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再问:重新想象世界

2016-02-14 01:13王凯梅
画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双年展策展上海

王凯梅

何不再问:重新想象世界

王凯梅

《迷失站台》依凡娜·弗兰克圆形的房间、聚苯乙烯板、白光LED灯、微控制器2016年(新委任制作)

十一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现场,一辆“沪”字牌照的黑色轿车打着双闪灯停在博物馆的入口处。车内传出的音乐混杂着爵士、摇滚、Rap和埃及旋律的多种元素唤起上世纪80、90年代流行音乐的基调,把那个时代迪士高舞厅的旋转彩球带入到一代人的回忆中,而对一代听着K-pop成长的新生人类来说,他们感觉甚是漠然。如同这部老式桑塔纳即将被淘汰的沧桑感,触动到经历过一个特定的时代中一些人的记忆,在这样一件依旧鲜活着,却已经同今日之事渐行渐远的物件中,时间相遇了。创作这件双年展委托新作品《停在外面的车》的艺术家谢蓝天,1988年出生在迪拜,艺术学业完成于美国,父母亲是南京人,他本人持中国护照,创作材料包括酒店大堂和三明治等,表达归属感、临时性……

谢蓝天的身份背景,通过他的艺术创作,回应着缠绕在现代人身躯和精神世界中身份认同的渴求。如本雅明所描绘的属于这个时代,同时又是这个时代的异己者和 “游荡者”。在这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上,游荡者的身份几乎成为当代艺术家的集体名片,这让上海双年展这样一个“立足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思考当代都市文化建设,从而构建当代艺术同时代、社会和大众的密切关系”[1]艺术活动,成为给这些思考现代人的临时性的艺术家一个尚且可以稳定4个月的居所。自2014年上海双年展第一次启用国外策展人后,更加国际化的视野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策展人、艺术家,来和这个中国最具魔力的城市发生关系。自上两届上海双年展以“重新发电”和“社会工厂”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所在的昔日的发电站所代表的工业时代的逝去、社会结构的变迁作出的诗意化的解读和社会调研型的警示后,如何让发电站不落俗套地在新一届双年展上焕发新意?

本届双年展的主策展人、来自印度的Raqs媒体小组提出“何不再问?正辩,方辩,故事”的主题,隐去提问的主体,也没有本质的问题,东方哲学的玄妙值得玩味。提问, 宏观可以引申到人类发展历史起源的命题,涉及宇宙星空的种种想象;而微观又可以渗透到各种思想和意识的灵光闪动。以质疑的态度重新想像世界,这是一个古老永恒包容宽泛的逻辑命题,在星空与灵闪之间的人类活动、思想发展历史上的质疑和解惑、技术革新历程中的寻觅与进步。2016年年底,巨变中的世界正在重新定义着民主,寻求着新秩序的重建。艺术如何回应?艺术又将立足何处、瞻观何地?以艺术为名向社区、民众和艺术圈本身辐射何种力量、带来何种思考?

《为伊唱》 郑波 互动装置 2013-2016年

面对过去20年间周期性展览在亚洲各城市呈现的井喷状态,对双年展的反思也包括来自亚洲内部自身的反思。在中国国情下,一个由政府出资,可以不受艺术市场左右,能够动用民间力量和聚焦国际视野的两年一度的“艺术嘉年华”,在我开来,这是双年展对本土艺术和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贡献。针对亚洲双年展过热的批判意见要看到双年展带动本土艺术发展的潜在长远的影响力,尤其今年十一月,上海艺术大爆发,各路商业画廊开幕和两个吸引了世界一流画廊参展的艺术博览会已经轮番占据了上海的艺术阵地。对双年展开幕的期待,在中国最具有文化开放性和最有商业敏感性的上海发生,本身就因为其具有的亚洲本土性和非赢利目的,而重要起来。在艺术市场的一片叫卖声中,对双年展的希望在于看到更多体现先锋思想和具有社会批判意识的作品,激活现实参与感的讨论。

