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潮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的历史研究
王安潮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是中国兴建最早,也是学科模式发展最为全面的现代民族音乐系科。以现代学科发展视角,可对其进行全面的历史研究,剖析其中的学术传统及学科架构,评价办学、学人的历史成绩,旨在为今后及相关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上海音乐学院;学科史;民族音乐;学术传统
1956年初夏①关于时间,有金秋与五六月间等说法,此据高厚永回忆所说的时间,考虑到他是当时建系者之一,他的说法可信度更高。,在贺绿汀院长民族音乐学科化建设理念下,民族音乐系正式成立。这不仅在上海音乐学院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在中国民乐现代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为兄弟院校的民乐学科建构提供了参考。六十年风雨历程,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披荆斩棘,丰富完善。回首往事令人感慨万千,个中甘苦,几多欣慰。乔建中根据1986年中将民作、民理剥离民乐系的学科发展节点而将其分为前后三十年两个时段。笔者以为,根据六位系主任的不同发展理念,其发展时段可分为四代乐人不同风格,或许这更能展现系之学科发展不同阶段的特色。第一代是沈知白执掌的组创阶段(1956—1966),第二代是卫仲乐、胡登跳负责的探索阶段 (1978—1993),第三代是王永德、李景侠担纲的个性发展阶段 (1993—2006),第四代是王建民掌控的多元阶段 (2006至今)。各个时期的发展既有民族音乐文化大发展的背景所趋,也有民乐人个性审美和传统情趣的选择,共同呈现出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不同形态。
(一)规格、结构、理念的高起点组创
建国初期,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百废待兴,充满活力。贺绿汀为了培养当时急需的专业民族音乐人才而责成学贯中西的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翻译家、作曲家沈知白先生为首建系,并担任首任系主任,著名的国乐大师卫仲乐为副主任,高厚永任党支部书记。以沈知白、卫仲乐、高厚永三人的影响,于会泳、夏野、黎英海、胡靖舫、吴梦非、韩洪夫等有志于民族音乐的青年才俊聚拢其左右。沈知白站在西方学科建构与中国文化传承的双重高度,对系里学科结构予以全新规划,确立了以 “民族乐器演奏”“民族乐队指导”“民族音乐理论”的 “三合一”学科结构新形式,既有外在的本体技艺实践的能力培养,也有内在修养的全局认识,与1927年国立音乐院建院之初设立的 “国乐组”是相承但全然不同的立意。国乐组时,萧友梅聘请平湖派琵琶艺术家朱荇菁(朱英)为教师,朱先生陆续培养的丁善德 (后改写钢琴)、谭小麟 (兼修理论作曲)、樊伯炎、杨少彝、程午嘉、杨大钧等弟子及后来加入的蒋风之、陈振铎、王沛伦、吴伯超、甘涛等,完成了民族音乐演奏专业以弹拨、拉弦为基础的学科初建。20年后的沈、卫二位教育家,从全国文化发展的需求出发,结合中外音乐学科成功经验的语境特点,以全面的学科理念作为建系基准,这是他们现代化的新构思,虽然仍然薄弱、残缺,但框架设计为后来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在建设精神上又兼容并举,打破院墙羁绊,广纳贤才是其策略之一,王巽之 (古筝)、金祖礼 (笛子)、刘景韶 (古琴)、王乙、陈俊英、陆修棠、孙文明 (二胡)、龙榆生 (国文)、任同祥 (唢呐)等社会各类贤才同聚。英雄不问出处,大家为着共同的目标而聚,各司其职,同心协力,为教学的系统化、正规化、专业化不懈探索。
在学科具体规划上,沈先生认为,民乐系学生要学好两个四大件,即要借鉴中外两种音乐技艺训练系统①①这是笔者于2015年11月访谈朱晓谷教授所得。。他以郑觐文时探索的吹、弹、打、拉为器乐科目发展的基础,并应当时乐改对乐器教学的促进,来发展新型的民族器乐演奏及其声部,并兼及西方器乐发展思路而兼顾创作和理论研究。据朱晓谷回忆,他们当时既要学民乐部分的相关技术,也要学西方音乐既有的技术,在理论上兼顾中西之法。据高厚永回忆,当时开设的理论课有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世界音乐、音乐外文翻译等。沈先生或身体力行,亲自开设有 《中国音乐史》《亚非拉音乐》《印度音乐》等课程;或引导他人,如夏野的 《中国音乐史》和 《戏曲音乐》、谭冰若的《外国音乐史》、高厚永的 《民族器乐概论》《音乐美学》和 《民间歌曲》、于会泳的 《说唱音乐》、胡登跳的 《民族乐器与乐队》等,都是开时代之先,辟新科之首。1959年后,课程发展得多样、丰富,逐渐发展为民器、民作、民理三大专业方向,民理的民歌、说唱、戏曲、器乐四部教材编写引领于全国,兄弟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马可院长专门带队来沪调研,中央音乐学院等校则是电函取经。除了1962—1964年、1978—1981年之间有过短暂的 “分立”外,直到1986年的学科重新规划,才将民作、民理分别归入作曲、音乐学系,民器、民作、民理的 “三合一”,是建系的音乐课程结构模式。这种模式适宜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塑造之本。
