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一级坝基岩体质量爆破开挖损伤评价*

2016-02-14 06:19:28杨静熙舒建平刘忠绪何刚郭松峰祁生文
工程地质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坝基完整性声波

杨静熙舒建平刘忠绪何 刚郭松峰祁生文

(①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 610072)

(②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 610072)

(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锦屏一级坝基岩体质量爆破开挖损伤评价*

杨静熙①舒建平①刘忠绪①何 刚②郭松峰③祁生文③

(①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 610072)

(②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 610072)

(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为双曲拱坝,设计坝高305m,拱坝建基岩体以Ⅱ、Ⅲ1级岩体为主,开挖过程中岩体质量受爆破开挖影响发生程度不等的损伤。为定量评价岩体质量损伤等级,利用开挖爆破检测成果,采用开挖后岩体松弛深度、松弛岩体开挖前后单孔声波衰减率作为岩体质量损伤分级评价的指标,探索一种快速检测、评价岩体质量损伤等级的划分标准,完成坝基开挖后岩体质量损伤的分级分区评价,提出不同损伤等级处理的建议,并评价处理效果。

锦屏一级水电站 建基岩体 爆破开挖 质量损伤 检测 评价

0 引 言

岩石坝基岩体开挖过程中,经常采用爆破方法,由此产生的爆破冲击和震动效应,在坝基浅表部都会形成一定厚度的岩体损伤层,从而导致坝基岩体质量的损伤。这种损伤会造成岩体力学参数的降低,特别是岩体的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等。因此,正确、合理评价和确定坝基岩体的损伤程度及其损伤范围,可为坝基的加固处理设计提供有益的地质依据(蒋伯杰等,2004)。

爆破开挖对岩体质量的损伤研究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爆破应力波与被爆破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损伤模型的选取、本构关系的添加、材料参数的确定、损伤判定的标准出发,辅以适当的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爆破对岩石和岩体的损伤机理、损伤过程,以达到通过改进爆破工艺来降低爆破损伤程度与影响范围的目的(Rubin et al.,1991;Ahrens et al.,1993;卢文波等,2004;熊海华等,2005)。在损伤力学的发展中,描述损伤通常采用的是损伤变量,而损伤变量可以通过测量损伤因子来得到,但目前损伤因子的确定只能通过实验手段来获得,常常用于岩石爆破理论研究,不能用于岩石坝基大开挖的实践(杨小林等,2000;曾新华,2003;张志呈等,2006)。

近年来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中,部分岩石坝基开挖后,除采用声波波速观测方法来对岩体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外,还根据声波波速测试成果,对爆破开挖后坝基岩体松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划分坝基岩体爆破松弛圈并评价松弛圈岩体质量情况,再据此为建基面的加固处理提供地质依据,但没有进行爆破开挖对坝基岩体质量损伤的评价与等级划分(韦传恩,2006;明峰,2011)。

本文依据锦屏一级高拱坝坝基开挖工程实践,从对坝基加固处理的需要出发,研究爆破开挖对岩体质量损伤的等级划分,探索一种快速检测、评价岩体质量损伤等级的划分标准,评价开挖后坝基岩体质量损伤程度,为建基面加固处理的精细化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1 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简介

作为雅砻江干流下游河段控制性水库梯级电站,锦屏一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电站主要由拦河坝、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右岸泄洪洞及地面出线场等组成。坝型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m,为已建和在建同类型世界第一高坝。工程于2005年9月正式开工,2014年8月24日水库第一次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880m,目前工程运行良好。

左岸1730m高程以上坝基地质条件较差,总体以Ⅲ2、Ⅳ2级以及Ⅴ级岩体为主,对坝基变形稳定不利,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垫座进行置换,因此这部分地基已属于垫座后坡,不属于拱坝坝基了。

左岸1730m以下、河床、右岸坝基地层岩性全部为大理岩,右岸低高程1条宽约1.5~3m的煌斑岩脉;坝基主要断层有规模较大的f2、f13、f14、f18断层和一些规模较小的小断层;微风化、无卸荷为主,仅右岸高高程偏下游坝趾区域、河床偏右岸区域局部为弱卸荷。