让“何不再问?”着陆的艺术思辨来自于一部印度电影和一部中国科幻小说,在Raqs的策展宣言中,刘慈欣的《三体》成了他们思维的源头:三体代表着无限复杂、永恒运动的关系;无限的智慧穷尽无数次尝试、无数种假设,绝非一条规律一个模型可以破解出来。双年展的布局被比喻为轨道交错的行星宇宙,由4个终端站、7层“复策展平台”、1个移动中的理论剧场和1个延伸到上海各个角落的“51人”项目组成。Raqs小组的策展人诗意的语言,把大家带入了一种对亚洲的想象:从乌拉尔山到大西洋海岸,到满月的星空,亚洲的无所不在正如从来都具有无数个亚洲一样,在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国际性的双年展上,广阔的视野这一次不仅是投向中国南方的亚洲邻居,它也是穿越地平线发向宇宙星空的呼唤和质疑。从谢蓝天的《停在外面的车》出发,以混杂的身份和游荡的姿态在承载的回忆和当下的对冲中,我们走进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

1

巨大的与微弱的

每一次的上海双年展都会有一件规模宏大的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届双年展巨作是连接四个主题策展的宇宙终端站的跨媒介史诗级巨构《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这个魔怪般造型的物体犹如外星飞船降落在博物馆的二楼,覆盖了几乎整个二楼的外部空间,巨物内部集结着建筑、声音、装置、生物、雕塑等各类作品,复杂庞大。“巨构”(megastructure)一词借用日本建筑师桢文彦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复杂庞大多功能的集合建筑体概念,而作品三部曲涵盖从红旗渠到莎士比亚,也可预见其感天动地的野心。四十多件作品单从名字窥视,已经充满着魔法与科幻的合成:晕眩与启示、毁灭与闪回、地变、双泯……甚至还有“出埃及”! 空洞且玄秘召唤这个如同迪斯尼游乐场鬼屋一般的刺激感官的体验。“巨构”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曾经做为发电站的巨兽般的空间倒是很切合,而它引发的提问除了作品对空间的填充、作品制作中技术的炫放和对观众好奇心的满足和所有这一切促成对于艺术做为景观被消费的思考。但它一定是双年展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体验,在声光电的特效轰鸣中,作品外面从开展第一天起就排起了长队。

与巨构相比,一些微弱而细腻的作品在展馆的各个角落发光闪烁。娜布其的雕塑《陌生的风景》在高过人头的水泥墩柱上面栽种了矩阵一般的小路灯,这些来自城市景观沙盘的现成品密集排列塑造的离奇感觉,相对于浩大的美术馆空间产生令人自身忽大忽小演变的幻觉,直接回应着人造景观在现代城市的投射;站在二楼平台向下眺望,可以看到被大厅里手持扫帚的舞者收拢聚齐的麦谷堆,仪式性地把我们与土地的关联供奉在一个艺术场景。作品《如实曲径》是台湾艺术家李明维创作的参与式表演装置,在双年展期间,每天都会有两个白衣舞者在打扫地上稻谷,肢体语言和现场即兴成为这件作品联系土地与城市、稻谷与亲情的脉冲。李明维在选择舞者时故意回避了舞蹈学院的专业演员,用直觉的方式选择一些非舞蹈演员出身的人参与表演。舞蹈蔓延着人类童年时代肢体与上天交流的神圣感,在这个关于提问的展览上,李明维将对亲情的情感表达投射在直觉和动作中,舞者与游荡者轨迹的重合也在回应着现代人寻根的渴望。另外一件依附身体的作品,来自委内瑞拉的行为艺术家瑞吉娜·侯赛·加灵多作品《我还活着》汇集了艺术家近15年来以身体做为对抗制度和权力的行为作品录像,在屏幕上可以看到一个矮小单薄的加灵多在巨大的挖土机前的站立的身体;在赤裸地经历长期低温后用镜子承接起呼吸的气韵……加灵多的表演代表她身为女性,身为生活在军阀独裁的拉美政治下,用身体为女性的地位、生存无声呐喊的政治诉求。观看加灵多让身体受辱和受伤的表演不是一个愉悦的体验,当我们连观看都感到不自在的时候,我们也被要求面对她的提问做出反应,这是这位身体薄弱的拉丁美洲女子蕴藏的强大力量。

