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场主要疫病净化程序

2016-02-15 11:52杨林张淼洁付雯刘祥刁新育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种鸡白痢新城疫

文│杨林 张淼洁 付雯 刘祥 刁新育(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种鸡场主要疫病净化程序

文│杨林 张淼洁 付雯 刘祥 刁新育*(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按病种讲述各疫病净化工作中所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即本底调查阶段、免疫控制(或监测净化)阶段和净化维持监测阶段。有条件的养殖场可根据本场本底调查情况,自主选择进入免疫控制阶段或维持监测阶段。

一、禽流感、新城疫

1.本底调查阶段。

(1)调查目的。掌握本场禽流感、新城疫的感染情况,了解鸡群健康状态、免疫水平,评估净化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制定适合于本场实际情况的净化方案。

(2)调查内容。全面考察鸡场实际情况,包括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管理水平、防疫管理水平及兽医技术力量等,观察鸡群健康状况,了解本场禽流感、新城疫的流行历史和现状、免疫程序、免疫效果等,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通过对种鸡场的鸡群按照一定比例采样检测,掌握禽流感、新城疫带毒和免疫抗体水平情况。

2.免疫控制阶段。本阶段,种鸡场应根据疫病的本底调查结果和净化疫病特点,采取以免疫、监测、分群、淘汰、强化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使禽流感和新城疫的临床发病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实现免疫无疫状态,为下一步非免疫无疫净化奠定基础。

(1)控制目标。对有禽流感、新城疫临床疑似病例的鸡群和死亡鸡进行病原学监测,淘汰感染鸡,及时清除病原。通过强化免疫和免疫抗体监测,维持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降低鸡群易感性,将临床发病控制在最低水平,逐步实现免疫无疫。

(2)控制措施。种鸡场应优先选用本场或区域优势毒株相对应的优质疫苗,制定禽流感、新城疫免疫程序和抗体监测计划,在保障养殖管理科学有效、生物安全措施得力和环境可靠的同时,根据抗体监测效果及周边疫情动态适时调整免疫程序,在做好种鸡群免疫的基础上,重点做好雏鸡、育成鸡的免疫。

(3)监测内容及比例。本阶段的监测重点是后备鸡转群和开产前(或留种前)的免疫抗体监测和病死鸡的病原监测,确保种鸡群及个体良好的免疫保护屏障、跟踪鸡群病原感染情况,具体监测情况见表1。

(4)监测结果处理。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种鸡群加强免疫一次,3~4周后重新采血检测,按照鸡场制定的淘汰计划,淘汰加强免疫后抗体不合格的种鸡群。

表1 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控制阶段监测情况表

对病死鸡进行病原学监测,对病原学监测阳性和发现的禽流感或新城疫临床疑似病例,报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采集病料送省级疫控机构诊断,如确诊发生禽流感或新城疫,养殖场应配合兽医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5)控制效果评价。当种鸡群历经两次及两次以上普检和隔离淘汰,种鸡群抽检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其中HI平均滴度≥27,群体HI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连续两年未发现禽流感、新城疫病原学阳性且未出现禽流感、新城疫临床病例,即认为达到禽流感、新城疫的免疫无疫状态,可按照程序申请净化评估。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探索哨兵动物监测预警机制,禽舍可设置非免疫育成鸡,跟踪观察,定期监测。

3.检测方法。

(1)禽流感。一是血清学检测。执行标准:GB/T 18936-2003。方法:血凝抑制试验(HI)。

二是病原学检测。执行标准:(GB/T19438.2-2004、GB/T19440-2004)以及农业部行业标准(NY/ T772-2004)。方法:采用病毒分离或禽流感病毒RT-PCR试验对于所有亚型的AIV进行检测。必要时对病毒进行分型鉴定。

(2)新城疫。一是血清学检测。执行标准:GB/T 16550-2008。方法:血凝抑制试验(HI)。

二是病原学检测。执行标准:GB/T 16550-2008。方法:采用病毒分离或新城疫病毒荧光RT-PCR试验检测。通过基因测序区分野毒和疫苗毒。

表2 祖代和父母代鸡场禽白血病监测净化阶段监测情况表

二、禽白血病

1.本底调查阶段。

(1)调查目的。了解本场禽白血病的感染情况,了解鸡群健康状态和疫病带毒情况,评估净化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制定适合于本场实际情况的净化方案。