成效如何?当然要看培养的人才。招生的首届学生如李民雄、叶绪然、刘国杰、夏飞云等12名学生后来多成为名家,而乐队训练班如戴树红等23名学员也培养了实用型民乐干将。由于各种原因,后来的九届招生人数不定,是学科发展的摸索阶段,总体趋势是逐渐壮大的。在先进培养理念之下,每一届中都有名家频出,如:赵佳梓、费师逊(57级)、吴赣伯、林友仁、沈洽 (58级)、陈应时 (59级)、项斯华、孙文妍、成公亮 (60级)、何昌林、朱晓谷 (61级)、陆在易、徐超铭 (62级)、黄允箴 (63级)、冯洁轩、王昌元、闵慧芬、居其宏、朱良镇、应有勤 (64级)、顾冠仁、钱亦平 (65级)等,这些学生在演奏、创作、研究等领域的成果很快在国内外产生影响,如闵慧芬的二胡演奏、民作的京调合唱 《回答今日的世界》、于会泳与胡登跳的 《闯将令》、胡登跳在小型民乐合奏方面的探索等。文革期间招生的三届 (73、74、75级),人数不少 (75人),但除了像成海华等少数学员外,其他多荒废了学业,鲜有建树。
(二)演、创、研均衡发展模式的探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化春风吹绿了上音,卫仲乐先生接过沈知白先生的学科建设接力棒,以更加旺盛的干劲投入其中。他继承发扬了“三合一”模式,继续以民器、民作、民理三大系统建设重生后的民乐系。此时的文化环境更为宽松,国外新颖的音乐理念涌入校园,北京对新潮民乐创作的推动也影响到上音的发展。与此同步的是,1978—1984年,民族理论作曲系成立,叶栋与胡登跳为系主任,副系主任为民族复调理论家、作曲家刘福安,民理作系,这种尝试对民族音乐的学科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特定的角色。1984年接过接力棒的胡登跳先生更以他业已探索成熟的 “丝弦五重奏”推动了创作及演奏的发展,第二代、第三代重奏演奏家走出国门,享誉世界。而叶栋、陈应时解译敦煌琵琶谱并组建的古乐团演唱也轰动了海内外。除了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政要及文化名人,如英国女王、菲律宾总统夫马科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英国古乐谱研究家L.毕铿、以色列总统,还出访印度、南斯拉夫、台北、香港、日本大阪、美国阿拉斯加等。
民理方面,敦煌琵琶谱解译成果推陈出新,八卷本的 《中国民族音乐大系》①东方音乐学会组编的 《中国民族音乐大系》分为古代音乐卷、民族器乐卷、戏曲音乐卷、曲艺音乐卷、民歌音乐卷、歌舞音乐卷、少数民族音乐卷、宗教音乐卷等八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89年、1990年出版。、沈知白的遗作《中国古代音乐史纲要》、夏野的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卫仲乐组织教师编写的系列教材等,江明惇的 《汉族民歌概论》、连波的 《弹词音乐初探》、胡登跳的 《民族管弦乐法》等著作,陈应时的 《论证中国古代的纯律理论》等学术成果,不断闪亮于学术界,丰富了学科的系统化、专业化。
民作方面,胡登跳的 《欢乐的夜晚》等 “丝弦五重奏”系列成熟之作轰动海内外,胡先生的《江畔》、周仲康的 《庆》、徐坚强的 《说园》等“江南丝竹”新作,徐超铭的 《唤凤》等,吴强演奏的现代柳琴曲 《剑器》、刘英演奏的唢呐协奏曲《天乐》等现代风格的民乐新曲,笛王陆春龄与何占豪获得金唱片奖等成就。其中,致力于 “民族音乐现代化”创作理念的何占豪将 《梁祝》改编成高胡、琵琶等协奏曲版本,并进而创作了 《乱世情》 《别亦情》 《莫愁女幻想曲》 《孔雀东南飞》等协奏曲及 《伊犁河畔》《节日赛马》《傣寨风光》等民族管弦乐,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有效融会。民作的丰硕展现出百花盛开的可喜局面。
从所培养的学生来看,如周维 (78级)、阎惠昌、杨青、龚肇义、许菱子 (79级)、莫凡、徐坚强、姜晓鹏 (80级)、戴晓莲 (81级)、刘英 (82级)、吴强、马晓辉 (83级)、王蔚 (84级)、高韶青、杜如松 (85级)、汝艺 (86级)、霍永刚(87级)、杨茹文、周冰倩 (88级)、陈爱娟 (89级)、陈春园、祁姚 (92级)、罗小慈、段皑皑(93级)等,他们在 “上海之春” “江南丝竹”等国内外比赛中屡次获奖。而何宝泉的 “蝶式筝”、洪圣茂的81型平均律扬琴以及集体研制的敦煌古乐器等,在乐器研制上不断获奖。