坝基岩体质量总体好,以Ⅱ级为主、Ⅲ1级次之,各占全部坝基的66.94%、26.65%;Ⅲ2、Ⅳ级岩体出露面积小、分布零星(图1)(周钟等,2010)。

锦屏一级右岸建基面于2007年5月开始从1885m高程开挖,左岸建基面于2008年11月开始从1730m高程开挖。开挖梯段在1600m高程以上为10m一个梯段、以下为5m一个梯段,1580m高程一次开挖到位。全部坝基于2009年8月开挖完成,大坝混凝土于2009年11月开始浇筑。

建基面爆破开挖检测成果显示,岩体松弛深度一般约1~2.5m、最大可达4.6m,松弛带岩体单孔声波衰减率一般约10%~25%、最大可达59.4%。

2 坝基开挖岩体质量损伤分析

目前水电工程建基岩体损伤的评价主要根据开挖后声波衰减率确定(周钟等,2010),鉴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本文采用开挖后声波衰减率和岩体松弛深度来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评价岩体质量损伤等级的划分和分级标准,并结合岩体完整性变化成果来验证损伤等级划分的合理性,最终完成开挖后坝基岩体质量损伤程度的综合评价。

2.1 坝基开挖岩体质量损伤检测布置

岩体质量检测工作主要为爆破前后声波检测,检测孔布置为:顺坝中心线方向布置3列,左右岸高程1600m以上每7.5m高差布置1排,高程1600m以下,左岸每5m高差、右岸每2.5m高差布置1排,高程1580m河床坝基水平排距为7.5m;钻孔深度在坝中心线入建基面20m,在中心线上下游侧在爆前入建基面深度10m,爆后加深到20m,钻孔方向为垂直建基面(图2)。

图1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分区图Fig.1 The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 quality at the dam site

2.2 岩体质量损伤检测成果分析

根据施工期布置坝基检测项目及所取得资料成果的系统性、坝基全覆盖原则,选取了开挖后岩体松弛深度、单孔声波衰减率、岩体完整性系数衰减率测试成果来对坝基开挖后岩体质量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2.2.1 岩体松弛深度

开挖前后岩体由于损伤松弛,声波必然产生变化。利用开挖前后获得的岩体单孔声波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或爆后声波曲线形态分析,可以判断开挖后岩体松弛深度。例如对于孔YBP1847B1、YBP1765B1、YBP1855B1,可以发现爆破前后声波波速分别在孔深1.8m、2.2m、2.4m处接近或者相同,据此判断3孔损伤深度分别为1.8m、2.2m、2.4m,(图3)。

图2 坝基岩体质量损伤检测布置示意图Fig.2 The layout of rock mass quality detection at the dam site

坝基共进行了219孔的爆破前后声波检测,其中爆破前后均有检测的有181孔,仅有爆后检测的有38孔。按上述方法先确定每个孔的松弛深度,绘制全坝基岩体松弛深度等值云图(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左岸高程1730~1580m范围内坝基松弛深度0.8~3.5m;②右岸高程1885~1580m范围内坝基松弛深度0.4~4.6m,大部分为0.6~2.2m,最深4.6m,在坝趾位置,高程约1645m;③河床坝基松弛深度1~4.2m,大部分为1.0~2.2m,左侧相对较浅,普遍1.4m左右,右侧相对较深,普遍1.6m左右,最深4.2m,位置在坝下游作侧部位。

图3 开挖前后坝基岩体松弛深度示意图(图中虚线以上为损伤岩体)Fig.3 The excavation damaged depth of the rock mass at the dam site(the rock masses above the dotted lines are damaged)

