩相见,两人一见如故,畅所欲言,整整谈了2个小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谈话期间,曾国藩的眼睛一直凝视着江忠源,片刻都不曾离开过。谈完话后,曾国藩起身送他到门外,又凝视着他的背相,一直目送他走出胡同口。然后,回过头来对郭嵩焘说:“京师求如此人才不可得。”过了片刻,又补充说:“此人他日当办大事,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即是说,此人日后一定会立功扬名,不过,他最后会慷慨赴死且死得英勇悲壮。乍一见面,即预测别人日后必将立功扬名,且会死于节义,不仅令听者难以相信,“时承平日久,闻者或骇之”,[6]就是江忠源本人要是听了也会大吃一惊。然而,后来事情发展的真相,果然应验了曾国藩的预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经过曾国藩的鼎力举荐,江忠源这位极具忠义血性之人受到了朝廷重用。在不到3年时间里,因得贵人不时相助,江忠源仕途一帆风顺,由一个代理县令做到江苏知府,但知府任上没有做多久,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太平军攻破了他所任官的城池,因不愿苟活于世,他最后投水自杀身亡。江忠源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交友有信,与士卒同甘苦,临阵常居人先,死生患难,实可仗倚”的忠义血性男儿本色。还有好友陈源衮(?-1854),字岱云,号瞻孔,湖南茶陵人。他有时心地高傲,让人难以接受,与曾国藩关系十分密切,俩人相互帮助,坦诚相见,决不隐讳各自的看法。陈源衮给曾国藩指出了三个缺点,曾国藩从内心深处感到好友所指出的三个缺点真是一语中的,“皆药石也。”以致发出“直哉,岱云克敦友谊”的感叹。陈源衮生病后,曾国藩几乎天天都去探视,有时甚至不辞辛劳、通宵达旦守护在他的身旁,其待友之心超乎寻常。后来,陈源衮做了知府,以投桃报李之高义为曾国藩的事业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曾国藩为陈源衮所撰写挽联称:“众口铄坚金,谁知烈士丹心苦。大江漾明月,长照忠臣白骨寒。”
交友就要交胸怀大志者,因为胸怀大志者,眼光高远,心胸开阔,既不计较鸡毛蒜皮之事,也不在乎绳头小利,他们往往“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在《曾国藩家书》中,涉及到的朋友有很多,一般都有名有姓,曾国藩每提到某个朋友,必能说出其超乎常人之处。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二月二十日,他在写给其弟弟的书信中说:“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镜海先生、艮峰前辈、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穷经知道者,则有吴子序、邵慧西;讲诗、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等等。”曾国藩对每一位朋友都充分了解,知道他们每个人的优势和专攻,以及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并指出:“(他们)虽所造有浅深,要皆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7]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学问有浅有深,但都是胸怀大志之人,是不甘于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人。在曾国藩看来,刘蓉可算是胸怀大志者之翘楚。曾国藩在赴京科考途中在长沙认识了“少有志节”的刘蓉(1816-1873),字孟容,号霞仙,湖南湘乡人。刘蓉颇有才华,攻程朱理学,同时又讲经世致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刘蓉的才华不为世人所知晓,确有点“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的味道,但他仍“躯仁义而力践之,不以举世不为而自阻。饫道德而心乐之,不以没世无闻而自戚”,其力践圣道,不以得失毁誉为意的处世观彰显无遗。不过,曾国藩独具慧眼,与众不同,戏称刘蓉为“卧龙”。在《养晦堂记》中,曾国藩评赞道:“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评价如此之高,足见其过人之处的确非同凡响。曾国藩《怀刘蓉》一诗就是佐证:“我思竟何属?四海一刘蓉。具眼规皇古,低头拜老农。乾坤皆在壁,霜雪必蟠胸。他日余能访,千山捉卧龙。”[8]在曾国藩看来,刘蓉可与诸葛亮(卧龙)相媲美。道光二十年(1844),当曾国藩得知其弟跟刘蓉在一起读书时,在给其弟的书信中表示“此意甚佳”,因为刘蓉“近来读朱子书大有所见”,如果其“言语容止、规范气象”俱佳的话,“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还告诫其弟不要急于科举功名之事,人品才学方是读书之关键,“如霞仙今日之身份,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若学问愈进,身份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9]在此,曾国藩是以才学之高深来评价刘蓉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另外,曾国藩还通过刘蓉认识了胸怀大志的郭嵩焘,于是三人互相切磋学问、砥砺气节,“欣然联欢为昆弟交”,果不其然,三者均成就了宏伟事业。刘蓉是桐城派古文家,官至陕西巡抚;郭嵩焘成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曾国藩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综上所述,在现实生活中,上述交友之道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非易事。有些人被“口蜜腹剑,阿谀奉承”之徒玩弄于股掌之间;也有些人担心“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者夺其位、害其命;还有些人与“胸无大志,不思进取”者为伍玩物丧志、不务正业。在峥嵘岁月、蹉跎人生中,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像曾国藩一样广交品德高尚者、见识广博者、忠义血性者、胸怀大志者。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3]曾国藩全集要揽[M].长沙:岳麓书社,1986.
[4]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M].长沙:岳麓书社,2010.
[5]谢世诚.大家精要:罗泽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6]黎庶昌.曾国藩年谱[M].长沙:岳麓书社,1986.
[7]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8]曾国藩.曾国藩诗文集[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5.
[9]梁勤.曾国藩全书(第6卷)[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魏登云)
On Zeng Guo-fan’s way of Making Friends
LUO Jin1,YANG Yong2
(1.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 Management,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2.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As one of the four notable offici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Zeng Guo-fan enjoyed his success when he was young,and had a successful official career,or rather,he was transferred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for seven times within 10 years,and continued to advance ten grades in his official career,a miracle in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Qing Dynasty.His success in official career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his way of making friends,viz.,he liked to make friends with anyone with good morality,or with extensive experiences,or with big ambition,or even with loyal quality.
Zeng Guo-fan;making friends;way
K252
A
1009-3583(2016)-0030-04
2016-02-15
罗进,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和黔北地方史。阳勇,男,湖南常德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