从三方面的成绩可见,此时的民族音乐系发展探索更为活跃,尝试更为多样、多元,呈现出立体、综合的形态。对演奏技术的挖掘使现代各种风格的民乐作品出彩而展现其时代风采;创作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使其继承了传统民间风俗与韵味(土),拓展了乐器演奏与表达的现代个性 (新),融会了深邃的思想内涵 (情);而体系化的民歌、戏曲、乐器法及古谱研究扩展了既往的范畴,是之前基础建构的衍展与深化。
(三)特色建构中不忘学统的发展
演奏家王永德、李景侠分别于1993—2003年、2003年9月—2006年6月任系主任的时期是民乐系转型期,尤其是演奏艺术个性发展的活跃期。二位演奏家以高精尖演奏技术的开掘为突破口,使得这一时期的师生演奏获奖快速增加,如刘英、邢立元、祁姚、孔艳艳、顾怀燕等,文华奖、金钟奖等奖项等级都很高,展现了民乐系的演奏技艺在全国的领先水平。这一阶段的国内外演出更多,如刘英、徐超铭的法国、巴西交流演出,新加坡、加拿大、英国、日本、爱尔兰等国的交流项目更是频繁。1996年开始的硕士生招生,使陈春园有幸踏上首班车。此后,研究生教育逐渐壮大,至2005年,已有20余位研究生。1987—1998年间中断了的民作专业,在何占豪等先生反复论证后,从1999年开始再次重新招生,江赐良是这一年的幸运儿,此后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姜莹 (2002级)无疑是这其中最成功者之一。
这一阶段的民作获奖级别更高,影响更广,如:何占豪的 《临安遗恨》 《西楚霸王》 《茉莉芬芳》等影响海内外,徐坚强的民族管弦乐 《日环食》在台北 “全球华人民乐作品 (大型)创作比赛”中获得头奖,鼓王李民雄的 《龙腾虎跃》获香港 “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华乐作品”,胡登跳的《跃龙》与徐超铭的 《远草赋》入选 “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王建民的 《第二二胡狂想曲》与祁姚古筝曲获创作的 “金钟奖”,王建民的 《第三二胡狂想曲》与徐坚强的合唱 《李有松》获文化部头奖等,都说明民作的专业方向越来越引领全国此领域。
演奏家身份的王永德、李景侠所执掌的上音民乐系在突出演奏技艺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创作的方向,而他们二位在 “二胡协奏曲”这类教材的编写上,在琵琶理论的研究上也给师生做了表率,在学界产生了影响。
(四)精深学术开掘的多元开放
2006年,王建民入主民乐系后,对继承发展民乐系学术传统进行了全面的推展,在多元融会的学科发展理念下,开放的广聚贤才又使学科呈现成熟的特性。在加强民器演奏专业基础性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各个教研室及民族器乐分支学科发展,吹管乐、拉弦乐、重合奏等教研室的深入发展,在学术层级上进行了全新的改观,吴强主持的民族室内乐和詹永明主持的民族吹管乐教研室成为沪上 “高峰高原”的特色、优势专业。其中,将其演奏发展与创作、理论研究相配合,是其实现质变的重要内涵建设成效之一。这其中,民作教研室起到中轴性的推动作用。
此时的成熟特性还表现在眼界上,抛开院墙羁绊,广开门径,使系里举办的系列专题学术活动更为系统化、全局化、规模化,提升了学术的深广度,深化各个教研室的不同主题学术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如:2007—2015年连续举办的高等院校民乐创作,推出了各种不同专题或题材的作品百余部,也锻炼了重合奏或独奏技艺,锤炼了现代化演奏技术观念;已持续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多届,尤其是民族管弦乐团在以 “春天的律动”为名的四届演出中委约并推出的 《花腰三道红》(周湘林)、《踏歌》 《中国随想》 (王建民)、《禅诗音画》(金复载)、《民谣》(强巍昊)等十余部有影响的大型民管新作,成为音乐节中亮丽的风景线;走进国家大剧院演出的 “春华秋实——大音之韵III”(2015年11月)全部以上音作曲家的新锐作品展演,震惊了北京的同行,影响了民乐学科建设思路;以吹管乐教研室为主体每年举办的 “管声乐韵风雅颂” (2011—2015)、首届中国笙艺术周(2015)等,在詹永明、徐超铭等专家的引领下也已成为该领域的标志性学术活动;其它活动还有二胡 (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二胡教学创作论坛,2010年10月、2016年5月)、古筝 (2013)、笛子(2014)等不同乐器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而2015年11月举办的首届民族室内乐高峰论坛,无疑是这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全面、系统、精深地专题研讨与创作、演奏技艺的显现,使其取得了国内外该领域学者的关注。以创作促进演奏的全面发展,以学术论题集中的主题活动提升民族音乐高峰建设的层次,使得近年来的民乐系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关注。