按爆破前后检测钻孔所在岩级统计各岩级岩体松弛深度。发现:①Ⅱ级岩体松弛深度一般在0~3.5m范围,主要集中在0.5~2.5m之间,占检测孔总数的93.9%;②Ⅲ1级岩体松弛深度在1~>4m范围,主要集中在1~2.5m之间,占总数的89.8%;③Ⅲ2级岩体松弛深度在0.5~3.5m范围,主要集中在1~2.5m之间,占总数的83.4%;④Ⅳ及Ⅴ级岩体松弛深度全部集中在0.5~2.0m范围,各占33.33%;⑤不分岩级,坝基岩体松弛深度一般在1~2.5m之间,占总数的80.8%。

2.2.2 岩体单孔声波衰减率

坝基爆破前后均检测取得数据的检测孔有181孔。按上节确定的各孔松弛深度统计,爆破前后岩体单孔声波等值线图(图5)。从图5中可以看出:①左岸坝基岩体爆前平均声波波速约2500~6250m·s-1,其中1730~1580m高程范围坝基岩体波速一般为4500~6000m·s-1,爆后坝基岩体平均声波1750~6000m·s-1,其中1730~1580m高程范围内坝基岩体波速一般为3000~5500m·s-1;②右岸坝基岩体爆前平均声波波速约2750~6500m·s-1,爆后平均声波波速1750~6000m·s-1;③河床坝基爆前平均声波波速约4000~6000m·s-1,爆后平均声波波速约3750~5750m·s-1。

图4 坝基开挖后岩体松弛深度云图Fig.4 The excavation damaged depth of the rock mass at the dam site

图5 坝基爆破开挖前后岩体单孔声波云图Fig.5 The single-hole acoustic wave velocity contours of rock masses before and after excavation in the dam site(a)Before(b)After excavationa.爆破前;b.爆破后

图6 坝基开挖后岩体单孔声波衰减率云图Fig.6 The single-hole acoustic attenuation contour of the rock masses after excavation at the dam site

利用爆破前后声波检测成果计算得到坝基岩体的爆破前后岩体单孔声波衰减率(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坝基爆破松弛岩体声波波速衰减率分布规律为:①左岸岩体声波波速衰减率一般为5%~25%,最大可达40.4%,位于坝上游侧部位,高程1645m;②右岸岩体声波波速衰减率一般为1.1%~20%,其中高程1730m以上1.2%~10%,以下1.1%~20%,最大可达59.4%,位于坝中心部位,高程1810m;③河床岩体声波波速衰减率一般为6.0%~18.6%。

按钻孔所在岩级统计,可得各岩级岩体单孔声波衰减率。统计发现:①Ⅱ级岩体声波衰减率以<15%为主、占比约57.14%,其次是15%~30%、占比约29.52%;②Ⅲ1级岩体同样以<15%为主、占比约54.32%,其次是15%~30%、占比约32.10%;③Ⅲ2级岩体以<10%和10%~30%、>30%为主,占比分别为26.67、33.33、40.0%;④Ⅳ及Ⅴ级岩体以25%~35%为主、占比41.08%,<10%次之、占比29.41%;⑤不分岩级岩体以<25%为主、占比85.46%。

2.2.3 岩体完整性系数降低率

完整程度是影响岩体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爆破前后岩体完整性系数的对比可以初步判断岩体损伤情况。

依据坝基取得的181孔爆破前后岩体单孔声波数据,先计算得到松弛深度内岩体爆破前后岩体完整性系数,再计算得到各孔开挖后岩体完整性系数衰减率。按钻孔所在岩级统计,各岩级岩体完整性系数降低率(表1)。

表1 坝基开挖后各级岩体完整性系数降低率统计表Table 1 The reduction rate of rock mass integrity index after excavation

从表1中可见:①Ⅱ级岩体完整性系数衰减率从<10%到>60%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30%以下、占比60.9%;②Ⅲ1级岩体主要分布为10%~40%、占比87.8%;③Ⅲ2级岩体大多<20%、占比55.5%;④Ⅳ及Ⅴ级岩体全部<10%;⑤不分岩级岩体完整性系数衰减率主要分布在<40%以下、占比80.0%。