遥远星空和地球母亲

Raqs策展团队把双年展喻做兰花一样的附生植物,依附着上海这座城市和发电站这座建筑,蜿蜒生长。“在如同行星宇宙的布局中,终端站是知觉、身体、寓意的浓缩之点,是我们往返其他行星的出发点和中转站,在它之下折叠着7个复策展平台”[2]……科幻果真是策展人喜欢用到的词汇,《北京折叠》不是和《三体》一样是一本获奖的科幻小说吗?在这里,艺术家对自身感知的认识在“终端站”中通过宇宙星空的想像传递向未知的远方,失重、错乱、催眠式的体验成为一些作品共有的症状:依凡娜·弗兰克的《迷失站台》用灯光扰乱观众的感知,塑造脱离母体的失重感;托马斯·萨拉切诺的作品《音速宇宙网》用蜘蛛网的复杂几何构建,想像宇宙空间的无限景观;罗班 迈耶用物理建模算法去捕捉一亿五千年前的声音;林科用电脑软件划线,线条转换到屏幕上茫茫宇宙般的黑色星空背景上;廖菲的《延长的直线》用不同大小的一排石块质疑直线的存在;还有Superflex的影像作品,邀请大家躺在地上,观看被分解成天体罗盘一样的图像,解析从易经到二进制到丹麦猪肉的思考。最体现这种天体物理学般探索的作品是玛卓林·戴克曼的缓慢地划过沙盘的巨大钟摆,催眠式地将观众带入冥想。作品《月亮站》再现了两百年前英国的一批智者海阔天空疯言狂语来谈论科学、艺术、哲学的聚会,也应允了在上海的现场聚集各方高人的“月亮会谈”在下一个满月举行……在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中,艺术的想像力如何回应科学的逻辑性?哲学家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说,诗人、画家、音乐家的模糊和无意义,是用来消解科学家的僵化、客观的。在双年展各种剧场追光的烘托下,艺术漂浮在宏伟渺茫的宇宙星空,内容宏大却难免少了些与此刻当下相关联的出口。

2

3

1.《我还活着》瑞吉娜·侯赛·加灵多 照片、影像 2001年 至今

2.《海浪》殷漪 49个风扇排成7x7的矩阵 2016年 (新版)

3.《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局部)牟森+MSG 实验剧场空间、影像、声音、现成品和蜜蜂 2016年(新委任制作)

在这个关于提问的双年展上,需要开辟一条迅速返回“地球母亲”的渠道,让双年展有别于艺术的“主题公园”,不沦为简单的景观消费。这里,胡向前的《劳动者之歌》,一群穿着貌似华丽制服的小区保安激情咏唱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制服的权威与保安卑微的身份之间的距离,让我们重新认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普通劳动者的处境。艾沙·贾托伊在一个充满政治隐喻的公共空间,用“快闪”似的行为,把红色衣物晒在曾经承载着国家荣誉的战斗机遗物上。行为迅速地被前来质问的政府官员叫停,而观众得以看到了贾托伊提着洗衣盆离开现场的背影和被挂在国家纪念碑上的红色衣衫。做为一名艺术家和一名穆斯林女人,智慧地通过艺术介入到自己国家的现实,并且以此同社会和民众发生对话,这是艺术不容被忽视的正能量。在矛盾丛生的当代政治背景下生存状态的危机感,从欧洲难民在卡哈德(Khaled Barakeh)用缺席尸体的直接表达,到Matts Leiderstam 用古典艺术的一个细节解读救赎在欧洲新秩序下的表达;而一个与伟人同名同姓的瑞典艺术家卡尔·马克思用密集的网络截图,制造出一个图像拼贴墙。这位跨界艺术、音乐、写作、事件的艺术家自由地玩转图像、语言、标示等等入侵当代生活的各种元素,在这个关于提问的展览上,指向的正是沉迷在社交网络上的,被图像入侵的每一个当代人。从月亮星空到小区保安再到网络媒体,最安全地将观众带回地球母亲的作品在彼得·皮勒的图像搜集《朝洞穴里看》中着陆,在数字时代看到皮勒以图片管理员的身份将照片打印时代的图像的分类整理,幽默隐喻是一种对人类心灵的慰籍。在偌大的双年展上,这组所有人都在朝洞穴里看的照片,回应着谢蓝天的《停在外面的车》出发的记忆吟唱,成为弥散在空气中的视觉中不可见的对时代的感受。