这一期间的演奏在全国的获奖也多是高等级奖项,而且是全面开花、百花争艳,从单个乐器如二胡、柳琴、竹笛、琵琶、唢呐等,到组合类如江南丝竹、民族室内乐。如:金钟奖的金奖 (2015年的柳琴、二胡)、央视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 (2007年的金豈组合)、文华奖 (2012年的江南丝竹)、教育部奖 (2009年的民乐五重奏)等。吴强、詹永明、陈春园等多位教师的学生实现了国家奖的“大满贯”,这在全国同行中较为少见。民作方面,王建民的 《第四二胡狂想曲》(2011)、《第一二胡狂想曲》(2013)、《阿哩哩》(2015)等在金钟奖、民族管弦乐学会奖等评比中获大奖,韩闻赫的古琴二重奏 《心籁》获金钟奖金奖 (2016)等。而民作的研究生专业开设了博士点,为其研究生招生的高层次发展搭建了更高的平台。
在王建民等的带领下,民族音乐系在扩展传统的强优势学科基础上,不断扩大现代化、国际化的纵深发展。在夯实自身技艺的同时,取 “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方略,探索不同主题学术项目的可行性,在现代演奏构建和创作的协调配合,加强内外兼修的理论研究均衡推进,逐渐产生出良性发展的机制,将现代民乐学科发展中的演奏、创作、研究、教学协调发展,体现现代立体性思维。增加交流频次与层次,加强与校内外作曲家、理论家的互助交流,展现出海纳百川的海派音乐文化气质,这是其学科成熟发展的特性表现之一。
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发展之中,除了海派文化涵容并举、国家民族文化大发展等氛围所赐予的创新精神激励、推动外,人的因素至关重要,郭乃安所谓之 “人学”即是主抓这一视角的精髓所在。这其中,沈知白、卫仲乐、胡登跳、王永德、李景侠、王建民、高厚永、于会泳、夏野、叶栋、江明惇、陈应时等百余位闪亮音乐史册,光耀民乐学界。回溯总结,成功与辉煌,个性特色在创新中推动学科点滴进步,积跬步,至千里,令人思绪万千。
沈知白先生 (1904—1968)是建系最关键的人物之一。陈应时先生将沈知白置于上音第二代音乐学家之首 (第一代为萧友梅、第三代为钱仁康),足见沈先生在上音近现代音乐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 《中国歌谣叙录》(1929)、《二十二年的音乐》(1933)等,既有古代乐史的考证,也有近世新音乐按照评价,为 《中国古代音乐史纲要》、《中国音乐、诗歌与和声》 (1958)等力作的产生做好储备。他在郑觐文等的 “大同乐会”筹建中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并创作了小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洞仙舞》。在他组建民族音乐系后,他积极开拓创新,除了建立演奏、乐队指导、理论研究等基础外,还积极引导人才发展,在高厚永、黎英海、陈应时、江明惇等人的回忆录中,无不在展现他作为教育家的醍醐灌顶之作用。他对西方音乐史、世界音乐文献的挖掘,使当时的西方音乐理论和人物传记丛书 (1950— )得以催生,有人评价他是集作曲家、音乐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于一身的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上一位非常难得、艺术素养全面的音乐家 (乔建中语)。这些才华是贺绿汀院长器重他并请他建系的基础,而贺院长在 “文革”后出狱对他逝世的哭悼可见其学术影响之重,情感触动之深。尤为重要的是,他的协作精神与能力调动起了当时国乐大师卫仲乐、于会泳、夏野、胡登跳、高厚永、李民雄等人的创造潜力,为建系中的巨细环节奠定基础。他广结人缘,又使当时沪上很多知名民乐人向其聚拢,不拘一格降人才,张子谦 (今虞琴社广陵派古琴家)、陆春龄 (南派笛王)、陈俊英 (广东音乐)、周惠 (江南丝竹)等受其器重,甚至像孙文明、丁喜才、王秀卿、赵玉凤等民间音乐艺人也为其青睐。他海纳百川的情怀,学贯中西的学养为建系奠定了智力与精神的基础,无疑是建系的灵魂人物,为后来者参考垂范。