2.2.4 岩体质量损伤总体情况

建基面开挖岩体质量损伤总体情况(表2)。坝基爆破开挖后的松弛深度0.4~4.2m不等,平均1.6m;损伤造成的岩体单孔声波衰减率0.3%~59.4%不等,平均14.4%;损伤造成岩体完整性变差,岩体完整性系数降低率0.6%~83.5%,平均为25.7%。

从评价因素和岩级来分析:松弛深度最大4.2m、平均最大1.9m均出现在Ⅲ1级岩体,与其完整性较好、爆破开挖后易损伤密切相关,而Ⅳ及Ⅴ级岩体最大松弛深度1.8m、平均1.1m都为最小,与其本身性状差、开挖后损伤普遍小有关;单孔声波衰减率最大59.4%、最大平均15.0%均出现在Ⅱ级岩体,对比松弛深度,Ⅱ级岩体呈现出松弛深度小、但声波衰减大的特点,同样Ⅳ及Ⅴ级岩体本身波速低,开挖后衰减仍然比较小,最大仅衰减了1.8%;Ⅱ、Ⅲ1、Ⅲ23个级别岩体的完整性系数降低率最大值、平均值都差不多,仅Ⅲ1级岩体的最大值略小,而Ⅳ及Ⅴ级岩体同前2个评价因素一样,完整性系数降低率最大值、平均值都在5%以下。

表2 坝基开挖岩体质量损伤综合统计表Table 2 The rock mass damage induced by excavation at the dam site

2.3 岩体质量损伤程度划分及分级标准研究

针对锦屏一级大坝受力特点、不同高程对建基岩体的要求,根据坝基开挖后岩体损伤呈现的松弛深度较小、但岩体声波衰减较多的特点,将坝基开挖岩体质量损伤程度划分为严重、中等和轻微3个等级,各等级工程地质特性(表3)。

表3 岩体质量损伤工程地质特性表Table 3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mass damage

在比较了坝基开挖过程中可能取得快速检测项目及成果,综合考虑快速检测、快速评价对坝基开挖工程的意义,本文选取岩体松弛深度、单孔声波衰减率2个指标来建立坝基开挖岩体质量损伤分级标准(表4)。实际运用中两个指标只要满足一个,就可就高进行损伤等级划分。

2.4 开挖岩体质量损伤评价

2.4.1 岩体质量损伤分级单指标评价

利用岩体松弛深度和声波衰减率两个指标中的一个对坝基开挖后岩体质量损伤分级评价统计情况(表5)。不分岩级综合评价,按松弛深度和声波衰减率分别统计,轻微损伤分别为73.40%、75.15%,中等损伤分别为23.15%、21.21%,严重损伤分别为3.45%、3.64%,两者差不多,说明了分类标准的合理性。

表4 坝基岩体质量损伤等级划分标准Table 4 The categorization of rock mass damage

表5 坝基岩体质量损伤单指标分级评价统计表Table 5 The single index grading evaluation of rock mass damage

按岩级分析:①Ⅱ级岩体以松弛深度<2.0m的轻微损伤占94.57%、≥3.0m的严重损伤占1.55%,声波衰减率<20%的轻微损伤占71.70%、声波衰减率≥40%的严重损伤占4.72%,与锦屏一级坝基呈现的松弛深度小、但声波衰减较多的总体规律一致;②Ⅲ1级岩体呈现的规律与Ⅱ级岩体有点相反,松弛深度<2.0m的轻微损伤占61.02%、松弛深度≥3.0m的严重损伤占6.78%,声波衰减率<20%的轻微损伤占83.67%、没有声波衰减率≥40%的严重损伤,呈现出松弛深度大、但声波衰减率较小的规律;③Ⅲ2级岩体松弛深度、声波衰减率2个指标相差不大;④Ⅳ及Ⅴ级岩体本身完整性差,开挖后松弛深度和声波衰减率都不大,全部为轻微损伤。