(2)调查内容。全面考察鸡场实际情况,包括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管理水平、防疫管理水平及兽医技术力量等,观察鸡群健康状况,了解本场及引种来源种鸡场的白血病流行历史和现状,引种来源种鸡场对白血病定期检测的资料。同时通过对种鸡场的鸡群按照一定比例采样检测,掌握禽白血病带毒情况。

2.监测净化阶段。本阶段,种鸡场应根据本底调查结果和禽白血病特点,采取以监测、分群、淘汰、强化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将禽白血病的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甚至无疫状态,逐步清除带毒鸡,实现种群净化,达到净化状态。

(1)阶段目标。病原学抽检,原种场全部为阴性,祖代场、父母代场阳性率低于1%;血清学抽检,A-B、J抗体及蛋清p27抗原检测,原种场全部为阴性,祖代场、父母代场阳性率低于1%;连续二年以上无临床病例。

(2)监测内容及比例。一是原种鸡场。

种鸡群。对同一批次的种鸡群,按以下顺序开展净化工作。依次完成多个世代的监测净化,直至建立阴性种鸡群。

步骤一:孵化室雏鸡检测。收集阴性种鸡的种蛋,同一只种鸡来源的种蛋放在一起,分群孵化。采集全部1日龄雏鸡的胎粪,检测p27抗原。有一只雏鸡为阳性,则同一种鸡来源的雏鸡均判为阳性,不作种用。阴性雏鸡分成小群饲养(20~50只)。对选留的雏鸡,以母鸡为单位,同一母鸡的雏鸡放于一个笼中隔离饲养。每个笼间不可直接接触,包括避免直接气流的对流。饲养期间要采取避免水平传播的各种措施。接种疫苗时避免共用注射器。

步骤二:后备种鸡筛选检测。采集5~6周龄鸡血浆,分离培养ALV。选出阴性鸡,隔离饲养,作为后备种鸡。

步骤三:种鸡开产初期检测净化。选择每只种鸡开产最初的2~3枚蛋,取蛋清的混合样品,用ELISA方法检测蛋清中的p27抗原,淘汰抗原阳性鸡。其余鸡采集血浆接种DF-1细胞分离病毒,用ELISA方法检测p27抗原,淘汰阳性鸡。

步骤四:40~45周龄留种前检测净化。取每只鸡的2~3枚蛋对蛋清做p27抗原检测,淘汰阳性鸡。其余鸡采集血浆接种DF-1细胞分离病毒,用ELISA方法检测p27抗原,淘汰阳性鸡。

步骤五:对建立的阴性种鸡群每6个月抽检血清样品200份,监测A-B亚群抗体和J亚群抗体。

步骤六:种蛋的选留和孵化。在经步骤四留种前检测淘汰阳性鸡后,每只母鸡仅选用1只检测阴性公鸡的精液授精。按规定时间留足种蛋,每只母鸡的种蛋均标号。在出壳前,将每只母鸡的种蛋置于同一标母鸡号的专用纸袋中,置于出雏箱中出雏。

步骤七:第二世代鸡的检测和淘汰。经上述步骤一到步骤五检测淘汰后种鸡的出壳的雏鸡,作为净化后第二世代鸡。继续按步骤一到步骤五的程序,实施第二世代的检测和净化。第三世代后可按此程序继续循环进行。

步骤八:连续进行多个世代种鸡的ALV检测与净化,直至p27抗原、A-B亚群抗体和J亚群抗体达到净化标准。

公鸡。一是对种鸡群配套的公鸡,按以下顺序开展净化工作。

步骤一:孵化室1日龄雏鸡检测,同母鸡(先收集胎粪一次,再鉴别雌雄)。

步骤二:第一次挑选公鸡时,采集血浆进行病毒分离检测。在开始供精之前,至少经过病毒分离检测一次,淘汰阳性鸡。

步骤三:在生产阶段采血浆进行病毒分离检测一次。采集精液后,检测精液p27抗原及接种DF1细胞分离病毒,淘汰阳性鸡。

二是祖代、父母代鸡场。对于祖代和父母代鸡场的种鸡群和公鸡,按照要求开展净化,监测情况见表2。

(3)监测结果处理。对带毒鸡应及时淘汰,加强同群鸡的监测,直至建立本场阴性种鸡群。

(4)监测效果评价。原种鸡场,连续3个世代未分离到外源性禽白血病,祖代场、父母代场病原阳性率低于1%;抽检A-B、J抗体,原种场全部为阴性,祖代场、父母代场阳性率低于1%;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即认为达到禽白血病净化状态,可按照程序申请净化评估。