卫仲乐先生 (1908—1997)是建系元老之二。作为当时的全才型国乐大师,他精通笛箫、二胡、琵琶、古琴等乐器,尤擅琵琶。幼年师承郑觐文、柳尧章、汪昱庭等名家,民器演奏修养极高,讲究气质和气魄,注重作品内涵挖掘。他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于前人,他的创新精神使他在琵琶曲 《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 《塞上曲》 《阳春白雪》等,古琴曲 《醉渔唱晚》,二胡曲 《月夜》 《病中呤》等 (见其唱片 《中国古典音乐》),他创作的民乐合奏曲及撰写的论文 《我是怎样演奏 〈十面埋伏〉的》等都是学界至今学习的范本。他是民乐系的首届副主任,1978年任系主任,在任职期间对民族音乐的课程设置提出了独到的建议,在聘请教师、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整理传统乐曲等具体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为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他于1987年校庆之中所获得的金钟奖,正是对其学术贡献的最好褒奖。
胡登跳 (1926—1995)在沈知白建系之初主持“民族音乐乐队指导”的专业方向,培养了一批创作人才如朱晓谷、何昌林、陆在易、熊敏学、成公亮、唐朴林、阎惠昌、徐坚强、傅利民等。他和于会泳合作的民族管弦乐 《闯将令》(1958)成为海内外广为传播的作品,他在 《田头练武》 (1965)开始探索的民族室内乐形式 “丝弦五重奏”成为影响深远的音乐体裁,而 《跃龙》入选 “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则是对他这一探索的最好肯定,他的 《民族管弦乐法》成为沈知白民族器乐理论建设进程中的里程碑式巨著,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他与沈先生一起开创了民族管弦乐法、民族乐器概论及丝弦五重奏艺术实践等课程,使民族音乐系专业呈现个性特质的基础构建,他所改编的古曲 《阳关三叠》室内乐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在200余首存世作品中,室内乐《欢乐的夜晚》《跃龙》 《江畔》与二胡独奏 《A音的随想》等代表了不同领域的创作,乐曲中浓郁的民族韵律、清新的时代气息和精深的艺术表现力,他在民族器乐创作上土、新、情的创作观念使其作品具有雅俗皆赏的良好社会影响。他在繁重的教学中致力于民族器乐理论研究和创作技术的探索。他在上音民族音乐教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继承发展了建系的传统,再次扩展并推进了沈知白在民族音乐教育上所推行的演、创、研的结构模式。
在2006年成为民乐系的系主任之前,王建民先生已在民族器乐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二胡协奏曲系列中有 《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第三二胡狂想曲》《天山风情》《幻想叙事曲》等 (《王建民二胡曲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在古筝音乐创作中有 《西域随想》《幻想曲》等 (《王建民古筝曲选》,台北风潮公司1998年),获得了金钟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等各类民乐创作大奖。正是这种储备所催生的学科发展视野,在出任系主任后,他继承并发展沈知白等前辈民乐人的工作,在学科的深广度上开拓创新,建构以教研室为主体的不同形式的创新团队,加强个体演奏技艺的现代化发展,更注重重合奏能力的培养,培养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民乐人才。在实践中,他身体力行,深入到教研一线,除了继续探索他业已成熟的协奏曲系列外,如 《第四二胡狂想曲》、笛子协奏曲 《中国随想》,还创作了民族管弦乐 《踏歌》、室内乐 《阿哩哩》、古琴独奏《古舞》及筝曲 (部分收录在 《王建民古筝创作曲九首》中,香港博韵公司2010年)。他以其学术影响扩大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虽然没有重建民理专业方向,但他却在学术活动中践行了沈知白等前贤的学术传统,即推行演创研的“三合一”民族音乐教育学科结构层次,在此基础上将现行的演创专业方向辅以更为开放、多元的理论研究氛围,及时推动了演奏、创作中的经验总结,推动了学科的现代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纵深发展。