2.4.2 岩体质量损伤分级分区综合评价

按表4中质量损伤等级划分标准对每一个钻孔岩体质量损伤等级进行确定,并以此绘制全坝基开挖后岩体质量损伤等级分区图(图7)。

从图7可以看出:坝基爆破开挖造成的岩体损伤以轻微损伤为主,占59.61%;中等损伤主要出现在上游侧靠近坝踵的位置,下游侧及中心线附近只有少量分布,占33.99%;严重损伤仅零星出现,分布在中心线及其两侧的不同高程,仅占6.40%。

从表中可见:Ⅱ、Ⅲ1级岩体属良好和总体较好的建基岩体,爆破开挖后轻微损伤都在50%以上,中等损伤在20%~40%,严重损伤都在10%以下;Ⅲ2级岩体为经处理后可利用建基岩体,爆破开挖后轻微损伤在55%以上,中等损伤较Ⅲ1级略少,严重损伤稍多、占16.67%;Ⅳ及Ⅴ级岩体为不可利用岩体,本身完整性差,全部为轻微损伤。

根据坝基爆破开挖岩体损伤分级分区成果,计算不同损伤等级岩体完整性系数(KV),对损伤岩体的工程地质性状进行复核。通过对开挖前后岩体完整性系数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规律:

图7 坝基开挖后岩体质量损伤等级云图Fig.7 The rock mass damage grade contour after excavation at the dam site

(1)一方面是在同等损伤的情况下,岩体质量越好损伤程度越大,其完整性系数降低幅度越大,从高岩级到低岩级,降低的幅度基本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如轻微损伤的Ⅱ级岩体完整性系数由开挖前的大于0.72降低到0.52~0.64,降低了约0.08~0.2以上;轻微损伤的Ⅲ1级岩体完整性系数由开挖前的0.48~0.72降低到0.43~0.52,降低了约0.05~0.2;而轻微损伤的Ⅲ2级和Ⅳ、Ⅴ级岩体完整性系数基本未变。中等损伤的Ⅱ级岩体完整性系数由开挖前的大于0.72降低到0.36~0.45,降低了约0.27~0.36以上;中等损伤的Ⅲ1级岩体完整性系数由开挖前的0.48~0.72降低到0.34~0.47,降低了约0.14~0.25;中等损伤的Ⅲ2级岩体完整性系数由开挖前的0.34~0.55降低到0.42~0.47,降低了约0.08。严重损伤的Ⅱ级岩体完整性系数由开挖前的大于0.72降低到0.24~0.33,降低了约0.39~0.48;严重损伤的Ⅲ1级岩体完整性系数由开挖前的0.48~0.72降低到0.28~0.35,降低了约0.20~0.37;严重损伤的Ⅲ2级岩体完整性系数由开挖前的0.34~0.55降低到0.28~0.38,降低了约0.06~0.17。

(2)另一方面是同一级岩体随爆破开挖损伤程度的增加,岩体完整性系数的降低幅度逐渐加大。如Ⅱ级岩体完整性系数开挖前一般大于0.72,开挖后轻微、中等、严重损伤岩体完整性系数分别降至0.52~0.64、0.36~0.45、0.24~0.33,分别降低了0.08~0.2、0.27~0.36、0.39~0.48。

3 建基岩体加固处理措施

严重损伤区域由于零星分布且单块面积小,无法针对其进行单独的加密灌浆处理。针对严重损伤岩体在建基面浅表部普遍已有明显松弛甚至松动的特点,严格要求对已松动岩块进行仔细挖撬清除,然后再采用固结灌浆的方案进行处理,灌浆孔间排距和孔深与所在坝段的固结灌浆参数一致。如右岸22#、23#坝段1805~1820m高程坝中之间区域,灌浆孔间排距1m×1m,孔深25m。

中等损伤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游侧靠近坝踵的部位,下游侧及中心线附近只有少量分布。中等损伤岩体在建基面浅表部有较明显的松弛,无明显松动,采用适当加密灌浆的方案进行处理。如左岸10#坝段1615~1625m高程坝下区域,灌浆孔间排距由系统设计的3m×3m加密至1.5m×1.5m,孔深20m;右岸15#坝段1580~1585m高程坝中到坝下区域,灌浆孔间排距由系统设计的2m×2m加密至1m×1m,孔深25m。