1

2

理论剧场和民间高手

在双年展的兰花式构建中衍生出来的两个子项目——“理论剧院”和“51”人项目,让本届双年展多了更多的可看性和亲民性。自上一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著名的《资本论》的朗读以来,让理论唱歌探索着思想的感官性,做为表演艺术的呈现理论剧作有学术基础,却似乎在迎合网络时代视觉传达信息快捷直接的潮流——真的所有知识的传播一定要可视、可触吗?开幕式上策展团队戴着爱因斯坦的面具在展厅当中表演爱因斯坦与博格森间的对话,给大家做了一场英文朗读的熏陶……如果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概念被重新解读,人人都是表演艺术家似乎在回应三十年前安迪·沃霍尔的15分钟的出名,让学者和艺术家的智慧成为聚光灯下的呈现,未尝不可引导青少年在韩剧偶像之外的选择,观众是否可以就此谅解表演者的业余性和舞台现场的非专业性?以我对舞台现场和对演员职业的敬重,我还是更倾向于捧一本理论书在一个温暖角落与智者无声地对话。

从博物馆的大厅延伸到上海城市生活的大街小巷和各类人士的“51人”项目,在展现戏剧化上却带着潜入社会的无痕连接。双年展开幕一个月来,劳动人民的表演精彩不断,他们散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充满着生活的各种情趣,展现出你未曾想象过的市井生活。高手在民间,果不其然,就在这周,身为古籍修复师的上海腕力运动好手邀你挑战街头腕力友谊赛;而另外一批“糖纸藏家”把一代人曾经甜蜜的记忆和一个国家不算太久前的往事用旧物重新唤起,上海曾经的600家糖果厂的几百种甜味被消灭成几种的事实足以对城市历史和全球化经济做恰当反思……51人项目朴实真诚,让艺术真正变成了一场人民运动,是本届双年展源自民众也是会留给民众深刻印象的艺术项目。

“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本届上海双年展用一种禅宗式的亘古提问法发出重新思考和想像世界的质问,也是针对重新认识我们所在的时代发出的邀请。与上一届上海双年展的“社会工厂”针对全球化的政治地理和发展与传统的意识冲突的主题相比较,“何不再问”包含了很宏大的范畴,尽管认真推敲这个内涵,在这个永恒的学术命题下孵化出的是一个安全开放式的策展方案。这也让这只依附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攀长的兰花呈现出自由生长的随性,枝叶彼此搭缠着,花朵却可以各自盛开着。来自印度的策展人团队把中国以南的亚洲疆域的政治地理带到中国观众面前,这是让上海双年展比同一地区先后开幕的台北、光州、新加坡更加强调亚洲地域的一个国际展览,“南南合作”在艺术的范畴带来的新鲜艺术家和作品都是中国本土上少能看到的。一个长达4个月的双年展在城市举行,一定要有吸引观众再回访的理由,对于我,51人计划将会不断带我走回双年展,走到上海的弄堂郊区:提问,辩论,更多的是故事。

注释:

[1]项笠苹《上海双年展之路》《艺术当代》2016年第8期

[2]《听策展团队口诉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逻辑结构,细细摩挲展览面貌》,2016年11月25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微信平台

展览名称:“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 第11届上海双年展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

展览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本文图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提供

1.《音速宇宙网》托马斯·萨拉切诺 蛛丝、宇宙尘埃、星风和投影 2016年

2.《你肚子上的石子,被月亮召唤》克里斯蒂安·汤普森 摄影冲印 2013年

3.《如实曲径》李明维 由米、谷物、种子、服装和舞蹈组成的参与式表演装置 2015年至今

3

猜你喜欢
双年展策展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关于策展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