从上述的几位民乐名家的个性化特色及其贡献可见,沈、卫、胡、王等先生都是基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特性而展开其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研究理念而衍展其创新点的。他们的教育观念植根民族、放眼世界,讲究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与其课程设置放置于大学科发展与文化氛围之中来统筹,将抓基础与探精深两相结合。其创作都注重民乐的线性,注重旋律的可听性,演奏中注意抓住韵味,在时代审美上眷顾全局。在学科的微观深入与宏观布局上较为注意协调发展,在教研的细化上结合每一方向的个性而展开。他们与其他民乐人,如于会泳、夏野、李民雄、王乙、高厚永、陈应时、江明惇、何占豪、孙文妍、吴之珉、徐超铭、刘英、徐坚强等同仁一起,齐心协力,沟通研讨,并能聚拢国内外同行的合力,为民族音乐学科的现代化、系统化、专业化献计献策。这些都是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始终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内在传统,是其综合实力不断显现的技艺保障,是引领意识、创新精神的一贯原则,是造就学生们基本技艺扎实、研究意识敏锐的学术驱动力。对此的清晰辨识,是建系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总结既往经验、开拓进取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在60年的发展中,既植根民族民间,固守传统,又眷顾时代,引入新技法、新观念、新思想,使其能始终走在学术引领的前沿阵地,尤其能协同各方学力,共同致力于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以特色学科如管乐、民族室内乐、民族器乐作曲等为具体着力点,推动民族器乐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这正是通过一甲子回溯而谋求新开拓的初衷。
[1]乔建中.“上音二胡”与 “海派文化”——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教学的实践与理念[Z].2016第二届高等艺术院校二胡论坛.
[2]江明惇.序言[C]//王建民.乐苑凝香——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五十周年论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2006:1⁃2.
[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80.
[4]高厚永.鉴往而知来——为民族音乐系成立五十周年而作[C]//王建民.乐苑凝香——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五十周年论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2006:39⁃42.
[5]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岁月流韵[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6:53.
(责任编辑:黄向苗)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Department of Ethnomusicology in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WANG Anchao
The folk music department of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is the earliest and the most comprehensive modern music department in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discipline development,the comprehensive his⁃torical research is carried on,the academic tradition and the discipline structure is analyzed,and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 of the school and the scholar is apprais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development.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discipline history;folk music;academic tradition
J609.2
A
2016⁃10⁃12
王安潮 (1975— ),男,安徽淮南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文学 (音乐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音乐史研究。(上海 210234)