轻微损伤区域分布在整个坝基。轻微损伤岩体在建基面浅表部松弛不明显,一般采用常规灌浆加固处理即可。如左岸1710~1730m高程5#、6#坝段,右岸1850~1885m高程25#、26#坝段,按系统固结灌浆设计进行灌浆,灌浆孔间排距2m×2m~3m×3m,孔深20~25m,未做加密处理。

对固结灌浆效果进行了包括单孔声波、透水率等指标的检查。固结灌浆(加密补强固结灌浆)后检查结果显示,严重、中等、轻微损伤岩体平均单孔声波由灌前的3700m·s-1、4580m·s-1、5275m·s-1提高到灌后的4050m·s-1、4785m·s-1、5410m·s-1,平均分别提高了约9.5%、4.5%、2.6%,透水率灌后全部小于1Lu,全部达到设计要求。

大坝混凝土于2009年10月开始浇筑,2012年11月导流洞下闸水库蓄水,2014年7月全部6台机组投产发电,2014年8月水库蓄水第一次到达高程1880m的正常蓄水位。期间大坝各种监测数据显示大坝运行良好,说明坝基处理效果好,达到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根据锦屏一级坝基开挖爆破检测工作成果,初步探讨、研究了坝基开挖后岩体质量损伤等级划分和分级标准,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

(1)在不增加检测试验工作量的条件下,利用坝基开挖爆破检测成果,采用开挖后岩体松弛深度和岩体单孔声波衰减率来快速检测、评价坝基岩体质量损伤程度是可行的、经济适用的。

(2)开挖后坝基岩体质量损伤程度与开挖前岩体质量级别密切相关。开挖前岩体质量级别越高岩体就越完整、越紧密,开挖后的质量损伤程度越高,在开挖前应多采用深预裂来释放地应力、预先卸荷,开挖时采用小药量、小梯段爆破,减轻爆破开挖对岩体质量的损伤。

(3)Ⅱ、Ⅲ1级岩体中严重损伤的完整性系数分别为0.24~0.33、0.28~0.35,与开挖前的Ⅳ1级岩体相当;中等损伤的完整性系数分别为0.36~0.45、0.34~0.47,与开挖前的Ⅲ2级岩体基本相当;轻微损伤的完整性系数分别为0.52~0.64、0.43~0.52,与开挖前的Ⅲ1级岩体相当。因此对严重损伤、中等损伤岩体采用专门的加固处理是必要的,对轻微损伤岩体采用常规的加固处理就可以了。

(4)锦屏一级爆破损伤检测一般在坝基开挖完成后7~10d完成,对超高拱坝,随着坝高的增加,意味着大部分坝基开挖后到砼浇筑前将持续的时间普遍较长,如锦屏一级右岸1800~1790m高程梯段坝基在2008年1月开挖完成后到2012年6月混凝土浇筑,共持续了近4a半时间,到浇筑时岩体的损伤实际上除了爆破损伤外还包含一部分随时间卸荷松弛的损伤,比本文爆破前后声波检测成果确定的损伤要大一些。因此,如果能取得浇筑前较短时间内的声波检测成果,与爆破前声波成果对比来确定岩体质量的总损伤更准确一些。

Ahrens T J,Rubin AM.1993.Impact-induced tensile failure in rock[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98(E1):1185~1203.

Gong M F,ZhengW H,Yang JX.2010.Monographic research on quality evaluation of foundation rock mass of Jinping Ihydropower station in Yalong River,Sichuan[R].Chengdu:Chengdu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Power China.

Jiang B J,Zou Y F.2004.The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blast-induced damage in dam foundation excavation[J].Blasting,21(1):1-4,25.

Lu W B,Hustrulid W.2004.An improvement to the equation for the attenuation of the peak particle velocity[J].Engineering Blasting,8(3):1~4.

Ming F.2011.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dam foundation rock damage under blasting loading[D].Wuha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ubin A M,Ahrens T J.1991.Dynamic tensile failure induced velocity deficits in rock[J].Geophysics Research Letter,18(2):219~222.