3.净化维持阶段。种鸡场达到禽白血病净化状态或通过评估后,可开展维持性监测。原种鸡场,从逐只鸡分离病毒,改为在开产后按一定比例(如5%~10%)检测血清抗体和蛋清p27抗原,如无阳性,可逐年减少检测比例;祖代和父母代鸡场从无白血病鸡场引种连续2年,可按5%~10%比例进行维持性监测。

4.检测方法。

(1)血清学检测。方法:A-B、J抗体ELISA检测。

(2)病原学检测。方法:蛋清p27抗原ELISA检测、病毒分离鉴定。

三、鸡白痢

1.本底调查阶段。

(1)调查目的。掌握本场鸡白痢的感染情况,了解鸡群健康状态和疫病带毒情况,评估净化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制定适合于本场实际情况的净化方案。

(2)调查内容。全面考察鸡场实际情况,包括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管理水平、防疫管理水平及兽医技术力量等,观察鸡群健康状况,了解本场鸡白痢流行历史和现状、免疫程序、免疫效果等,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通过对种鸡场的鸡群按照一定比例采样检测,掌握鸡白痢感染情况。

2.监测净化阶段。本阶段,种鸡场应根据疫病的本底调查结果和净化疫病特点,采取以监测、分群、淘汰、强化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将鸡白痢的临床发病控制在最低水平甚至无疫状态,逐步清除感染鸡,实现种群净化,达到鸡白痢净化状态。

(1)阶段目标。血清学抽检,原种场全部为阴性,祖代种鸡场阳性率低于0.2%,父母代种鸡场阳性率低于0.5%,种公鸡全部为阴性;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

(2)监测内容及比例。本阶段的监测重点是后备鸡转群和开产前的感染抗体监测、死胚或弱雏的细菌分离监测,具体监测情况见表3。

监测期间,如发现种群鸡白痢阳性异常升高,应及时分析管理因素及技术因素,加大监测密度,评估生物安全措施有效性,评估感染风险。

(3)监测结果处理。对发现的感染鸡应及时淘汰、扑杀,加强同舍鸡群监测。

(4)监测效果评价。曾祖代及以上连续3代血清学检测全部为阴性,祖代种鸡场鸡白痢血清学阳性率低于0.2%,父母代种鸡场阳性率低于0.5%;种公鸡的鸡白痢血清学全部为阴性,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即认为达到鸡白痢净化状态,可按照程序申请净化评估。

3.净化维持阶段。种鸡场达到鸡白痢净化状态或通过评估后,可开展维持性监测。曾祖代及以上连续3代血清学检测全部为阴性,可按5%~10%比例进行监测。祖代和父母代鸡场从无白痢鸡场引种连续2年,可按5%~10%比例进行监测。

4.检测方法。

(1)血清学检测。执行标准:可参照NY/T 536-2002。方法:采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或全血。

(2)病原学检测。执行标准:可参照NY/T 536-2002。方法:采用病原分离方法分离和鉴定鸡白痢。

四、净化效果维持措施

1.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全面做好清洁和消毒;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实行人员进出控制隔离制度;规范饲养管理行为。

2.规范免疫。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疫病流行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免疫程序,并按程序执行。通过净化评估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逐步退出免疫,实施非免疫无疫管理。如净化维持期间监测发现隐性感染或临床发病,应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必要时全群免疫,加大监测和淘汰力度,实行全进全出,严格生物安全操作,维持净化效果。

3.开展持续监测。净化鸡群建立后,定期开展监测,以维持净化鸡群的健康状态。

4.保障措施。养殖企业是疫病净化的实施主体和实际受益者,应遵守净化管理的相关规定,保障疫病净化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结合本场实际,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种鸡场应做好疫病净化必要的软硬件设计改造,保障净化期间采样、检测、阳性鸡群淘汰清群、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顺利实施。种鸡场应健全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规范无害化处理,按期向净化评估单位提交疫病净化实施材料,及时向净化评估单位报告影响净化维持体系的重大变更及疫病净化中的重大问题等。

表3 鸡白痢监测净化阶段监测情况表

猜你喜欢
种鸡白痢新城疫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