Xiong H H,Lu W B,Li X L,Nong L B.2004.Study on blast-induced damage zone for excavation of diversion tunnel at right bank of Longtan Hydroelectric Project[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5(3):432~436.

Yang X L,Wang M S,Wang SR.2000.Blasting effects on basic quality of rock mass and it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2(4):461~464.

Zeng X H.2003.Study on the blast-induced damage zone for rock excavation[D].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

Zhang Z C,Xiao Z X,Pu C J,et al.2006.Blasting effects on rock damnification and its control[J].China Tungsten Industry,21(6):18~22.

Zhou Z,Gong M F,Yang JX.2000.Research report on assessment and reinforcementof foundation rock mass of Jinping Ihydropower station in Yalong River,Sichuan[R].Chengdu:Chengdu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Power China.

巩满福,郑汉淮,杨静熙,等.2010.四川省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锦大坝建基岩体质量评价专题研究(施工详图阶段)[R].成都: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蒋伯杰,邹奕芳.2004.大坝基础开挖中爆破损伤的度量与控制[J].爆破,21(1):1~5.

卢文波,Hustrulid W.2002.质点峰值震动速度衰减公式的改进[J].工程爆破,8(3):1~4.

明锋.坝基开挖爆破的岩体损伤试验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韦传恩.2006.坝基开挖对岩体质量影响评价[C]∥福建省科协学术年会分会场碾压混凝土及筑坝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福州:福建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熊海华,卢文波,李小联,等.龙滩水电站右岸导流洞开挖中爆破损伤范围研究[J].岩土力学,2005,25(3):432~436.

杨小林,王梦恕,王树仁.2000.爆破对岩体基本质量的影响及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2(4):461~464.

曾新华.2003.岩石爆破损伤影响范围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张志呈,肖正学,蒲传金,等.2006.爆破对岩石的损伤影响与损伤控制研究[J].中国钨业,21(6):18~22.

周钟,巩满福,杨静熙,等.2010.四川省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建基岩体质量评价及加固措施研究报告[R].成都: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ASSESSMENT OF ROCK MASS QUALITY W ITH BLAST-INDUCED DAMAGE AT THE DAM SITE OF JINPING IHYDROPOWER STATION

YANG Jingxi①SHU Jianping①LIU Zhongxu①HE Gang②GUO Songfeng③QIShengwen③
(①Chengdu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Power China,Chengdu 610072)
(②Sichuan Hydropower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Co.,Ltd.,Chengdu 610072)
(③Key Laboratory of Shale Gas and Geoengineering,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isy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

JinpingⅠhydropower station is a double-curvature arch dam,the designed height of which is 305m. The foundation rock masses aremainly assigned to classⅡ,Ⅲ1.The rock masses are damaged in different degrees during the blasting excavation.For assessing the degree of rock mass damage quantitatively,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blasting excavation are used,in which rockmass relaxation depth and single-hole sonic attenuation of the relaxation rock after excavation are applied as an indicator to classify the degree of rock mass damage.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rock mass damage are proposed.Evaluation of rock mass damage after dam excavation is completed and treatment suggestion is proposed for the rock mass under different degree damage.

JinpingⅠhydropower station,Foundation rock mass,Blasting excavation,Quality damage,Detection,Assessment

TU452

:A

10.13544/j.cnki.jeg.2016.06.035

2015-09-06;

2015-12-16.

杨静熙(1968-),男,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Email:2817482585@qq.com

猜你喜欢
坝基完整性声波
稠油热采水泥环完整性研究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00
爱的声波 将爱留在她身边
中国宝玉石(2018年3期)2018-07-09 03:13:58
软弱坝基渗透特性试验及防渗处理
声波杀手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自适应BPSK在井下钻柱声波传输中的应用
“声波驱蚊”靠谱吗
大坪水库坝基、坝肩渗漏与稳定评价及处理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受邻近厂房影响的坝基开挖爆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